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路基工程施工,其中K8+780~K8+810为C20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墙高最高为12m,设计要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0.5MPa。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立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挡土墙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验基→地基承载力检测→测量放线→搭脚手架→立模加固→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摆放片石→拆除模板交验→养护。



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开挖基槽,分段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3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开挖正确且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清理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用蛙式电动夯将基底夯实,使压实度达到90%以上,检测基底承载力,发现部分基底承载力为0.45MPa。地下水对该基槽无影响。
模板采用钢模板分片拼装后,再按设计位置分段拼装,模板在安装前进行了打磨、并刷脱模剂。每段拼完后,四边挂线调整模板直顺度,符合质量要求后固定。
施工单位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混凝土到达现场后,通过溜槽灌注,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大于2m。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加填一层片石。片石在填放前用水冲洗干净,片石的强度不小于30MPa,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小于15cm。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注重控制片石投放质量,保证了净间距不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小于25cm,片石体积不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30%。
拆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进行,同时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进行。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蜂窝缺陷,但确认施工过程中未出现漏浆及模板变形、跑模现象。
【问题】
1.判断挡土墙位于路基左侧还是右侧,并说明理由。写出图中构造A的名称。
2.提出该项目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工程处理措施。
3.指出片石混凝土浇筑与拆模中的错误并改正。
4.分析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有蜂窝缺陷的可能原因。
5.除测量工与实验工外,写出该挡土墙施工还需要配置的技术工种。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挡土墙位于路基左侧,因为立面图中从左到右里程是由大到小(或:当人站在挡土墙起点桩号K8+780向挡土墙终点桩号K8+810看时,挡墙位于人的左侧)。构造A为沉降缝与伸缩缝。
2.(1)超挖换填水稳性好、强度高的材料。
(2)掺加水泥、石灰等进行土壤改良。
(3)增大压实功率,提高压实度。
(4)设置片石混凝土等扩大基础。
3.“片石体积不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30%”错误,应为“片石体积不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20%”。
“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进行”错误,应为“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
4.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有蜂窝缺陷的可能原因有:
(1)振捣设备选择不合理。
(2)过振。
(3)漏振(欠振)。
(4)材料计量不准确。
(5)拌合不均匀(拌合时间不够)。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5.架子工、模板工、混凝土工、机修工、电工。
更多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路基工程施工,其中K8+780~K8+810为C20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墙高最高为12m,设计要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0.5MPa。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立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挡土墙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验基→地基承载力检测→测量放线→搭脚手架→立模加固→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摆放片石→拆除模板交验→养护。 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开挖基槽,分段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3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开挖正确且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清理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用蛙式电动夯将基底夯实,使压实度达到90%以上,检测基底承载力,发现部分基底承载力为0.45MPa。地下水对该基槽无影响。 模板采用钢模板分片拼装后,再按设计位置分段拼装,模板在安装前进行了打磨、并刷脱模剂。每段拼完后,四边挂线调整模板直顺度,符合质量要求后固定。 施工单位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混凝土到达现场后,通过溜槽灌注,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大于2m。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加填一层片石。片石在填放前用水冲洗干净,片石的强度不小于30MPa,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小于15cm。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注重控制片石投放质量,保证了净间距不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小于25cm,片石体积不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30%。 拆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进行,同时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进行。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蜂窝缺陷,但确认施工过程中未出现漏浆及模板变形、跑模现象。 【问题】 1.判断挡土墙位于路基左侧还是右侧,并说明理由。写出图中构造A的名称。 2.提出该项目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工程处理措施。 3.指出片石混凝土浇筑与拆模中的错误并改正。 4.分析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有蜂窝缺陷的可能原因。 5.除测量工与实验工外,写出该挡土墙施工还需要配置的技术工种。” 相关考题
考题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基坑开挖、验槽→混凝土垫层施工→支基础模板→钢筋绑扎→浇基础混凝土。

考题 下列关于重力式挡土墙说法正确的有( )。A.浸水地区和地震地区的路堤和路堑,不宜采用重力式挡土墙 B.重力式挡土墙墙身材料可采用石砌体、片石混凝土或混凝土 C.重力式挡土墙伸缩缝或沉降缝内两侧壁应竖直、平齐、无搭叠 D.为使重力式挡土墙不出现病害,宜将排水孔砌成倒坡 E.重力式挡土墙的泄水孔应在砌筑墙身时留置,必须排水畅通

考题 铁路桥梁墩台应该按照( )的施工顺序施工。A.墩台底面放线→基底处理→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B.基底处理→墩台底面放线→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C.墩台底面放线→基底处理→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D.基底处理→墩台底面放线→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考题 ( )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由立壁、墙趾板、墙踵板三部分组成。 A、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 B、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 C、衡重式挡土墙 D、重力式挡土墙

考题 桥面伸缩缝施工工艺流程为( )。A.进场验收→测量放线→切缝→预留槽施工→清槽→安装就位→焊接固定→浇筑混凝土→养护 B.进场验收→测量放线→切缝→预留槽施工→清槽→焊接固定→安装就位→浇筑混凝土→养护 C.进场验收→预留槽施工→测量放线→切缝→清槽→焊接固定→安装就位→浇筑混凝土→养护 D.进场验收→预留槽施工→测量放线→切缝→清槽→安装就位→焊接固定→浇筑混凝土→养护

考题 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是:测量放线→基坑开挖,验槽→混凝土垫层施工→砖基础砌筑。

考题 挡土墙工程中,挡土墙基础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 A.基础部分为浆砌片(块)石基础 B.工程量应依据图纸所示位置和断面尺寸,按图示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砌石体积或混凝土体积计算 C.浆砌片(块)石基础工程内容包括振捣,养护,回填 D.混凝土基础工程内容包括废方弃运,拌.运砂浆

考题 浅基础施工程序正确的是:( )A.定位放线→产验槽→开挖土方→浇垫层→立模、扎钢筋→浇混冱土、养护→回填 B.定位放线→浇垫层→开挖土方→验槽→浇混凝、养护→立模、扎钢筋→回填 C.定位放线→开挖土方→验槽→立模、扎钢筋→浇垫层→浇混凝土、养护→回填 D.定位放线→开挖土方→验槽→浇垫层→立模、扎钢筋→浇混凝土、养护→回填

考题 铁路路基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土墙作为支挡结构时,下列哪些选项符合《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的要求?(  )A、挡土墙墙身材料应用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 B、浸水挡土墙墙背填料为砂性土时,应计算墙背动水压力 C、挡土墙基底埋置深度一般不应小于1、0m D、墙背为折线形且可以简化为两直线段计算土压力时,下墙段的土压力可采用延长墙背法计算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路基工程施工,其中K8+780~K8+810为C20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墙高最高为12m,设计要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0.5MPa。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立面如下图所示。挡土墙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验基→地基承载力检测→测量放线→搭脚手架→立模加固→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摆放片石→拆除模板交验→养护。 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开挖基槽,分段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3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开挖正确且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清理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用蛙式电动夯将基底夯实,使压实度达到90%以上,检测基底承载力,发现部分基底承载力为0.45MPa。地下水对该基槽无影响。   模板采用钢模板分片拼装后,再按设计位置分段拼装,模板在安装前进行了打磨、并刷脱模剂。每段拼完后,四边挂线调整模板直顺度,符合质量要求后固定。施工单位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混凝土到达现场后,通过溜槽灌注,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大于2m。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加填一层片石。片石在填放前用水冲洗干净,片石的强度不小于30MPa,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小于15cm。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注重控制片石投放质量,保证了净间距不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小于25cm,片石体积不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30%。   拆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进行,同时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进行。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蜂窝缺陷,但确认施工过程中未出现漏浆及模板变形、跑模现象。   【问题】   1.判断挡土墙位于路基左侧还是右侧,并说明理由。写出图中构造A的名称。   2.提出该项目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工程处理措施。   3.片石混凝土浇筑与拆模中的错误并改正。   4.分析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有蜂窝缺陷的可能原因。

考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路基工程施工,其中K8+780~K8+810为C20片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墙高最高为12m,设计要求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0.5MPa。片石混凝土挡土墙立面如下图所示。挡土墙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验基→地基承载力检测→测量放线→搭脚手架→立模加固→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摆放片石→拆除模板交验→养护。 施工中,采用挖掘机开挖基槽,分段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3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开挖正确且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清理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用蛙式电动夯将基底夯实,使压实度达到90%以上,检测基底承载力,发现部分基底承载力为0.45MPa。地下水对该基槽无影响。 模板采用钢模板分片拼装后,再按设计位置分段拼装,模板在安装前进行了打磨、并刷脱模剂。每段拼完后,四边挂线调整模板直顺度,符合质量要求后固定。施工单位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混凝土到达现场后,通过溜槽灌注,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大于2m。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加填一层片石。片石在填放前用水冲洗干净,片石的强度不小于30MPa,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小于15cm。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注重控制片石投放质量,保证了净间距不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小于25cm,片石体积不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30%。 拆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进行,同时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模板的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的原则进行。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蜂窝缺陷,但确认施工过程中未出现漏浆及模板变形、跑模现象。 、判断挡土墙位于路基左侧还是右侧,并说明理由。写出图中构造A的名称。 、提出该项目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工程处理措施。 、指出片石混凝土浇筑与拆模中的错误并改正。 、分析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有蜂窝缺陷的可能原因。 、除测量工与实验工外,写出该挡土墙施工还需要配置的技术工种。

考题 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用()砌筑。A、混凝土 B、干砌片石 C、浆砌片石 D、毛石

考题 锚固法适用于()挡土墙。 A、浆砌片石B、干砌块石浆C、浆砌块石D、钢筋混凝土

考题 铁路桥梁墩台应该按照()施工顺序施工。 A、墩台底面放线→基底处理→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B、基底处理→墩台底面放线→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C、墩台底面放线→基底处理→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考题 墩台施工工艺流程依次为()。A、开挖工作面、凿除桩头及清理基顶、测量放样、浇筑垫层混凝土、绑扎桥台钢筋(钢筋加工)、支桥台模板(同时模板加工)、浇筑桥台混凝土、养护B、测量放样、开挖工作面、凿除桩头及清理基顶、浇筑垫层混凝土、绑扎桥台钢筋(钢筋加工)、支桥台模板(同时模板加工)、浇筑桥台混凝土、养护C、开挖工作面、测量放样、凿除桩头及清理基顶、浇筑垫层混凝土、绑扎桥台钢筋(钢筋加工)、支桥台模板(同时模板加工)、浇筑桥台混凝土、养护D、测量放样、开挖工作面、凿除桩头及清理基顶、浇筑垫层混凝土、支桥台模板(同时模板加工)、绑扎桥台钢筋(钢筋加工)、浇筑桥台混凝土、养护

考题 挡土墙冻胀后折断或前倾多发生在()。A、薄的重力式挡土墙B、小型水闸的无筋直立翼墙C、砖、石浆砌挡土墙D、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考题 浅基础施工程序正确的是()。A、定位放线一验槽一开挖土方一浇垫层一立模、扎钢筋一浇混凝土、养护一回填B、定位放线一浇垫层一开挖土方一验槽一浇混凝土、养护一立模、扎钢筋一回填C、定位放线一开挖土方一验槽一立模、扎钢筋一浇垫层一浇混凝土、养护一回填D、定位放线一开挖土方一验槽一浇垫层一立模、扎钢筋一浇混凝土、养护一回填

考题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_基坑开挖、验槽—混凝土垫层施—支基础模板—钢筋绑扎—基础混凝土。

考题 浅基础施工程序正确的是:()。A、定位放线→验槽→开挖土方→浇垫层→立模、扎钢筋→浇混凝土、养护→回填B、定位放线→浇垫层→开挖土方→验槽→浇混凝土、养护→立模、扎钢筋→回填C、定位放线→开挖土方→验槽→立模、扎钢筋→浇垫层→浇混凝土、养护→回填D、定位放线→开挖土方→验槽→浇垫层→立模、扎钢筋→浇混凝土、养护→回填

考题 桥面伸缩缝施工工艺流程为()。A、进场验收→测量放线→切缝→预留槽施工→清槽→安装就位→焊接固定→浇筑混凝土→养护B、进场验收→测量放线→切缝→预留槽施工→清槽→焊接固定→安装就位→浇筑混凝土→养护C、进场验收→预留槽施工→测量放线→切缝→清槽→焊接固定→安装就位→浇筑混凝土→养护D、进场验收→预留槽施工→测量放线→切缝→清槽→安装就位→焊接固定→浇筑混凝土→养护

考题 锚固法处理倾斜或下沉的挡土墙,适用于()挡土墙。      A、干砌片石B、浆砌片石C、圬工D、混凝土

考题 有关重力式挡土墙构造,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重力式挡土墙适用于高度小于8m,地层稳定,开挖土石方时不会危及相邻建筑物安全的地段。B、重力式挡土墙可在基底不宜设置逆坡。C、块石挡土墙的墙顶宽度不宜小于400mm;混凝土挡土墙的墙顶宽度不宜小于200mm

考题 单选题锚固法适用于()挡土墙。A 浆砌片石B 干砌块石浆C 浆砌块石D 钢筋混凝土

考题 多选题挡土墙冻胀后折断或前倾多发生在()。A薄的重力式挡土墙B小型水闸的无筋直立翼墙C砖、石浆砌挡土墙D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考题 单选题浅基础施工程序正确的是()。A 定位放线一验槽一开挖土方一浇垫层一立模、扎钢筋一浇混凝土、养护一回填B 定位放线一浇垫层一开挖土方一验槽一浇混凝土、养护一立模、扎钢筋一回填C 定位放线一开挖土方一验槽一立模、扎钢筋一浇垫层一浇混凝土、养护一回填D 定位放线一开挖土方一验槽一浇垫层一立模、扎钢筋一浇混凝土、养护一回填

考题 单选题铁路桥梁墩台应该按照()的施工顺序施工。A 墩台底面放线→基底处理→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B 基底处理→墩台底面放线→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C 墩台底面放线→基底处理→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D 基底处理→墩台底面放线→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考题 单选题锚固法处理倾斜或下沉的挡土墙,适用于()挡土墙。A 干砌片石B 浆砌片石C 圬工D 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