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读过《魏书·华佗传》后,你对华佗有哪些新的认识?
参考答案和解析
倒数第二卷
更多 “读过《魏书·华佗传》后,你对华佗有哪些新的认识?” 相关考题
考题
用皮肤针法治疗小儿疳积,首选穴组是A.肝俞、脾俞、华佗夹脊穴(7~12椎)B.脾俞、胃俞、华佗夹脊穴(7~12椎)C.脾俞、肾俞、华佗夹脊穴(7~12椎)D.脾俞、心俞、华佗夹脊穴(7~12椎)E.脾俞、肺俞、华佗夹脊穴(7~12椎)
考题
词义辨析:“卒”。 (1)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寐。(《华佗传》) (2)言末“卒”,因嘘唏服臆。(《扁鹊传》) (3)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华佗传》) (4)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华佗传》)
考题
以下有联绵词语的句子是()A、学者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朱丹溪《格致余论》序)B、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华佗传》)C、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丹溪翁传》)D、即病者亦但知膏肓难挽(《温病条辨叙》)E、此脉故事有胎(《华佗传》)
考题
以下句中中括号部分与今语不属于同形词语的是()A、[须臾]便如醉死(《华佗传》)B、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华佗传》)C、此脉[故事]有胎(《华佗传》)D、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黄帝内经素问注》序)E、其所受之[原则]不殊也(《张仲景伤寒立法考》)
考题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患头痛、身热,便一同请华佗看病,华佗检查后,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原来,两个人引起头痛、身热的原因不同,华佗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两人回去按方服药,病果然好了。该事例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华佗夹脊穴自第1颈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B、华佗夹脊穴自第1颈椎至第4骶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C、华佗夹脊穴自第1胸椎至第4骶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D、华佗夹脊穴自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E、华佗夹脊穴共用穴位28对
考题
单选题“中华儿女、华佗、华山”中的“华”念()A
huáB
huàC
“中华”的“华”念huá,“华佗、华山”的“华”念huàD
“中华”的“华”念huà,“华佗、华山”的“华”念huá
考题
填空题词义辨析:“卒”。 (1)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寐。(《华佗传》) (2)言末“卒”,因嘘唏服臆。(《扁鹊传》) (3)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华佗传》) (4)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华佗传》)
考题
单选题用皮肤针法治疗小儿疳积,首选穴组是()。A
脾俞肾俞华佗夹脊穴(7~12椎)B
脾俞胃俞华佗夹脊穴(7~12椎)C
肝俞脾俞华佗夹脊穴(7~12椎)D
脾俞心俞华佗夹脊穴(7~12椎)E
脾俞肺俞华佗夹脊穴(7~12椎)
考题
单选题以下句中中括号部分与今语不属于同形词语的是()A
[须臾]便如醉死(《华佗传》)B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华佗传》)C
此脉[故事]有胎(《华佗传》)D
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黄帝内经素问注》序)E
其所受之[原则]不殊也(《张仲景伤寒立法考》)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