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有用层上、下限应以顶底板各扣除()m为界,未揭穿有用层下限应以实际勘探深度为界。
A

0.2~0.3

B

0.1~0.3

C

0.2~0.4

D

0.2~0.5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第6.3.1条规定,储量计算中有用层上、下限应以顶底板各扣除0.2~0.3m为界,未揭穿有用层其下限院以实际勘探深度为界。
更多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有用层上、下限应以顶底板各扣除()m为界,未揭穿有用层下限应以实际勘探深度为界。A 0.2~0.3B 0.1~0.3C 0.2~0.4D 0.2~0.5” 相关考题
考题 按计算规则规定,下列关于砖基础与墙、柱的划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应以防潮层为界,以上为墙体,以下为基础B. 相同材料应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以上为墙体,以下为基础C. 不同材料位于设计室内地坪≤±300mm时以不同材料为界D. 砖围墙应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以上为墙体,以下为基础

考题 储量计算时,一般应以()或各类技术边界等为界,将井田和煤层分成若干块段分别计算。 A、等高线B、煤层露头线C、断层面D、剖面线

考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下列关于混凝土构筑物的工程量计算,正确的说法是( )。A.筒式塔身与基础应以筒座上表面或基础底板上表面为界B.柱式(框架式)塔身与基础应以柱脚与基础底板或梁顶为界C.塔身与水箱应以箱底相连接的圈梁上表面为界,以上为水箱,以下为塔身D.有壁基梁的贮水池,池底与池壁应以壁基梁顶为界,以上为池壁、以下为池底E.无梁贮水池的池盖,其柱高应从池底上表面算至池盖下表面,柱帽和柱座应并在柱体积内

考题 关于工业管道与其他专业的界线划分,正确的有( )。A.给水应以入口水表碰头处为界 B.排水应以厂区围墙外第一个污水井 C.蒸汽应以入口第一个阀门为界 D.锅炉房应以外墙皮1.5m为界 E.水泵房应以墙皮1.5m为界

考题 室内外给水管道界限划分,应以( )。 A.入口处阀门为界 B.水表井为界 C.建筑物外墙皮为界 D.建筑物外墙皮1.5m为界 E.建筑物外墙皮15m为界

考题 砖围墙应以( )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A.设计室内地坪 B.外墙防潮层 C.设计室外地坪 D.水平防潮层

考题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有关石基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正确的计算规则是(  )。 A.石基础与石墙身划分应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 B.石基础与石墙身划分应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 C.石基础与石勒脚划分应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 D.石勒脚与石墙身划分应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

考题 根据《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2013),消防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正确的有( )。A.喷淋系统水灭火管道,消火栓管道:室内外界限应以建筑物外墙皮1.5m 为界 B.喷淋系统水灭火管道,消火栓管道:入口处设阀门者应以阀门为界 C.设在高层建筑物内消防泵间管道应以建筑物外墙皮1.5m 为界 D.与市政给水管道:以与市政给水管道碰头点(井)为界

考题 依据《通用安装工程计量规范》(GB 50856-2013)计量规则,喷淋系统水灭火管道,消火栓管道的界限划分正确的有( )。A.室内外界限应以建筑物外墙皮为界 B.室内外界限应以建筑物外墙皮1.5m 为界 C.入口处设阀门者应以阀门为界 D.设在高层建筑物内消防泵间管道应以泵间内墙皮1.5m 为界

考题 室内外给水管道界限划分,应以()。 A.引入管阀门为界 B.水表井为界 C.建筑物外墙皮为界 D.建筑物外墙皮1.5m为界

考题 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有用区周边界线应以勘探范围和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地貌综合分析圈定,延伸至勘探范围以外的边界线距离,不得大于勘探孔间距的( )。A.1/5 B.1/4 C.1/3 D.1/2

考题 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有用层上、下限应以顶底板各扣除( )m为界,未揭穿有用层下限应以实际勘探深度为界。A.0.2~0.3 B.0.1~0.3 C.0.2~0.4 D.0.2~0.5

考题 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三角形法多用于( )。A.地形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 B.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的料场 C.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D.地形起伏、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考题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下列关于混凝土构筑物的工程量计算,正确的说法是()。A、筒式塔身与基础应以筒座上表面或基础底板上表面为界B、柱式(框架式)塔身与基础应以柱脚与基础底板或梁顶为界C、塔身与水箱应以箱底相连接的圈梁上表面为界,以上为水箱,以下为塔身D、有壁基梁的贮水池,池底与池壁应以壁基梁顶为界,以上为池壁、以下为池底E、无梁贮水池的池盖,其柱高应从池底上表面算至池盖下表面,柱帽和柱座应并在柱体积内

考题 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应以()为界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考题 对于标准分析方法的评定中,检测下限有多种表示方法,从实用考虑,()检测下限较为有用,较切合实际。A、样品B、方法C、仪器D、空白

考题 遇有两个或以上冻结层,应分别测定每个冻结层的上、下限深度,并按由下至上的层次,顺序记入观测簿冻土深度栏。冻土深度不足0.6cm时,上、下限均记“()”。

考题 多选题室内外给水管道界限划分,应以()。A引入管阀门为界B水表井为界C建筑物外墙皮为界D建筑物外墙皮5m为界

考题 单选题对于标准分析方法的评定中,检测下限有多种表示方法,从实用考虑,()检测下限较为有用,较切合实际。A 样品B 方法C 仪器D 空白

考题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三角形法多用于(  )。A 地形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B 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的料场C 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D 地形起伏、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考题 填空题遇有两个或以上冻结层,应分别测定每个冻结层的上、下限深度,并按由下至上的层次,顺序记入观测簿冻土深度栏。冻土深度不足0.6cm时,上、下限均记“()”。

考题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平均厚度法多用于(  )。A 地形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B 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的料场C 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D 地形起伏、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考题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对无用夹层,可按实际厚度划出;对有害夹层,应按实际边界多扣除()m。A 0.2~0.3B 0.1~0.3C 0.2~0.4D 0.2~0.5

考题 单选题按计算规则规定,下列关于砖基础与墙、柱的划分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不同材料位于设计室内地坪≤±300mm时以不同材料为界B 砖围墙应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以上为墙体,以下为基础C 应以防潮层为界,以上为墙体,以下为基础D 相同材料应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以上为墙体,以下为基础

考题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有用层上、下限应以顶底板各扣除()m为界,未揭穿有用层下限应以实际勘探深度为界。A 0.2~0.3B 0.1~0.3C 0.2~0.4D 0.2~0.5

考题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有用区周边界线应以勘探范围和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地貌综合分析圈定,延伸至勘探范围以外的边界线距离,不得大于勘探孔间距的()。A 1/5B 1/4C 1/3D 1/2

考题 单选题天然建筑材料砂砾料、土料储量计算中有用层上、下限应以顶底板各扣除(  )m为界,未揭穿有用层下限应以实际勘探深度为界。A 0.2~0.3B 0.1~0.3C 0.2~0.4D 0.2~0.5

考题 单选题砖围墙应以( )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A 设计室内地坪B 外墙防潮层C 设计室外地坪D 水平防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