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木板放在两个半径r=0. 25m的传输鼓轮上面。在图示瞬时,木板具有不变的加速度a = 0. 5m/s2,方向向右;同时,鼓动边缘上的点具有一大小为3m/s2的全加速度。如果木板在鼓轮上无滑动,则此木板的速度为:


A. 0. 86m/s
B. 3m/s
C. 0. 5m/s
D. 1. 62m/s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提示:木板的加速库与轮缘一点的切向加速度相等,而
更多 “—木板放在两个半径r=0. 25m的传输鼓轮上面。在图示瞬时,木板具有不变的加速度a = 0. 5m/s2,方向向右;同时,鼓动边缘上的点具有一大小为3m/s2的全加速度。如果木板在鼓轮上无滑动,则此木板的速度为: A. 0. 86m/s B. 3m/s C. 0. 5m/s D. 1. 62m/s ” 相关考题
考题 一横波沿绳子传播时的波动方程为y = 0. 05cos(4πx-10πt)(SI),则下面关于其波长、波速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A.波长为0. 5m B.波长为0. 05m C.波速为25m/s D.波速为5m/s

考题 直角刚杆OAB可绕固定轴O在图示平面内转动,已知OA=40cm,AB=30cm,ω =2rad/s,α=1rad/s2,则图示瞬时,B点加速度在y方向的投影为: A. 40cm/s2 B. 200cm/s2 C. 50 cm/s2 D. -200cm/s2

考题 设 AgCl 在水中、在0. 01mol/L NaCl 溶液中、在0. 01mol/L MgCl2 溶液中、在0. 01mol/L 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0、S1、S2、S3。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S0>S3>S2>S1 B. S0>S1=S3>S2 C. S0>S1>S2>S3 D. S0>S1=S2=S3

考题 对一维渐变渗流,完全潜水井的含水层厚度H为8m,井的半径r0为0. 2m,抽水对井的涌水量Q为0. 03m3/s,井中水深h为5m,若取影响半径R=400m,计算渗流系数k为: A. 0. 0025m/s B. 0. 0018m/s C. 0. 018m/s D. 0. 025m/s

考题 图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τ值为: A. 0. 1s B. 0. 2s C. 0. 3s D. 0. 5s

考题 一梯形断面的明渠,水力半径R=0. 8m,底坡i=0. 0006,粗糙系数n=0. 025,作均匀流时该渠的断面平均流速为: A. 0. 96m/s B. 1. 0m/s C. 0. 84m/s D. 1. 2m/s

考题 如图,AB为光滑固定的{圆弧面,其下端B与一木板的上表面光滑连接,木板可以在光滑水平面上自由移动,其左端固定一个轻弹簧。一小物块自A点由静止沿圆弧面下滑,滑上木板后压缩弹簧。若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m=1 kg,圆弧半径R=0.2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求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板的速度和小物块的动能。

考题 图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τ值为: A. 0. 1s B. 0. 2s C. 0. 3s D. 0. 5s

考题 对一维渐变渗流,完全潜水井的含水层厚度H为8m,井的半径r0为0. 2m,抽水时井的涌水量Q为0. 03m3/s,井中水深A为5m,若取影响半径R= 400m,计算渗流系数是为: A. 0. 0025m/s B. 0. 0018m/s C. 0. 018m/s D. 0. 025m/s

考题 直角刚杆OAB在图示瞬间角速度w = 2rad/S,角加速度ε= 5rad/s2,若OA=40cm,AB=30cm,则B点的速度大小、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切向加速度的大小为: A. 100cm/s; 200cm/s2 ; 250cm/s2 B. 80cm/s2; 160cm/s2 ; 200cm/s2 C. 60cm/s2 ; 120cm/s2 ; 150cm/s2 D. 100cm/s2 ; 200cm/s2 ; 200cm/s2

考题 —木板放在两个半径r=0.25m的传输鼓轮上面。在图示瞬时,木板具有不变的加速度a =0.50m/s2,方向向右;同时,鼓动边缘上的点具有一大小为3m/s2的全加速度。如果木板在鼓轮上无滑动,则此木板的速度为: A. 0.86m/s B. 3m/s C. 0.5m/s D. 1.67m/s

考题 直角刚杆OAB在图示瞬间角速度ω=2rad/s,角加速度ε=5rad/s2,若OA=40cm,AB=30cm,则B点的速度大小、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切向加速度的大小为: A.100cm/s;200cm/s2;250cm/s2 B.80cm/s2;160cm/s2;200cm/s2 C.60cm/s2;120cm/s2;150cm/s2 D.100cm/s2;200cm/s2;200cm/s2

考题 如图所示,导体回路处在一均匀磁场中,B = 0. 5T,R= 2Ω,ab边长L=0. 5m,可以滑动,α=60°,现以速度v=4m/s将ab边向右匀速平行移动,通过R的感应电流为: A. 0. 5A B. -1A C.-0. 86A D. 0. 43A

考题 物体作定轴转动的运动方程为φ=4t-3t2(φ以rad计,t以s计)。此物体内,转动半径r=0. 5m的一点,在t0=0时的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2m/s,8m/s2 B.3m/s,3m/s2 C. 2m/s,8. 54m/s2 D.0,8m/s2

考题 —木板放在两个半径r=0. 25m的传输鼓轮上面。在图示瞬时,木板具有不变的加速度a = 0. 5m/s2,方向向右;同时,鼓动边缘上的点具有一大小为3m/s2的全加速度。如果木板在鼓轮上无滑动,则此木板的速度为: A. 0. 86m/s B. 3m/s C. 0. 5m/s D. 1. 62m/s

考题 半径R=10cm的鼓轮,由挂在其上的重物带动而绕O轴转动,如图所示。重物的运动方程为x= 100t2(x以m计,t以s计)。则鼓轮的角加速度α的大小和方向是: A.α=2000rad/s2,顺时针向 B. α==2000rad/s2,逆时针向 C.α=200rad/s2,顺时针向 D. α==200rad/s2,逆时针向

考题 力F1单独作用于某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是3m/s2,力F2单独作用于此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是4m/s2,两力同时作用于此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不可能是()A、1m/s2B、5m/s2C、4m/s2D、8m/s2

考题 直角刚杆OAB在图示瞬时角速度ω=2rad/s,角加速度ε=5rad/s2,若OA=40cm,AB=30cm,则B点的速度大小、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切向加速度的大小为()。A、100cm/s;200cm/s2;250cm/s2B、80cm/s;160cm/s2;200cm/s2C、60cm/s;120cm/s2;150cm/s2D、100cm/s;200cm/s2;200cm/s2

考题 力F1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1=3m/s2,力F2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a2=4m/s2,则F1和F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不可能为()A、8m/s2B、5m/s2C、1m/s2D、7m/s2

考题 一物体以大小为2m/s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s后速度大小变为8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A、3m/s2B、4m/s2C、5m/s2D、6m/s2

考题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3m/s,1秒钟后该物体速度的大小变为5m/s且方向不变,在这1秒钟内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及位移大小分别是()A、a="8"m/s2;x="4"mB、a="8"m/s2;x="8"mC、a="2"m/s2;x="4"mD、a="2"m/s2;x="8"m

考题 物体M的加速度为+3m/s2,物体P的加速度是-5m/s2,下列说法正确的()A、物体M的加速度比P的加速度大B、P物体的速度变化比M的速度变化快C、物体M的速度一定在增加D、物体P的速度可能在减小

考题 用力F1单独作用于某一物体上可产生加速度为3m/s2,力F2单独作用于这一物体可产生加速度为1m/s2,若F1、F2同时作用于该物体,可能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B、1.5m/s2C、3m/s2D、5m/s2

考题 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m/s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S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25m/s;沿斜面向上B、5m/s;沿斜面向下C、5m/s;沿斜面向上D、25m/s;沿斜面向下

考题 点作直线运动,某瞬时的速度vx=5m/s,瞬时加速度ax=5m/s2,在时间t=ls后该点的速度将()A、为零B、无法定C、等于-5m/sD、10m/s

考题 一个小球以3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后经过0.1s后以2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则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为:()A、10m/s2,方向向右B、10m/s2,方向向左C、50m/s2,方向向右D、50m/s2,方向向左

考题 一个物体以5m/s的初速度垂直于墙壁的方向和墙壁相碰后,以3m/s的速度反向弹回来,若物体与墙壁相互作用的时间为0.2s,则此过程物体加速度大小()m/s2,方向为()。(填“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或“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考题 单选题一木板放在两个半径r=0.25m的传输鼓轮上面。在图4-48所示瞬时,木板具有不变的加速度a=0.5m/s2,方向向右;同时,鼓轮边缘上的点具有一大小为3m/s2的全加速度。如果木板在鼓轮上无滑动,则此木板的速度为()。A 0.86m/sB 3m/sC 0.5m/sD 1.6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