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 观察人数未发病人数发病率(%) 未服药组 180 130 27.78 服药组 230 190 17.39 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A.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

B.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C.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D.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E.服药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可以认为有效


参考答案

更多 “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 观察人数未发病人数发病率(%) 未服药组 180 130 27.78 服药组 230 190 17.39 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B.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C.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服药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可以认为有效 ” 相关考题
考题 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A.观察时点某病的新发病例数B.观察时点或时期某病的新、旧病例数C.观察时点之前某病的患病人数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数E.以上均不正确

考题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判定该药是否能够预防流感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能够预防流感C.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的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D.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E.本资料应作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

考题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 观察人数 未发病人数 发病率(%) 未服药组 180 130 27.78 服药组 230 190 17.39 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B.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C.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服药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可以认为有效

考题 某疫苗预防接种实验观察历时5年,观察期末结果如下: 疫苗接种与人群的发病分布以下结论哪一项正确A.疫苗有效,因为接种组的率低于未接种组B.不能证明疫苗效果,因为两组人数差别较大C.不能证明疫苗效果,因为5.0%及 5.5%是比不是率D.不能证明疫苗效果,因为未作显著性检验E.不能证明疫苗效果,因为不知道观察期内人口变动情况

考题 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B.观察期间某病的现患病例数C.观察期间之前某病的患病人数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E.以上均不是

考题 为观察流感减毒活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获得如下结果级别接种人数病例数接种组2005对照组20050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 )。A、0.10B、9.00C、10.00D、0.75E、0.90

考题 用某中草药预防流感,其用药组与对照组的流感发病率情况如下表,则构成四格的四个基本数据是中草药预防流感效果研究( )

考题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本资料应作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考题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B.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C.服药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可以认为有效D.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考题 用某中草药预防流感。其用药组与对照组的流感发病率情况如下表,则构成四格的四个基本数据是中草药预防流感效果研究A. B. C. D. E.

考题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 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 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D.本资料应作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 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考题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 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可以认为该药有效 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D.本资料应作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 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考题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如下: 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B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

考题 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B、观察期间某病的新旧病例数C、观察期间之后某病的患病人数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中数E、观察期间所有人口数

考题 干预试验确定人群样本大小的基本原则是()A、所观察疾病的发病率越高,观察人数越少B、干预措施的有效率越高,观察人数越少C、要求试验的把握度越大,观察人数越多D、保证试验结束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时,所需要的最少观察人数E、要求试验的精确度越大,观察人数越多

考题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未服药组,观察人数180、未发患者数130、发病率(%)27.78%;服药组:观察人数230、未发患者数190、发病率(%)17.39%。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考题 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作为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A、观察到的病例数B、观察到的新病例数C、无症状病例数D、观察人年数E、失访人数

考题 下列哪一项常用作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A、观察到的新病例数B、观察到的病例数C、健康人数D、观察人年数E、无症状的病例数

考题 队列研究所需观察人数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人群某病发病率水平B、暴露组与对照组发病率之差C、显著性水平D、抽样方法

考题 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A、观察时点某病的新发病例数B、观察时点或时期某病的新、旧病例数C、观察时点之前某病的患病人数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数E、以上均不正确

考题 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B、观察期间某病的现患病例数C、观察期间之前某病的患病人数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E、,以上均不是

考题 单选题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如下组别观察人数未发患者数发病率(%)未服药组18013027.78服药组23019017.39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 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B 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C 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 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E 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服药组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

考题 单选题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A 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B 观察期间某病的新旧病例数C 观察期间之后某病的患病人数D 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数E 观察期间所有人口数

考题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常用作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A 观察到的新病例数B 观察到的病例数C 健康人数D 观察人年数E 无症状的病例数

考题 单选题干预试验确定人群样本大小的基本原则是()A 所观察疾病的发病率越高,观察人数越少B 干预措施的有效率越高,观察人数越少C 要求试验的把握度越大,观察人数越多D 保证试验结束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时,所需要的最少观察人数E 要求试验的精确度越大,观察人数越多

考题 单选题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A 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B 观察期间某病的现患病例数C 观察期间之前某病的患病人数D 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E 以上均不是

考题 单选题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  )。A 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B 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C 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D 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 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考题 单选题队列研究所需观察人数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 人群某病发病率水平B 暴露组与对照组发病率之差C 显著性水平D 抽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