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每月有俸16斛-350斛不等。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8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A
拓宽官吏选拔途径
B
扩大统治基础
C
君主控制用人权
D
实现选贤任能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每月有俸16斛-350斛不等。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8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A 拓宽官吏选拔途径B 扩大统治基础C 君主控制用人权D 实现选贤任能” 相关考题
考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六月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着受俸之秩。逮于魏晋,莫不聿稽往宪,以经纶治道。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永鉴四方,求民之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故宪幸旧典,始班俸禄。罢诸商人,以简民事。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祿。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虽有一时之烦,终克永逸之益。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救天下,与之惟新。”
——《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
请概述北魏冯太后主持的改革内容。
考题
东汉班固的《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监御史,秦官,掌监郡。……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皆秦制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郡守、郡尉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B、秦朝首创郡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C、中央设监御史,按察郡县D、郡守为郡的行政长官,郡尉掌管地方武装,官位世袭
考题
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每月有俸16斛-350斛不等。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8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A、拓宽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用人权D、实现选贤任能
考题
单选题运河博物馆第二展厅有一个苏州府官斛,是当时征收漕粮时的重要量器,这是官方制定的标准衡器,一斛相当于五斗,大约合现在的()斤。A
70斤左右B
80斤左右C
90斤左右D
100斤左右
考题
单选题《汉书》记载:“(秦朝)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吏为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这说明秦朝()A
建立了严密的地方统治秩序B
实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C
建立了完整的中央行政体制D
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考题
多选题法家把法比作(),揭示法的客观公正。A尺寸B绳墨C斗斛D规矩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