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的论述,哪项不正确?(  )[2013年真题]
A

当基岩面起伏较大,且都使用岩石地基时,同一建筑物可以使用多种基础形式

B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C

单柱单桩的人工挖孔大直径嵌岩桩桩端持力层检验,应视岩性检验孔底下3倍桩身直径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土洞、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D

低压缩性地基上单层排架结构(柱距为6m)柱基的沉降量允许值为120mm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4条表5.3.4及注2规定,中压缩性地基上单层排架结构(柱距为6m)柱基的沉降量允许值为120mm。A项,根据第6.5.1条第5款规定,当基岩面起伏较大,且都使用岩石地基时,同一建筑物可以使用多种基础形式;B项,根据第10.3.8条第3款规定,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C项,根据第10.2.13条规定,单柱单桩的人工挖孔大直径嵌岩桩桩端持力层检验,应视岩性检验孔底下3倍桩身直径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土洞、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更多 “单选题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的论述,哪项不正确?(  )[2013年真题]A 当基岩面起伏较大,且都使用岩石地基时,同一建筑物可以使用多种基础形式B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C 单柱单桩的人工挖孔大直径嵌岩桩桩端持力层检验,应视岩性检验孔底下3倍桩身直径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土洞、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D 低压缩性地基上单层排架结构(柱距为6m)柱基的沉降量允许值为120mm”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的论述,哪项不正确? A 当基岩面起伏较大,且都使用岩石地基时,同一建筑物可以使用多种基础形式 B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C 单柱单桩的人工挖孔大直径嵌岩桩桩端持力层检验,应视岩性检验孔底下3倍桩身直径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土洞、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D 低压缩性地基上单层排架结构(柱距为6m)柱基的沉降量允许值为120mm

考题 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的论述,哪项不正确?(  )[2013年真题] A、当基岩面起伏较大,且都使用岩石地基时,同一建筑物可以使用多种基础形式 B、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C、单柱单桩的人工挖孔大直径嵌岩桩桩端持力层检验,应视岩性检验孔底下3倍桩身直径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土洞、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D、低压缩性地基上单层排架结构(柱距为6m)柱基的沉降量允许值为120mm

考题 对地基基础工程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轻型动力触探,触探检查的内容包括( )。A.地基持力层的强度和均匀性 B.浅埋软弱下卧层 C.浅埋突出硬层 D.对大直径挖孔桩,应逐孔检验孔底的岩土情况 E.对人工挖孔桩,应在桩孔清理完毕后

考题 关于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的建筑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物 B. 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 C.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 D. 加层、扩建建筑物

考题 对直径为1.65m的单桩嵌岩桩,当检验桩底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时,应在柱底下的下述何种深度(m)范围进行?(  )A.3 B.5 C.8 D.9

考题 对直径为1.0m的建筑单桩嵌岩灌注桩,当检验桩底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时,至少应在桩底下的()深度(m)范围进行。()A、3B、5C、8D、9

考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嵌岩灌注桩要求按端承桩设计,桩端以下()倍桩径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并应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岩体临空面。因此,钻芯法检测应钻入桩端持力层足够深度。A、2B、3C、4D、2.5

考题 可不进行沉降验算的桩基础是:()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B、摩擦型桩基C、嵌岩桩D、体型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

考题 对嵌岩灌柱桩钻芯孔的深度要求()A、钻芯孔进入桩底以下持力层深度不应小于1.0米B、探明桩底以下3-5d桩径范围内的岩土性状C、桩端以下3d桩径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隙分布,无岩体临空面

考题 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等不良地质现象。

考题 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检验桩底3d范围内有无空洞等不良地质条件。

考题 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A、3d或5mB、2d或4mC、2d或5mD、3d或4m

考题 下列哪些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变形观测()。A、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B、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C、加层、扩建建筑物D、接建工程

考题 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A、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或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B、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和加层、扩建建筑物;C、 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D、 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E、 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

考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嵌岩灌注桩要求按端承桩设计,桩端以下()倍桩径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隙分布,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

考题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砼灌注桩施工中应对()等进行全过程检查,人工挖孔桩尚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土(岩)性嵌岩桩必须有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报告A、成孔、清渣B、放置钢筋笼C、灌注混凝土D、桩身长度

考题 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A、桩底下5d或3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B、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C、桩底下3d或3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D、桩径

考题 人工挖孔灌注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单桩单柱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或5米深度范围内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考题 单选题对嵌岩灌柱桩钻芯孔的深度要求()A 钻芯孔进入桩底以下持力层深度不应小于1.0米B 探明桩底以下3-5d桩径范围内的岩土性状C 桩端以下3d桩径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隙分布,无岩体临空面。

考题 判断题人工挖孔灌注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单桩单柱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或5米深度范围内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嵌岩灌注桩要求按端承桩设计,桩端以下()倍桩径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并应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岩体临空面。因此,钻芯法检测应钻入桩端持力层足够深度。A 2B 3C 4D 2.5

考题 单选题可不进行沉降验算的桩基础是:()A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B 摩擦型桩基C 嵌岩桩D 体型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

考题 单选题对直径为1.0m的建筑单桩嵌岩灌注桩,当检验桩底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时,至少应在桩底下的()深度(m)范围进行。()A 3B 5C 8D 9

考题 单选题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A 桩底下5d或3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B 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C 桩底下3d或3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D 桩径

考题 多选题下列哪些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变形观测()。A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物B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C加层、扩建建筑物D接建工程

考题 多选题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或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B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和加层、扩建建筑物;C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D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E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

考题 单选题对直径为1.65m的单桩嵌岩桩,当检验桩底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时,应在柱底下的下述何种深度(m)范围进行?(  )A 3B 5C 8D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