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ABC公司系上市公司,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1)2015年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科目余额100万元;库存“原材料——A材料”未计提跌价准备。(2)2015年年末“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为1000万元,“库存商品——甲产品”科目余额500万元,本年没有销售甲产品。库存A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100件乙产品,每件产品直接耗用材料费用为10万元。80件乙产品已经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格为每件11.25万元,其余20件乙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预计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预计生产乙产品还需要发生除A原材料以外的成本3万元/件,预计为销售乙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每件为0.55万元。(3)甲产品无不可撤销合同,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甲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3.计算2015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问答题ABC公司系上市公司,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1)2015年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科目余额100万元;库存“原材料——A材料”未计提跌价准备。(2)2015年年末“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为1000万元,“库存商品——甲产品”科目余额500万元,本年没有销售甲产品。库存A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100件乙产品,每件产品直接耗用材料费用为10万元。80件乙产品已经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格为每件11.25万元,其余20件乙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预计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预计生产乙产品还需要发生除A原材料以外的成本3万元/件,预计为销售乙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每件为0.55万元。(3)甲产品无不可撤销合同,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甲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3.计算2015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相关考题
考题 A公司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并随销售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005年12月31日,A公司所生产的甲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5万元,预计售价6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8万元。2006年1月20日,A公司售出甲产品一批,结转销售成本11万元,则应结转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 )万元。A.0B.0.6C.3D.3.3

考题 ABC公司的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某年12月31日,A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1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0000元。要求:编制下列不同假定情况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1)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无余额(2)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400元(3)假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已有贷方余额1200元

考题 如果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则“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反映的是( )。A.当期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B.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C.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D.累计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考题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一号——存货》规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任何情况下均应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考题 S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08年2月31日,A、B、C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为16万元;B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22万元;C存货成本27万元,可变现净值为23万元。A、B、C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 0、3万元、3万元。假定该公司只有这三种存货,则2008年木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 ( )万元。A.6B.3C.10D.7

考题 W公司有甲、乙两种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该公司2005年12月初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40000元和50000元;“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为8000元,其中甲、乙存货分别为3000元和5000元。2005年12月31日甲、乙存货的账面余额分别为30000元和60000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35000元和54000元。该公司12月份发出的期初甲存货均为生产所用;期初乙存货中有40000元对外销售。则该公司2005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A.0B.-2000C.2000D.5000

考题 按我国现行制度规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任何情况下均应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

考题 存货期末计价中,所采用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存货的估计售价。( )

考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12年12月31日,甲、乙、丙i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0万元,可变现净值60万元;乙存货成本240万元,可变现净值300万元;丙存货成本160万元,可变现净值150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12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 )万元。A.0B.40C.50D.10

考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不可将不同品种的存货合并计算成本与可变现净值)。2×19年12月31日,甲、乙两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20万元,可变现净值80万元;乙存货成本200万元,可变现净值260万元。甲、乙存货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两种存货,2×19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A.0 B.40 C.50 D.10

考题 如果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则“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反映的是()。A:当期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B: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 C: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D:累计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考题 存货核算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计量,自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考题 下面关于存货跌价准备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期末时,企业的存货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调整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期末存货按照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二者之中较高者计价的方法C、当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D、当存货的结存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考题 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描述正确的是()。A、会计期末,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对存货进行计量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较低者计价C、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D、可变现净值高于结存成本的数额,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考题 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确认存货跌价损失时,涉及科目有()A、营业外支出B、其他业务支出C、管理费用D、存货跌价准备

考题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就是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成本计价。

考题 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计价,符合谨慎性原则。

考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2017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200元。假设2017年12月31日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5000元,可变现净值5000元;B存货成本1500元,可变现净值1400元;C存货成本5000元,可变现净值4600元。该企业12月31日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为()元。A、借方300B、借方500C、贷方300D、贷方500

考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存货总额进行比较。2017年12月31目,甲、乙两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20万元,可变现净值80万元;乙存货成本200万元,可变现净值260万元。甲、乙存货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两种存货,2017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万元。A、0B、40C、50D、10

考题 多选题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确认存货跌价损失时,涉及科目有()。A营业外支出B其他业务支出C管理费用D存货跌价准备

考题 单选题期末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A.B.C三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20万元,可变现净值25万元;B存货成本15万元,可变现净值12万元;C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假设甲公司只有这三种存货,且之前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l万元,则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A 1B 2C 0D 3

考题 单选题某公司有甲、乙、丙三种存货,并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假设该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账户12月月初的贷方余额为6000元,其中甲存货为2000元、乙存货为3000元、丙存货为l000元;l2月31日甲、乙、丙3种存货的账面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20000元,可变现净值17000元;乙存货成本30000元,可变现净值29000元;丙存货成本55000元,可变现净值50000元。若12月发出存货均为生产所用,且无存货处置事项,则该公司l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A 3000B 6000C 8000D 9000

考题 单选题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2017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200元。假设2017年12月31日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5000元,可变现净值5000元;B存货成本1500元,可变现净值1400元;C存货成本5000元,可变现净值4600元。该企业12月31日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为()元。A 借方300B 借方500C 贷方300D 贷方500

考题 单选题大海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并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0年12月31日,库存A产品的成本为140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为1300万元;库存B产品的成本为125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为1300万元(假设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0)。2010年12月31日,大海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 )万元。A 100B 150C 50D 0

考题 判断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就是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成本计价。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描述正确的是()。A会计期末,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对存货进行计量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较低者计价C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D可变现净值高于结存成本的数额,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考题 单选题下面关于存货跌价准备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在期末时,企业的存货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调整B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期末存货按照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二者之中较高者计价的方法C 当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D 当存货的结存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考题 判断题在存货计价审计中,由于被审计单位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方法计价,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其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 )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