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一个应用程序用UDP发送数据,到了IP层把数据报再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发送出去。结果前两个数据报片丢失,后两个到达目的站。过了一段时间应用程序重传UDP,而IP层仍然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来传送。结果这次前两个到达目的站而后两个丢失。最终,在目的站可以将这两次传输的4个数据报片组装成完整的数据报。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不行  重传时,IP 数据报的标识字段会有另一个标识符。  仅当标识符相同的 IP 数据报片才能组装成一个 IP 数据报。前两个IP 数据报片的标识符与后两个 IP 数据报片的标识符不同,因此不能组装成一个 IP 数据报。
更多 “一个应用程序用UDP发送数据,到了IP层把数据报再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发送出去。结果前两个数据报片丢失,后两个到达目的站。过了一段时间应用程序重传UDP,而IP层仍然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来传送。结果这次前两个到达目的站而后两个丢失。最终,在目的站可以将这两次传输的4个数据报片组装成完整的数据报。”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IP数据报投递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中途路由器独立对待每个数据报B.中途路由器可以随意丢弃数据报C.中途路由器不能保证每个数据报都能成功投递D.源和目的地址都相同的数据报可能经不同路径投递

考题 一个应用程序用UDP,到了IP层将数据报再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发送出去。结果前两个数据报片丢失,后两个到达目的站。过了一段时间应用程序重传UDP,而IP层仍然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来传送。结果这次前两个到达目的站而后两个丢失。试问:在目的站能否将这两次传输的4个数据报片组装成为完整的数据报?假定目的站第一次收到的后两个数据报片仍然保存在目的站的缓存中。

考题 在因特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是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什么原因?

考题 在因特网中,IP数据报的传输需要经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通常______。A.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B.源主机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途路由器不知道C.源主机不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途路由器知道D.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不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考题 在传输模式IPSec应用情况中,以下哪个区域数据报文可受到加密安全保护()。A.整个数据报文B.原IP头C.新IP头D.传输层及上层数据报文

考题 在因特网中,IP数据报的传输需要由源主机和中途路山器到达目的主机,通常( )。A.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B.源主机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中途路由器不知C.源主机不知道Ⅳ数据报达目的主机需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途路由器知道D.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不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考题 下列关于IP数据报投递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中途路由器独立对待每个数据报B.中途路由器可以随意丢弃数据报C.中途路由器不能保证每个数据报都能成功投递D.源和目的地址都相同的数据报可能经不同路径投递

考题 原站收到在数据包组装期间生存时间为0的ICMP报文,出现的原因是( )。A.IP数据报目的地址不可达 B.IP数据报目的网络不可达 C.ICMP报文校验差错 D.IP数据报分片丢失

考题 关于IP数据报投递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中途路由器独立对待每个数据报B)中途路由器可以随意丢弃数据报C)中途路由器不能保证每个数据报都能成功投递D)源和目的地址都相同的数据报可能经不同路径投递

考题 网络层的操作方式如果采用数据报的方式,那么每个数据报必须包含完整的目的地址才能保证数据能够到达目的主机。

考题 一个数据报文长度为4000Btye(包括固定首部长度)。现要经过一个网络传输,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Bytes。试问应该划分为几个短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为何值?

考题 IP协议提供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各个数据独立传输,可能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也可能不会按序到达目的地。

考题 在传输模式IPSec应用情况中,以下哪个区域数据报文可受到加密安全保护?()A、整个数据报文B、原IP头C、新IP头D、传输层及上层数据报文

考题 IP数据报中的TTL字段规定了一个数据报在被丢弃之前所允许经过的路由器数。

考题 某个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然而继续向下交给IP层后,又封装成IP数据报。既然都是数据报,可否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哪些功能UDP提供了但IP没提提供?

考题 在因特网中,IP数据报的传输需要经由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通常()。A、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B、源主机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途路由器不知道C、源主机不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途路由器知道D、源主机和中途路由器都不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考题 一个UDP用户数据的数据字段为8192季节。在数据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IP数据报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

考题 一个应用程序用UDP,到IP层把数据报在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发送出去,结果前两个数据报片丢失,后两个到达目的站。过了一段时间应用程序重传UDP,而IP层仍然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来传送。结果这次前两个到达目的站而后两个丢失。试问:在目的站能否将这两次传输的4个数据报片组装成完整的数据报?假定目的站第一次收到的后两个数据报片仍然保存在目的站的缓存中。

考题 在因特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是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

考题 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 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 IP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为20字节

考题 下列有关IP说法中错误的是()。A、IP作为TCP/IP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报文传送服务B、IP提供的不可靠服务指的是它不维护任何关于后续数据报文的状态信息,对于每一个数据报文的处理都是相互独立的C、IP提供的无连接服务指的是它不能保证IP数据报文能够成功的到达目的地D、由于IP提供的不可靠服务,所以对于从网络中某一点先后发出的两个数据报文1和2来说,可能2先于1到达

考题 问答题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 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 IP数据报固定首部长度为20字节

考题 多选题下列有关IP说法中错误的是()。AIP作为TCP/IP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报文传送服务BIP提供的不可靠服务指的是它不维护任何关于后续数据报文的状态信息,对于每一个数据报文的处理都是相互独立的CIP提供的无连接服务指的是它不能保证IP数据报文能够成功的到达目的地D由于IP提供的不可靠服务,所以对于从网络中某一点先后发出的两个数据报文1和2来说,可能2先于1到达

考题 问答题某个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UDP,然而继续向下交给IP层后,又封装成IP数据报。既然都是数据报,可否跳过UDP而直接交给IP层?哪些功能UDP提供了但IP没提提供?

考题 问答题在因特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是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

考题 单选题在传输模式IPSec应用情况中,以下哪个区域数据报文可受到加密安全保护?()A 整个数据报文B 原IP头C 新IP头D 传输层及上层数据报文

考题 问答题一个数据报文长度为4000Btye(包括固定首部长度)。现要经过一个网络传输,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Bytes。试问应该划分为几个短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为何值?

考题 问答题一个UDP用户数据的数据字段为8192季节。在数据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一个IP数据报字段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