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015年)某高架点源排放的SO 2,NO 2源强相等,即Q SO2=Q NOx,仅考虑NO 2/NO x=0.9,下列关于该点源小时浓度预测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SO 2,NO 2最大地面浓度相等
B.SO 2最大地面浓度是NO 2的0.9倍
C.SO 2,NO 2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相等
D.SO 2,NO 2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相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同一污染源排放不同的污染物,在相同的大气扩散系数下,所有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距离相等,故D正确;由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属于同一污染源,Q SO2=Q NO2,其排烟量又一样,所以点源出口处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浓度一样,但考虑氮氧化物的转化,NO 2/NO x=0.9,则二氧化氮的最大地面浓度是二氧化硫的最大地面浓度的0.9倍,故AB错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质量标准不一样(也不是0.9倍关系)故两者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也不相等,故C错误。
更多 “(2015年)某高架点源排放的SO 2,NO 2源强相等,即Q SO2=Q NOx,仅考虑NO 2/NO x=0.9,下列关于该点源小时浓度预测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SO 2,NO 2最大地面浓度相等 B.SO 2最大地面浓度是NO 2的0.9倍 C.SO 2,NO 2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相等 D.SO 2,NO 2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相等” 相关考题
考题 某高架点源排放的S02、NOx源强相等,即QSO2= QNOx,仅考虑NO2/NOx=0.9,下列关于该点源小时浓度预测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SO2、NO2最大地面浓度相等 B.SO2最大地面浓度是NO20.9倍 C.SO2、NO2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相等 D.SO2、NO2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相等

考题 某城市按现状工业源分布、采用线性优化法确定的SO2环境容量3万t/a,现状工业源SO2排放总最为2.5万t/a.拟规划建设新工业区预计SO2排放量为0.5万t/a,可以认为()。 A.剩余SO2环境容量能支持工业区发展 B.规划实施后SO2环境质量能达标 C.规划实施可能导致某些区块SO2超标 D.需要根据SO2环境容量调整工业源分布

考题 (2013年)某项目再生烟气SO 2排放浓度按850mg/m3设计,年SO2排放量为2670吨,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此类型排放源的排放浓度应不高于400mg/m3,则该源的SO2排放总量应核算为( )吨。A.2670 B.1414 C.1256 D.1130

考题 某建设项目废气经过净化装置处理后送到m 商排气筒排放。H2S 和NH3的排放速率分别为2kg/h 和34kg/h,烟气量为100000m^3/h,若不考虑化学转化,经预测该污染源对关心点X 的H2S最大小时平均浓度预测值为5μg/m^3 。则其对X 点的NH3最大小时平均浓度预测值是( )A 10μg/m^3 B 74μμg/m^3 C 85μg/m^3 D 170μg/m^3

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转化可取半衰期为4hB:在计算1h平均浓度时,应考虑SO2的转化C: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小时或日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x=0.9D:在计算机动车排放NO2和NOx比例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实际情况而定

考题 若某一网格点的N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SO2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占标率相等,则()。A:B:C:D:

考题 某高架点源排放的SO2、NOx源强相等,即QSO2=QNOx,仅考虑NO2/NOx=0.9,下列关于该点源小时浓度预测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SO2、NO2最大地面浓度相等 B.SO2最大地面浓度是NO20.9倍 C.SO2、NO2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相等 D.SO2、NO2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相等

考题 下列情景中,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的有()。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日均浓度 B.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小时浓度 C.削减污染源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小时浓度 D.被替代源主要预测因子在环境保护目标的日均浓度

考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SO2转化可取半衰期为4hB:在计算1h平均浓度时,应考虑SO2的转化C: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小时或日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χ=0.9D:在计算机动车排放NO2和NOχ比例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实际情况而定

考题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控制点处无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考题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监控点无 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不同的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下应该选择不同的扩散模式,下列关于大气环境影响常用预测模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为2m/s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有风点源扩散模式 B.点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为1m/s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有风点源扩散模式 C.点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为0.5m/s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小风点源扩散模式 D.点源在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为0.2m/s情况下的一次排放浓度预测可以用小风点源扩散模式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下面关于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的说法正确是()A.某建设项目排放SO2 300t/a,NOx 300t/a,评价因子识别为SO2,NOx,PM2.5。 B.某建设项目排放SO2 300t/a,NOx 300t/a,评价因子识别为SO2,NOx,PM2.5,O3。 C.某规划项目排放SO2 200t/a,NOx 200t/a,VOCs 1700t/a评价因子识别为SO2,NOx,O3,VOCs。 D.某规划项目排放SO2 200t/a,NOx 1000t/a,VOCs 700t/a评价因子识别为SO2,NOx,PM2.5,VOCs。

考题 已知高架点源沿轴线地面最大浓度模式中,δy=δz,μ=6.0m/s,排烟有效源高为200m,排烟出SO2的量为80g/s,则高架点源在轴线上的最大浓度为( )。 A 67μg/m3 B 103.5μg/m3 C 55.6μg/m3 D 78.1μg/m3

考题 在酸雨控制区内的污染源,其SO2的排放不仅要执行浓度标准,还要执行行业总量控制标准。

考题 某磷肥厂硫酸制酸装置尾气排放污染物SO2和硫酸雾,该排气筒高95m,请用内插法计算尾气SO2执行GB16297—1996《大气排放的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中硫酸制酸生产对应的SO2限值。

考题 按照污染物的排放的形式划分,下列不是污染源的类型的是()A、散点源B、高架源C、面源D、线源

考题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源情况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污染源情况的影响可从源强和源高两方面来看B、源强是指污染物的排放速率C、污染物的浓度与源强成反比,即源强越小,污染越严重D、源高对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有很大影响E、一般来说,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低,但对于高架源来说,情况比较复杂

考题 某一连续排放高架点源主要排放污染物为SO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三级评价时,需预測SO2()的情况。A、1小时平均浓度B、日平均浓度C、月平均浓度D、年平均浓度

考题 利用点源烟羽扩散模式计算1小时平均浓度时,需对()进行时间修正46、采样监测点全年SO2质量监测数据200个,30个超标,5个未检出,5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则SO2全年超标率为()。

考题 某城市按现状工业源分布、采用线性优化法确定的SO2环境容量3万t/a,现状工业源SO2排放总最为2.5万t/a.拟规划建设新工业区预计SO2排放量为0.5万t/a,可以认为()。A、剩余SO2环境容量能支持工业区发展B、规划实施后SO2环境质量能达标C、规划实施可能导致某些区块SO2超标D、需要根据SO2环境容量调整工业源分布

考题 对校准自动监测仪器零气源的纯度要求为SO2仪SO2浓度小于(),NOx浓度小于(),CO仪CO浓度小于()

考题 填空题利用点源烟羽扩散模式计算1小时平均浓度时,需对()进行时间修正46、采样监测点全年SO2质量监测数据200个,30个超标,5个未检出,5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则SO2全年超标率为()。

考题 填空题对校准自动监测仪器零气源的纯度要求为SO2仪SO2浓度小于(),NOx浓度小于(),CO仪CO浓度小于()

考题 多选题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应设置在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下列关于点位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距排放源2~1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B距排放源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C监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最近不应小于2mD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

考题 多选题某一连续排放高架点源主要排放污染物为SO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三级评价时,需预測SO2()的情况。A1小时平均浓度B日平均浓度C月平均浓度D年平均浓度

考题 问答题某磷肥厂硫酸制酸装置尾气排放污染物SO2和硫酸雾,该排气筒高95m,请用内插法计算尾气SO2执行GB16297—1996《大气排放的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中硫酸制酸生产对应的SO2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