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 相关考题
考题 大力宣传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等与推动榕台经贸合作和各领域交流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向台湾同胞和在榕台胞台商积极宣传祖国大陆基本法律法规,更好地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A.海峡两岸经济促进法B.海峡两岸经济保护法C.台湾企业投资保护法D.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考题 2001年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的经贸关系开始进入新的跨越阶段,称之为ECFA时代。()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______。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C.进一步扩大两岸的交流与合作D.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考题 国共两党历史上曾经实现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条件是( )。A.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B.两党阶段性斗争目标相同 C.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 D.两党方针、政策完全一致

考题 在人际关系建立的五个阶段中,如果随着接触机会的增多和交往的频率的增加,交往双方彼此之间的了解加深,心理距离缩小,就可能进入逐渐()。A吸引阶段B适应阶段C融合阶段D依附阶段

考题 两岸“三通”实现以后,两岸同胞正在面临实现“新三通”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请说出“新三通”的具体含义。

考题 中央提出的海峡两岸的“三通”是指什么?

考题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双方应尽快实现“三通”。三通是指海峡两岸通邮、通商、()。A、通话B、通婚C、通航D、通信

考题 2010年6月29日,通过两岸各界努力,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举行ECFA以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的签署仪式。这里的“ECFA”是指()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B、《海峡两岸贸易合作框架协议》C、《海峡两岸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考题 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8~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542.7亿元等。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B、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共同愿望C、相互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变为现实

考题 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在()的原则下进行平等协商。A、一个中国B、互相尊重C、求同存异D、政治互信

考题 当消息经过多级处理后,随着处理器数目的增多,输入消息与输出消息之间的平均互信息量()。

考题 煤中的氢含量是随着碳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多。

考题 随着两岸人员交往的迅速发展,两岸通婚数量不断增加。截止2008年,两岸同胞通婚已达多少对?有多少大陆新娘常住台湾?

考题 两岸“三通”是指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的两岸实现通航、通邮、进行经贸交流的政策主张。这个倡议,后来被概括为两岸“三通”,即两岸()。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直接“三通”正式启动。A、通信、通航、通商B、通邮、通航、通商C、通航、通讯、通商

考题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考题 1979年元旦,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建议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和探亲旅游。“三通”是指()①通航;②通话;③通信;④通邮;⑤通商;⑥通电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①④⑤

考题 2008年6月11日,在“汪辜会晤”近10年后,在北京实现了第一次“陈江会”,6月13日签署“周末包机”和“陆客赴台”两项协议,开启了两岸谈判的历史新页。2008年11月4日14时,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及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还举行记者会宣布两岸互赠大熊猫、珙桐树与长鬃山羊、梅花鹿。这宣告两岸同胞盼望已久的两岸直接通航、通邮即将变成现实。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想成为现实,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一步。 据此回答问题。 我国政府目前的主张是:两岸“三通”是经济问题,不应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对这个主张的正确理解是()。A、“三通”是一国内部事务,“三通”商谈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B、“三通”商谈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原则问题C、只要“三通”,什么都可以谈D、“三通”问题高于政治问题

考题 2008年11月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举行会谈并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食品安全等四项协议。其中空运、海运、邮政3项协议在签署40天后生效,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全面“三通”已成为现实。两岸“三通”的实现() ①为两岸同胞往来提供便利②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认识 ③有利于促进两岸的经贸合作④为两岸和平共处提供新的重要动力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考题 海峡两岸关系尽管历经坎坷,但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渐成为滚滚潮流。2008年12月15日,经历30年风雨历程,海峡两岸“三通”终于化茧成蝶,基本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的事情,不管面临多少困难,花费多少时间,终究都会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分析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过程。

考题 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考题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考题 200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一国两制”的提出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D、“九二共识”的达成

考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3月26日致电洪秀柱,祝贺她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希望国共两党以民族大义和同胞福祉为念,继续坚持“()”、()”,巩固互信基础,加强交流互动,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海和平稳定,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复电习近平表示感谢,指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期盼两党继续秉持“()”,进一步强化互信,深化合作,共同为两岸同胞创造更多利基与福祉。

考题 单选题乡愁是海峡两岸不断走近的源头,是几代中共领导人与台湾有识之士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根底所在,它的含义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发生变迁。材料表明()A 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B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考题 单选题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着眼大局,在()的原则下进行平等协商。A 一个中国B 互相尊重C 求同存异D 政治互信

考题 填空题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