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有个患头痛病的樵夫上山砍柴,一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以后凡是头痛病发作,他就有意地刺破这个脚指头,每次都收到了疗效。中医针灸穴位的“大敦穴”,据说就是这样被发现的。樵夫因为能坚持用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才发现了用刺激脚趾穴位的方法能治愈头痛病,这说明()。
A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大胆想象为前提的

B

科学的思维方法都是人们无意间掌握的

C

科学的思维方法靠亲身实践才能掌握

D

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有个患头痛病的樵夫上山砍柴,一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以后凡是头痛病发作,他就有意地刺破这个脚指头,每次都收到了疗效。中医针灸穴位的“大敦穴”,据说就是这样被发现的。樵夫因为能坚持用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才发现了用刺激脚趾穴位的方法能治愈头痛病,这说明()。A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大胆想象为前提的B 科学的思维方法都是人们无意间掌握的C 科学的思维方法靠亲身实践才能掌握D 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患者,65岁,头晕、头痛、耳鸣多年,医生已确诊高血压病,近一周头痛加重入院。查体;血压180/130mmHg,神志清楚,心界扩大,心功能正常高血压病。该患高血压病者属于下列哪种高血压病( )A.高血压病I期B.高血压病II期C.高血压病III期D.恶性高血压病E.高血压病危象

考题 患者,男,32岁。在背部皮下发现直径为0.5~1.5cm大小的结节,约有30个,结节为圆形,硬度似软骨,无压痛,活动度好。3个月后该患者又发生头痛、癫痫,他可能患的是A、猪带绦虫病B、牛带绦虫病C、囊尾蚴病D、棘球蚴病E、微小膜壳绦虫病

考题 脑内寄生虫病A.头痛应用麦角胺后可缓解B.慢性进行性头痛伴剧烈呕吐C.头痛伴脑膜刺激征D.头痛伴癫痫发作E.头痛伴视力障碍

考题 患者女性,23岁,发作性头痛、呕吐4年,每月发作1~2次,持续2~3个小时,均于月经前发作,头痛前没有明显的预感,发作间期如常人。该患者的病最可能是( )A.典型偏头痛B.紧张型头痛C.丛集性头痛D.普通型偏头痛E.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考题 患者女性,23岁,发作性头痛、呕吐4年,每月发作1~2次,持续2~3h,均于月经前发作,头痛前没有明显的预感,发作间期如常人。该患者的病最可能是A.典型偏头痛B.紧张型头痛C.丛集性头痛D.普通型偏头痛E.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考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 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 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 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 好了。你们病症相似.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面家后客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 都痊愈了。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辨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

考题 “有一个患头痛病的樵夫上山砍柴,一次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出了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后来头痛复发,他又偶然碰破原处,头痛又好了。于是,他得出结论,刺破脚趾的这个地方(即“大敦穴”)可以治头痛病。”这段议论中的结论,是运用哪种推理形式得出的()。A.完全归纳 B.类比 C.简单枚举归纳 D.科学归纳

考题 初产妇,26岁,孕37周,近1周头痛、视力模糊,昨晚头痛开始加重,呕吐2次,急诊入院。 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的病史为 A、既往血压正常 B、有高血压家族史 C、曾患泌尿系统感染,多次发作 D、曾患病毒性肝炎 E、既往无头痛史

考题 一个患镰状细胞性贫血的5岁男童入院治疗。他母亲诉说儿子发病3天,发热、恶心、呕吐和各种疼痛,包括头痛。病人目前苍白无力,病情在加重。他母亲说她女儿曾患此病10天,但与她儿子不同的是,女儿全身有花斑样红疹,面颊通红。她女儿无镰状细胞性贫血,恢复很快。检查结果显示,该男孩血红蛋白水平极低,血中未检测到网状细胞,常规血培养为阴性结果。男孩的姐姐可能患有()A、莱姆病B、猩红热C、麻疹D、传染性红斑E、幼儿急疹

考题 “有一个患头痛病的樵夫上山砍柴,一次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后来头痛复发,他又偶然碰破原处,头痛又好了。于是他得出结论,刺破脚趾的这个地方(即‘大敦穴’)可以治头痛病。”这段议论中的结论,是运用()推理形式得出的。A、完全归纳B、类比C、简单枚举归纳D、科学归纳

考题 二十七岁初孕妇,现妊娠36周,近1周头痛、视物模糊,昨晚开始头痛加重,呕吐2次,抽搐、昏迷,来院急诊。追问病史有重要价值的是()A、既往血压正常B、有高血压家族史C、曾患泌尿系统感染,多次发作D、曾患病毒性肝炎E、既往无头痛史

考题 男,62岁,反复发作性头痛10年,头痛发作时血压180/120mmHg,有高血压史,神经系统检查阴性。最可能的诊断为()。A、偏头痛B、三叉神经痛C、高血压病D、脑出血E、蛛网膜下腔出血

考题 女性,23岁,发作性头痛、呕吐4年,每月发作1~2次,持续2~3个小时,均于月经前发作,头痛前没有明显的预感,发作间期如常人。该患者的病最可能是A、典型偏头痛B、紧张型头痛C、丛集性头痛D、普通型偏头痛E、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考题 凡是有坡度的巷道就叫上山。()

考题 有一个典故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过了一百年。”请问刘禹锡在哪首诗中引用了这一典故?

考题 一个男性的叔叔患尿黑酸尿病(发病率为1/3600)。若这个男性的叔叔不患病,但他本人的父亲患此病,他与姑表妹结婚所生子女发病风险如何?

考题 患者,男性,34岁。有头痛史5年,久治不愈。现头痛,多在午后及夜间发作,两侧较重,痛如针刺,伴失眠多梦,急躁易怒,面色青黯,小便黄赤,舌质暗红,脉细涩 。本病辨证为()A、瘀血头痛B、肝阳头痛C、风寒头痛D、风热头痛E、血虚头痛

考题 鉴别暑湿卫气同病与卫营同病证,最有意义的症状是().A、发热B、心烦C、头痛D、苔腻

考题 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特征有()A、多伴恶心、呕吐B、反复密集发作C、搏动性D、慢性每日头痛E、头周缩箍感

考题 配伍题偏头痛()|脑内寄生虫病()|脑膜炎()A头痛应用麦角胺后可缓解B慢性进行性头痛伴剧烈呕吐C头痛伴脑膜刺激征D头痛伴癫痫发作E头痛伴视力障碍

考题 单选题“有一个患头痛病的樵夫上山砍柴,一次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后来头痛复发,他又偶然碰破原处,头痛又好了。于是他得出结论,刺破脚趾的这个地方(即‘大敦穴’)可以治头痛病。”这段议论中的结论,是运用()推理形式得出的。A 完全归纳B 类比C 简单枚举归纳D 科学归纳

考题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下的头痛患者,不需要转诊?(  )A 首次急性起病的剧烈头痛B 头痛病人伴意识障碍或抽搐发作C 头痛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D 头痛呈慢性进行性加重E 头痛伴情绪紧张、焦虑

考题 单选题下列主诉中最正确的是()A 患糖尿病6个月B 头痛2个月,加重半天C 诊为肺炎而来就诊D 头痛、发热、咳嗽E 腹胀、肝大1个月

考题 问答题有一个典故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过了一百年。”请问刘禹锡在哪首诗中引用了这一典故?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32岁。在背部皮下发现直径为0.5~1.5cm大小的结节,约有30个,结节为圆形,硬度似软骨,无压痛,活动度好。3个月后该患者又发生头痛、癫痫,他可能患的是(  )。A 囊尾蚴病B 棘球蚴病C 牛带绦虫病D 猪带绦虫病E 微小膜壳绦虫病

考题 问答题(五)鹅毛大雪下得正紧,满山遍野都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有一位樵夫挑着两担柴吃力地往山上爬,他要翻过眼前的大山才能到家。樵夫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山地雪路上,寂静的山头只听见脚踩着雪发出的吱吱的响声。肩挑沉重的柴,头顶凛冽的北风,樵夫每~步都十分费力。好不容易爬了许久,满以为离山顶近了,可是抬头仰望,看见前方仍是没有头。樵夫沮丧极了,跪在雪地上,双手合十乞求佛祖现身帮忙。佛祖问:“你有何困难?”“我请求您帮我想个办法,让我尽快离开这鬼地方,我累得实在是不行了。”樵夫疲惫地坐在地上。“好吧,我教你一个办法。”说完,佛祖把手向农夫身后一指说,“你往身后瞧去,看见的是什么?”“身后是一片茫茫白雪,只有我上山时留下的脚印。”樵夫不解地说。“你是站在脚印的前方还是后方?”“当然是站在脚印的前方,因为每一个脚印都是我踩下去后才留下的。”樵夫理所当然地回答。“孺子可教!如此即是说,你永远站在自己走过路途的顶端。只是这个顶端会随着你脚步的移动而变化。你只需记住一点,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多么坎坷,你永远是走在自己路途的顶端,至于其他的问题你无须理会。”说完,佛祖便消失了。樵夫照着佛祖的指示,果然轻松愉快地翻过山头回到家。竞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是和他人去比,还是和自己去比,是一种人生哲学,而和谁比,怎样比,往往决定着你最终能承受和收获多少。要求: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作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考题 单选题有一个人买了10头驴,当他骑在一头驴上数数时,发现只有9头驴子,当他下来数时,就又有10头驴了。于是他想了想说:“如果我走路回家的话就赚了一头驴,如果我骑驴回家的话就损失一头驴,还是走路好!”A 这个人喜欢步行B 这个人不爱骑驴C 这个人买了九头驴D 这个人买了十头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