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1571年到1821年,美洲生产的白银至少有()流入中国。
A

四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三分之二

D

二分之一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1571年到1821年,美洲生产的白银至少有()流入中国。A 四分之一B 三分之一C 三分之二D 二分之一” 相关考题
考题 通过丝银贸易什么东西大量流入中国() A.黄金B.瓷器C.香料D.白银

考题 原产于()的白银银元,明中叶以后大量流入中国,改变了中国原有的流通货币。

考题 下列有关白银资源说法错误的是( )。A: 白银生产主要分为矿产银和再生银两种,其中,白银矿产资源多数是伴生资源 B:中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波兰是世界主要生产国, 矿产白银产占全球矿产白银总产量的70%以上 C: 白银价格会受黄金价格走势的影响 D: 中国主要白银生产集中于湖南、河南、五南和江西等地

考题 明朝是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当时白银的来源有()A、政府库藏B、开采银矿C、外国流入D、民间窖藏

考题 通过丝银贸易什么东西大量流入中国()A、黄金B、瓷器C、香料D、白银

考题 1710年到1760年,英国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等特产,在此期间,英国为此向中国支付了大量白银,该国的白银几乎耗尽。而当时英国的产品在中国几乎无人知晓。 上述现象说明当时______。A、英国的生产力远落后于中国B、英中贸易对英国而言贸易逆差显著C、英国对中国有明显经济优势D、中国成为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考题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材料一: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财政危机。 ——《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外流的比照》 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 ——必修二 基于材料三中所说的教训,战后各国采取了什么行动?有何意义?

考题 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考题 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材料一: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在众多版本中,VonGlahn的估讦最为低调,他认为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占世界产量的1/30。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1935年,为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规定白银国有,统一发行法币,以法币代替银元,作为市场唯一流通货币。 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材料二中改革发生的主要历史背景。

考题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市场。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流荡,直至到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象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①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②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 ③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④中国的冶金技术相对落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考题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材料一: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财政危机。 ——《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外流的比照》 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 ——必修二 请分析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罗斯福在货币领域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是什么?

考题 美洲在16—18世纪出产了大约13.3万吨白银,占世界白银产量的85%。美洲的白银大约有一半直接流人欧洲,还有一半被欧洲人用于交换亚洲的商品。该则材料不能说明()A、美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地方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进行野蛮的殖民掠夺C、白银流人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D、白银的开采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考题 有学者统计发现:1570--1644年美洲通过欧洲转手运到东方的白银大约有8000吨,除去流入印度和奥斯曼外,其中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估计约有5000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主要是因为()A、中国放弃了海禁政策B、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C、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考题 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指出:晚明时期,即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中国贸易顺差。对这一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欧洲不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地区B、贸易结果是贸易各方生产水平、经济实力的体现C、刺激了中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太湖流域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繁荣D、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考题 西方学者认为,明中期以来,中国占有世界市场一半左右的白银,它们大多来源于向西方出口商品,而欧洲的白银则主要来自美洲殖民地。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 ①新航路开辟 ②西方对中国商品的需求 ③闭关政策防止了白银外流 ④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考题 不属于经济史家全汉升先生的文章有()A、《明清间美洲白银的输入中国》B、自明季至清中叶西属美洲的中国丝货贸易C、明季中国与菲律宾间的贸易D、明末清初澳门的海外贸易

考题 以下哪一项属于鸦片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危害()A、白银流入,铜钱衰落B、黄金流入,货币动荡C、白银外流,通货膨胀D、黄金外流,通货膨胀

考题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各地。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游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象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①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②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③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④中国仍是世界市场的中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考题 以下哪个时代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A、万历以后B、清朝后期C、明朝末期D、清前期

考题 填空题原产于()的白银银元,明中叶以后大量流入中国,改变了中国原有的流通货币。

考题 单选题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

考题 单选题根据《白银资本》的观点,1500年到1800年之间世界的经济中心位于以下哪一地区()A 美洲B 非洲C 欧洲D 亚洲

考题 单选题明末外来银币通过什么渠道流入中国?()A 从欧洲国家经澳门流入B 从美洲经马尼拉流入C AB都是D AB都不是

考题 单选题以下哪个时代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A 万历以后B 清朝后期C 明朝末期D 清前期

考题 判断题美洲白银1575年开始一次新的潮流。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不属于经济史家全汉升先生的文章有()A 《明清间美洲白银的输入中国》B 自明季至清中叶西属美洲的中国丝货贸易C 明季中国与菲律宾间的贸易D 明末清初澳门的海外贸易

考题 单选题《白银资本》这本书认为,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世界白银货币总量中至少()流入中国。A 二分之一B 三分之一C 四分之一D 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