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萃取操作中,分液漏斗静置后,密度大的液体在下层,密度小的液体在上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
更多 “萃取操作中,分液漏斗静置后,密度大的液体在下层,密度小的液体在上层” 相关考题
考题 两种不同的液体放入同一容器中,两种液体会()。 A.两者均匀分布B.密度大的在上层,密度小的在底层C.密度小的在上层,密度大的在底层D.两种流体的分布没有规律

考题 压缩机排出之制冷剂呈()状态 A.密度大的气体B.密度小的液体C.密度大的液体D.密度小的气体

考题 萃取操作时,萃取剂与被处理的原料液先在混合器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在进入澄清器中澄清分层,密度较小的液相在(),较大的在下层。 A.上层B.中间层C.混合层D.底层

考题 将酸水提取液调pH>10(碱性),在分液漏斗中用三氯甲烷萃取静置,分层后,水层(上层)中有A、生物碱等碱性物质B、亲脂性物质C、各类成分D、亲水性物质E、中性物质

考题 将酸水提取液调pH10(碱性),在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萃取,静置分层后,氯仿层(下层)中有( )

考题 将酸水提取液调pH10(碱性),在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萃取静置,分层后,水层(上层)中有( )

考题 [105—108]A.生物碱等碱性物质B.亲脂性物质C.各类成分D.亲水性物质E.中性物质105.将水提取液调pH至3(酸性),在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萃取,静置分层,水层(下层)中含有106.将水提取液调pH至3(酸性),在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上层)中含107.将酸水提取液调pH10(碱性),在分液斗中用三氯甲烷萃取,静置分层后,三氯甲烷层(下层)中有108.将酸水提取液调pH10(碱性),在分液漏斗中用三氯甲烷萃取静置,分层后,水层(上层)中有

考题 将水提取液调pH至3(酸性),在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萃取,静置分层,水层(下层)中含有A、生物碱等碱性物质B、亲脂性物质C、各类成分D、亲水性物质E、中性物质

考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考题 高中化学《萃取》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河南泰州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萃取 2.内容: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常使用分液漏斗。 实验1-4 (1)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如图1-7);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如图1-8)。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如图1-9)。 图1-7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 图1-8萃取 图1-9分液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注意师生互动。 (2)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实验或者相关教具进行模拟演示即可。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考题 高中化学《萃取》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实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 【提出问题】球型分液漏斗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经常使用,另外这个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颈短,斗体更大。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教师引导】这个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们今天就用它来做个实验。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梨型分液漏斗在参与实验过程之前需要检漏,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演示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讲解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学生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 【教师引导】用梨型分液漏斗来做一个新的液液分离的实验操作,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学生回答】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要选择四氯化碳做萃取剂呢? 【学生回答】因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也不发生反应,可用做萃取剂。 【提出问题】结合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提出问题】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萃取后,上下层溶液分别含有什么? 【学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黄褐色,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变淡,下层紫红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后溶液上下层如何分离,原因是什么?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学生回答】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能使得到的目标产物更纯净。(可设错,教师再纠正) 【演示实验】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教师总结】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三)拓展提升 【学生实验】萃取碘水中的碘,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请学生课下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板书设计】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是怎么实现的?

考题 高中化学《萃取》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实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 【提出问题】球型分液漏斗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经常使用,另外这个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颈短,斗体更大。 【教师引导】这个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们今天就用它来做个实验。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梨型分液漏斗在参与实验过程之前需要检漏,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演示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讲解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学生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 【教师引导】用梨型分液漏斗来做一个新的液液分离的实验操作,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要选择四氯化碳做萃取剂呢? 【学生回答】因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也不发生反应,可用做萃取剂。 【提出问题】结合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提出问题】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萃取后,上下层溶液分别含有什么? 【学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黄褐色,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变淡,下层紫红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后溶液上下层如何分离,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能使得到的目标产物更纯净。(可设错,教师再纠正) 【演示实验】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教师总结】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三)拓展提升 【学生实验】萃取碘水中的碘,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请学生课下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还知道哪些物质分离的操作?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是怎么实现的?

考题 渗出液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血管通透性增高B、液体相对密度(比重)高C、液体静置后凝固D、液体内含纤维蛋白原E、液体内含极少细胞

考题 使用分液漏斗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液时,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B、分液前应将漏斗拿在手上静置C、应先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D、分液时,下层液体应从下口倒出

考题 用同一支密度计,当浸入密度大的液体中,密度计浸没越多,浸入密度小的液体则浸没越少。

考题 用同一支密度计,当浸入密度大的液体中,密度计浸没的越多;浸入密度小的液体则浸没越少。()

考题 静液压力是指静止液体中任意点液体产生的压力,它是液柱密度和垂直高度的函数。静液体中心点在水平方向产生的压力等于()。A、液体重力B、液体质量C、液柱密度D、零

考题 萃取操作时,萃取剂与被处理的原料液先在混合器中进行充分混合后,在进入澄清器中澄清分层,密度较小的液相在(),较大的在下层。A、上层B、中间层C、混合层D、底层

考题 分次液—液萃取通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将样品和萃取溶剂混合振荡,静置分层后,分出水相。一个样品可用若干份的溶剂进行多次萃取,以提高萃取率。

考题 压缩机排出之制冷剂呈()状态A、密度大的气体B、密度小的液体C、密度大的液体D、密度小的气体

考题 判断题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下口放出。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A 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未于大气相通就打开旋塞。B 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中进行分离。C 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上口放出。D 没有将两层间存在的絮状物放出。

考题 填空题萃取时,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静置分层后,下层从()流出;上层从()倒出。

考题 单选题某轮一舱内满载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但未满载而上部存自由液面,上层液体的密度为0.587吨/立方米,下层液体的密度为0.763吨/立方米,两种液体分界面的面积惯矩为5069米?,上层液体上表面的面积惯矩为5728米?船舶当时排水量为38735吨,则自由液面对稳性高度的减小值为几米()。A 0.110B 0.088C 0.099D 0.077

考题 单选题静液压力是指静止液体中任意点液体产生的压力,它是液柱密度和垂直高度的函数,静液体中心点在水平方向产生的压力等于()。A 液体重力B 液体质量C 液柱密度D 零

考题 单选题压缩机排出之制冷剂呈()状态A 密度大的气体B 密度小的液体C 密度大的液体D 密度小的气体

考题 填空题分液漏斗的体积至少大于被分液体体积的()。用分液漏斗分离混合物,上层从(),下层从()

考题 问答题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同在分液漏斗中,请问相对密度大的在哪一层?下一层液体从哪里放出来?放出液体时为了不要流的太快,应该怎样操作?留在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从哪里倾入另一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