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从1978年的17.9%上升至51.27%,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6.9亿。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城镇 化率78%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按照城镇化率年增长1%的速度,我国的城镇化率真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仍有30年左右的发展期。城镇化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人口转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助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生产要素流动和集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段文字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我国城镇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B.城镇化是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C.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D.城镇化是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文段先说明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接着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后一句进一步说明,城镇化发展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有哪些重要作用。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城镇化发展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B项与此表述一致,当选。
更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从1978年的17.9%上升至51.27%,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6.9亿。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城镇 化率78%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按照城镇化率年增长1%的速度,我国的城镇化率真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仍有30年左右的发展期。城镇化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人口转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助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生产要素流动和集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段文字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我国城镇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B.城镇化是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C.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D.城镇化是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 ” 相关考题
考题 对于小城镇建设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B、新型城镇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助推器C、新型城镇化最根本的作用是促进城乡产业融合D、新型城镇化最根本的作用是实现城乡产业要素自由流动

考题 我省2014年推进城镇化的30项任务中第三项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主要是落实()指标。 A、户籍城镇化率B、常住人口城镇化率C、人口城镇化率D、人口总量

考题 我省城镇化工作会议袁纯清讲话中提到落实中央提出的“3个1亿人”的目标,抓住“两个指标”,瞄准“三个群体”,破除“三扇门”。其中两个指标是指() A、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B、人口城镇化率和土地城镇化率C、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D、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考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发展目标中指出,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左右A: 40% B: 50% C: 60% D: 70%

考题 根据所给资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2010年起,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 B. 韩国城镇化率增量最高是在上世纪80年代 C. 1970~2010年,德国的城镇化率每年均比上一年有所增长 D. 中等收入国家2010年的城镇化率高于上中等收入国家10年前的水平

考题 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约为。A. 47.5% B. 50.5% C. 52.5% D. 56.5%

考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从 1978年的17.9%上升至51.27%,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6.9亿。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城镇 化率78%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按照城镇化率年增长1%的速度,我国的城镇化率真要达 到发达国家水平,仍有30年左右的发展期。城镇化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 城乡人口转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助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生产要素流动和集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段文字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我国城镇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B.城镇化是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C.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D.城镇化是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

考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从1978年的17.9%上升至51.27%,城镇人口从1.72亿增加到6.9亿。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78%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按照城镇化率年增长1%的速度,我国的城镇化率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仍有30年左右的发展期。城镇化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人口转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助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生产要素流动和集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段文字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我国城镇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B.城镇化是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C.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D.城镇化是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

考题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1年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升到2011年的51.27%。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因此城镇化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这一论证?A.实际上,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城镇人口的增多和城镇率的提高 B.我国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逐步与城市接轨,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 C.相较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因此经济相对欠发达 D.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为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考题 一、题目 试述如何增强我国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 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 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 80%的平均水平。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未来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如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二)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三)如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考题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1年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以升到2011年的51.27%。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进期,因此城镇化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这一论证?A.我国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逐步与城市接轨,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 B.实际上,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城镇人口的增多和城镇率的提高 C.相较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因此经济相对欠发达 D.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为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考题 我国城镇化化的发展目标中,到2020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左右。 A.45% B.50% C.55% D.60%

考题 下列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城镇化率变化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一条稍微被拉平的“S”形曲线 B.城镇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以后,城镇化速度将趋缓 C.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D.城镇化水平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

考题 2013年户籍城镇化率达到36%,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户籍城镇化率将达到45%。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接近()。A、36%B、40%C、45%D、55%

考题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A、45%B、50%C、60%

考题 2013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7.3亿,城镇化率达53.7%,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考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材料二近十几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提升,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 材料三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如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严重考验,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相同职能类型的城镇重复建设,同时广大农村地区建设滞后。城镇化进程对资源消耗过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重。城镇化速度与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产业与居住配套不合理,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建设无序,既浪费珍贵的土地资源,又使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园区的生活配套功能缺少,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等。城镇化速度太快,新增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需要健全,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尚需改进等。这些矛盾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妨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有悖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主旨。因此,我国必须走一条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城镇化建设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12分)

考题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比较低。A、36.1%B、46.1%C、56.1%D、66.1%

考题 下列关于城镇化率说法正确的是()。A、城镇化率用市、镇人口占全国(户籍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B、城镇化率的提高不代表农民工可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C、城镇化率受工业化影响巨大.高城镇化率代表第一产业比重较高D、中国以50%的城镇化率为目标.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考题 城镇化建设需达到的目标之一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左右。()A、50%;35%B、60%;45%C、65%;40%D、70%;50%

考题 单选题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______左右。A 30%B 45%C 60%D 70%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城镇化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区域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对数相关关系B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是近现代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一个重要特点C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已经构成当今世界城镇化的主体D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速度低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速度

考题 单选题城镇化建设需达到的目标之一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左右。()A 50%;35%B 60%;45%C 65%;40%D 70%;50%

考题 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从1978年到2013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53.73%,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具备相当实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但同时也要看到,城镇化发展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阻碍着健康城镇化的发展。从世界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与工业化互融共进,构成现代化的两大引擎。这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中已得到证明。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国家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四大战略任务,是今后7年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纲,而且内容全面丰富,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强,意义深远。《规划》的落实,关键是改革。当前,要配合《规划》的推进,深化一些方面的改革,妥善处理关系城镇化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战略难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型城镇化的正确方向。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国家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规划》明确了四大战略任务,下列不属于四大战略任务的是( )。A 科学有序推进城镇化B 优化城镇化布局C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D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城镇化率说法正确的是()。A 城镇化率用市、镇人口占全国(户籍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B 城镇化率的提高不代表农民工可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C 城镇化率受工业化影响巨大.高城镇化率代表第一产业比重较高D 中国以50%的城镇化率为目标.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考题 单选题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A 45%B 50%C 60%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城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当前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较高B 当前城市发展模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C 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密集区域逐步形成D 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人口转移加快,城镇化率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