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4、请回答以下与计算砌体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有关的问题: (1)是否可以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砌体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为什么? (2)砌体结构的横向自振周期和纵向自振周期是否相同?为什么? (3)砌体结构的横向等效重力荷载和纵向等效重力荷载是否相同? (4)砌体结构的横向和纵向水平地震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D
更多 “4、请回答以下与计算砌体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有关的问题: (1)是否可以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砌体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为什么? (2)砌体结构的横向自振周期和纵向自振周期是否相同?为什么? (3)砌体结构的横向等效重力荷载和纵向等效重力荷载是否相同? (4)砌体结构的横向和纵向水平地震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相关考题
考题 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时,当结构基本周期较长,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将不能忽略。()

考题 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对于单质点体系和多质点体系,都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时,其采用的重力荷载值是()。 A、结构总重力荷载值B、结构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乘以各分项系数的总和C、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值D、结构各集中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考题 砌体房屋抗震计算时,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哪一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其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 (B)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其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系数8n=0.2 (C)在楼层各墙段间进行地震剪力分配时,当墙段的高宽比h/b(D)对自承重墙体进行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时,其受剪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 =0.75

考题 某五层砌体结构办公楼,计算简图如题图所示,各层计算高度均为3.3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假定,重力荷载代表值G1=G2=G3=G4=6000kN,G5=5000kN。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2000kN,截面抗震验算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试问,第二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2(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650 B. 1850 C. 2200 D. 2400

考题 某16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均为4m,平面对称,结构布置均匀规则,质量和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考虑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为T1=1. 2s。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14000kN,结构的第一振型如图所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 假定,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该结构前三个振型基底剪力标准值分别为V10=13100kN,V20=1536kN,V30=436KN,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85。试问,横向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层总剪力VEk(kN)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提示: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且仅考虑前三个振型地震作用。 A 13200 B 14200 C 14800 D 15100

考题 一幢十层教学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Ⅱ类场地。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中间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假定建筑物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图所示,且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0s。若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设计值FE最接近于(  )kN。 A. 3800 B. 4400 C. 4900 D. 5500

考题 某16层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层高均为4米,平面对称,结构布置均匀规则,质量和侧向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考虑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为 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 结构的第一振型如图所示。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2012年真题] 提示: 3.假定,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该结构前三个振型基底剪力标准值分别为 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85。试问,横向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层总剪力 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  ) 提示: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且仅考虑前三个振型地震作用。 A. 13200 B. 14200 C. 14800 D. 15100

考题 某五层砌体结构办公楼立面简图见图。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各层层高及计算高度均为3.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假设重力荷载代表值G1=G2=G3=G4=5000kN、G5=4000kN。若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Fek,截面抗震验算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试问,第二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2(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8Fek B.0.9Fek C.1.1Fek D.1.2Fek

考题 五层砌体结构办公楼,立面简图见下图。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 震加速度值为0.15g。各层层高及计算高度均为3. 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假设重力荷载代表值=5000KN、若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截面抗震验算仅计算水平地 震作用。试问,第二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2(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考题 某框架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0s,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E=40000kN,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Ⅰ1类场地,8度设防。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的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最接近。A、2165B、3250C、2761D、1891

考题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各道墙的地震剪力的分配,不仅与屋盖刚度有关而且与墙体侧移刚度有关。

考题 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时水平地震作用时,应采用()A、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B、结构总重力荷载的80%C、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90%D、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的85%

考题 有关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的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A、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B、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C、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有关D、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特征周期时,地震影响系数与建筑结构的阻尼比无关

考题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一般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根据多层砌体结构的特点,一般采用()等简化计算方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考题 砌体结构的横向地震剪力如何分配到各片横墙?纵向地震剪力如何分配?

考题 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考虑了墙梁组合作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托墙梁是否可以考虑共同作用对地震作用进行折减?

考题 下列对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B、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设计特征周期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结构的阻尼比无关C、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有关

考题 如何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砌体房屋的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是如何在墙体中进行分配的? 

考题 判断题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各道墙的地震剪力的分配,不仅与屋盖刚度有关而且与墙体侧移刚度有关。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有关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的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A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B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C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有关D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特征周期时,地震影响系数与建筑结构的阻尼比无关

考题 单选题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时,其所用的重力荷载应为()。A 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B 结构各集中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C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值,即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D 结构各集中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考题 单选题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地震水平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Tg=0.30s,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ΔFn=δnFEk,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30s时,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系数δn应与()最为接近。A 0.17B 0.11C 0.08D 0.0

考题 多选题下列对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B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设计特征周期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结构的阻尼比无关C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有关

考题 问答题如何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砌体房屋的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是如何在墙体中进行分配的?

考题 填空题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一般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响,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根据多层砌体结构的特点,一般采用()等简化计算方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考题 问答题砌体结构的横向地震剪力如何分配到各片横墙?纵向地震剪力如何分配?

考题 单选题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时水平地震作用时,应采用()A 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B 结构总重力荷载的80%C 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90%D 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