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张某酒后驾车,将牛某撞死,将马某撞残,牛某80岁的老母亲没有经济来源,一直靠牛某赡养;马某丧失了劳动能力,马某有一个3岁的女儿马小宝,一家三口的生活只能靠马某的妻子杨某的微薄收入维持,杨某在医院日夜陪护了马某1个月,被扣除掉奖金200元和当月工资600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应支付牛母的生活费
B:张某应支付马某的医疗费、误工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
C:张某应支付杨某的误工费800元
D:张某应支付马小宝的生活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中张某将牛某撞死,牛母靠牛某生前赡养,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因此张某应支付牛母的生活费,所以A选项正确。马某残废后,马小宝可以由杨某抚养,因此张某不应支付马小宝的抚养费,所以D选项不正确。根据《民法通则》第119条的规定,张某将马某撞残,应当支付马某的医疗费、误工收入和残废者生活补助费,所以B选项正确。《民通意见》第145条规定:“经医院批准专事护理的人,其误工补助费可以按收入的实际损失计算。应得奖金一般可以计算在应赔偿的数额内。本人没有工资收入的,其补偿标准应以当地的一般临时工的工资标准为限。”马某被撞残废,杨某日夜陪护,张某应支付杨某的误工收入,奖金应包括在内,因此张某应支付杨某800元,所以C选项正确。
更多 “张某酒后驾车,将牛某撞死,将马某撞残,牛某80岁的老母亲没有经济来源,一直靠牛某赡养;马某丧失了劳动能力,马某有一个3岁的女儿马小宝,一家三口的生活只能靠马某的妻子杨某的微薄收入维持,杨某在医院日夜陪护了马某1个月,被扣除掉奖金200元和当月工资600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张某应支付牛母的生活费 B:张某应支付马某的医疗费、误工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 C:张某应支付杨某的误工费800元 D:张某应支付马小宝的生活费” 相关考题
考题 李某生前立遗嘱将一件古玩赠给马某,李某死亡后马某表示接受遗赠,在遗产分割前马某死亡( )。A.该古玩由李某子女继承B.该古玩由马某子女继承C.将该古玩出售,价款由李某、马某子女继承D.如李某子女同意方可由马某子女继承。

考题 张某、李某2007年3月成立了合伙企业,2007年7月马某欲加入张某、李某的合伙企业。以下各项要求中,( )是马某入伙时应满足的条件。A.马某应向张某、李某说明自己的个人负债情况B.马某对入伙前的该合伙企业的债务不承担连带责任C.张某、李某一致同意,并与马某签订书面的入伙协议D.张某、李某向马某告知合伙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考题 以下收入按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有:( )A.个体工商户张某经营一家餐馆,张某的经营所得B.王某租赁了某商场的一个服装柜台销售服装,王某的经营所得C.牛某将自己所有的收割设备租赁给马某,租期5年,每年支付租金5000元,牛某的租金所得D.赵某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l万股,每年的股息和红利收入约2万元,赵某的股息和红利收入

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向乙索要高利贷,就将乙非法拘禁在某空房内,向乙的妻子索要债务,并声称如果不还钱,就将乙杀害。甲的行为成立非法拘禁罪B.丙将丁挟持到某宾馆,以打断其腿相威胁,向丁索要1万元。丁联系其所在公司,以自己在外打架打伤他人急需赔偿为由借钱。丙与次日冒充丁的同学到该公司取走4000元,并以假名打下一收条。丙的行为成立绑架罪C.马某为勒索财物将郭某绑架后,由于郭某的家人在接到勒索电话后报警,马某准备杀害郭某。马某用绳子将郭某勒死后,将郭某扔在野外。但实际上郭某没有被勒死,经抢救后没有生命危险。对马某行为的量刑应适用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D.杨某为勒索财物绑架了张某。由于张某认出了自己,杨某将张某杀害,并向张某的家人谎称张某仍然活着,继续勒索。杨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与诈骗罪,并实行数罪并罚

考题 2006年元月,杨某因做生意无钱便找马某借3万元现金,马某同意借钱,但要求其找个担保人进行担保。于是杨某找到张某进行担保,张某同意担保后,杨某与马某签定了协议,约定:由杨某于2006年4月底还清借款,若杨某到期未还款,由张某作为担保人负全责。担保人张某在协议上签了字。至还款期限,杨某并未按期还款,于是马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杨某和张某共同偿还借款。问:张某提供的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

考题 下列案件中,哪个适用返还原物?( )A.赵某向徐某购买两只羊,徐某将羊交付给赵某后,赵某将羊杀了卖肉但迟迟没有付款,徐某要求赵某返还两只羊B.何某借了赵某一支金笔,不慎丢失,赵某要求何某返还C.宋某偷了马某的金项链送给女友牛某,牛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了下来,马某获悉,要牛某返还D.于某借了钱某的手表并把它卖给周某,周某以为是于某自己的手表而买了下来,钱某要求周某返还

考题 谢某教唆17岁的马某抢夺他人的手机,马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而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谢某构成抢夺罪的教唆犯B.马某构成转化型抢劫C.对谢某教唆马某犯罪的行为应从重处罚D.谢某与马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考题 2007年10月,杨某想买黄某的耕牛两头,由于当时正在春耕,双方约定杨某10月10日付款5000元,黄某即将牛卖给杨某,但是要等到黄某春耕结束时的12月3日杨某才能将牛牵走。杨某按约定如期交全了价款。后来,黄某看到牛价大涨,于是将牛卖给了不知情的自某,得钱8000元,并于11月1日让自某牵走了该两头耕牛。11月10日,杨某知道此事,与黄某发生了争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 A.按照约定,杨某在12月3日取得两头牛的所有权 B.杨某可以在11月10日就主张黄某违约,要求赔偿损失 C.假如耕牛没有卖给白某,而是在泥石流中被冲走,则黄某不需要赔偿杨某 D.杨某同时追究黄某的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考题 下列案件中,适用返还原物的情形有( )。A.张某借了王某的手表,向刘某炫耀说是其叔叔赠送的,刘某信以为真,以很低的价格买了下来,王某要求刘某返还B.宋某偷了马某的金项链,并以市场价格卖给了不知情的牛某,马某要牛某返还C.于某借了何某一支金笔,谎称丢失,何某要求于某返还D.甲向乙购羊两只,在乙将羊交给他后,又将羊卖给了丙,把羊交丙得款之后迟迟未付乙羊款,乙无奈要求甲返还两只羊

考题 丁某在自家后院种植了葡萄,并垒起围墙。谭某(12岁)和马某(10岁)爬上围墙攀摘葡萄,在争抢中谭某将马某挤下围墙,围墙上松动的石头将马某砸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丁某应当承担赔偿责任B.谭某的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C.马某自己有过失,应当减轻赔偿人的赔偿责任D.本案应适用特殊侵权规则

考题 案情:李某,男,25岁,无业。方某,女,15岁,无业。张某,女,17岁,无业。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11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了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走了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经过讨价还价,双方以8万元成交。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钱后将马某放走。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考题 村民陈某在耕田时拣到一匹马,并牵回家饲养,同时等待马的主人来认领。事隔1个月,仍未有人来认马,陈某也要搬到县城里居住,经人介绍,陈某将马在县交易所以市场价格卖给了邻村的赵某,但卖马时陈某并未说明马是他人的。几天后,马的主人郭某来找赵某要求返还该马,为此引起纠纷。问: (1)陈某饲养马的过程中,其与郭某之间构成什么民事法律关系?为什么? (2)本案中,赵某能否取得马的所有权?为什么?

考题 孙某与马某系邻居,一日因琐事发生争吵引起众人围观,孙某依靠身体优势强迫马某从其胯下钻过将马某羞辱了一番,马某气愤之下以侮辱罪将孙某告到法院。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孙某以诽谤罪提出反诉,声称马某1个月前曾在邻居中间散布谣言说他和某已婚妇女通奸,并提供了证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法院应当将两个诉讼合并审理 B: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对两罪都可以调解 C:在审理过程中马某自愿撤诉,法院继续审理反诉 D:由于马某撤诉,法院考虑到邻里关系,建议孙某撤诉,孙某不同意,遂裁定驳回起诉

考题 吴某饲养的一头马得了重病,经医治无效,吴某便将该马抛至野外。姜某将马牵回家,并寻找失主。吴某告诉姜某,他不要这马了。姜某多方请兽医给马治病,4个多月后,马恢复了健康。姜某遂以2500元的价格将马卖给了王某,吴某要求姜某将卖马款还给自己。姜某不允,吴某遂起诉到法院,称姜某之所得为不当得利,卖马款应归自己。 请问: (1)在本案中,谁拥有马的所有权? (2)姜某卖马所得是否为不当利益,为什么? (3)该案如何处理?

考题 马某育有一子马甲,一女马乙。马某生前立下遗嘱,其个人所有财产均由马甲继承。马甲后与杨某结婚,并有一子马丙。马甲在一次车祸中身亡,马某悲痛欲绝,心脏病发去世。对此,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马乙有权继承马某的遗产 B.马丙可代位继承马某的遗产 C.杨某有权继承马某的遗产 D.马丙有权继承马甲的遗产

考题 谢某教唆17岁的马某抢夺他人的手机,马某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而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谢某构成抢夺罪的教唆犯B、马某构成转化型抢劫C、对谢某教唆马某犯罪的行为应从重处罚D、谢某与马某之间不构成共同犯罪

考题 某夜,村民马某遭到牛某、朱某、杨某等一伙人的殴打,致其骨折。马某到公安机关控告牛某。公安机关认为虽有证据证明马某身上的伤是牛某所打,但证据尚不充分,且查证困难,即告知马某不予立案,并让其到人民法院自诉。人民法院受理马某的自诉后,因证据不足,移交公安机关受理。(2)人民法院将该案移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A、应当依法受理,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B、应当受理并立即予以立案侦查C、不予受理,退回人民法院办理D、告知被害人就本案的民事部分,可以附带民事诉讼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考题 马某委托同乡村民李某将一些药品带回老家交给马某的妻子,李某在途中将药品卖掉,得款1万元人民币,用其中的500元购买了假币,第二天,李某准备再行购买假币时,被公安机关抓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公安机关应当将1万元予以没收B、公安机关应当将1万元返还给马某C、公安机关应没收李某已购得假币,并将剩余的9500元返还马某D、马某的损失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考题 某夜,村民马某遭到牛某、朱某、杨某等一伙人的殴打,致其骨折。马某到公安机关控告牛某。公安机关认为虽有证据证明马某身上的伤是牛某所打,但证据尚不充分,且查证困难,即告知马某不予立案,并让其到人民法院自诉。人民法院受理马某的自诉后,因证据不足,移交公安机关受理。(1)马某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不服,他可以采取法律保护的办法有哪些?()A、向人民法院起诉公安机关B、向人民法院起诉牛某C、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公安机关不立案的错误D、对此不立案可以申请公安机关复议

考题 某夜,村民马某遭到牛某、朱某、杨某等一伙人的殴打,到公安机关控告牛某等人。公安机关认为证据尚不充分,且查证困难,即告知马某不予立案,并让其到人民法院自诉。马某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不服,他可以采取保护的办法有()。A、向人民法院起诉公安机关B、向人民法院起诉牛某等人C、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D、对此不立案可以申请公安机关复议、复核

考题 张某由某地购进了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的皮革250张,打算转卖给王某,双方用手机约定于10月10日在王某的家中交货。按事先约定时间和地点,由张某乘坐马某的出租面包车将货物运到王某家中,但并未告知马某所运何物。当张某叫马某从车上卸货时,马某才发现此货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皮革,于是表明自己不参与此事的立场。在张某刚将货物搬下车时,公安人员突然出现在现场,并将张某、王某和马某三个一起抓获,同时扣押了面包车和张某的手机。经讯问,张某和王某分别供述了贩卖珍稀动物皮革的事实,马某也将本人运送货物的情况作了陈述。在上述证据中,哪些是直接证据?哪些是间接证据?

考题 下列情形,权利人可以要求返还原物的有()。A、张某借了李某的手表,向王某炫耀说是其叔叔赠送的,王某信以为真,以极低的价格买了下来,后李某要求王某返还B、宋某偷了马某的金项链,并以市场价格卖给了不知情的牛某,马某要牛某返还C、于某借了何某一支金笔,谎称丢失,何某要求于某返还D、唐某向赵某购房,唐某付清房款后入住,但并未办理房屋转移登记,该房的共同共有人张某要求唐某返还房屋

考题 张某由某地购进了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的皮革250张,打算转卖给王某,双方用手机约定于10月10日在王某的家中交货。按事先约定时间和地点,由张某乘坐马某的出租面包车将货物运到王某家中,但并未告知马某所运何物。当张某叫马某从车上卸货时,马某才发现此货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皮革,于是表明自己不参与此事的立场。在张某刚将货物搬下车时,公安人员突然出现在现场,并将张某、王某和马某三个一起抓获,同时扣押了面包车和张某的手机。经讯问,张某和王某分别供述了贩卖珍稀动物皮革的事实,马某也将本人运送货物的情况作了陈述。本案中,公安人员调查收集到了哪些种类的法定证据?

考题 马某遭到牛某等一伙人的毒打,导致骨折、脑震荡。马某到公安机关控告牛某。公安机关以没有人能证明马某身上的伤是牛某所打的为由,通知马某不予立案。如果马某不服,他可以:()A、向人民法院起诉公安局B、向人民检察院反映公安机关不立案的错误C、对此不立案决定申请公安机关复议D、向人民法院起诉牛某

考题 单选题甲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时,原股东张某认购了30万元,但并未实际缴付出资,甲公司的董事马某、总经理牛某、财务总监杨某均因疏忽未发现该情形。对此,责任承担表述正确的是( )。A 出资期限已过,张某不再补足出资B 马某应承担连带责任,承担责任后,有权向张某追偿C 牛某应承担连带责任,承担责任后,有权向张某追偿D 杨某应承担相应责任,承担责任后,有权向张某追偿

考题 多选题马某遭到牛某等一伙人的毒打,导致骨折、脑震荡。马某到公安机关控告牛某。公安机关以没有人能证明马某身上的伤是牛某所打的为由,通知马某不予立案。若马某不服,马某的正确做法有(  )。A向人民法院起诉公安局B向人民检察院反映公安机关不立案的错误C对此不立案决定申请公安机关复议D向人民法院起诉牛某

考题 问答题2006年元月,杨某因做生意无钱便找马某借3万元现金,马某同意借钱,但要求其找个担保人进行担保。于是杨某找到张某进行担保,张某同意担保后,杨某与马某签定了协议,约定:“由杨某于2006年4月底还清借款,若杨某到期未还款,由张某作为担保人负全责”。担保人张某在协议上签了字。至还款期限,杨某并未按期还款,于是马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杨某和张某共同偿还借款。 问:张某提供的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