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关于保证金可用余额及计算,以下选项正确的有( )。

A.客户融资买入时所使用的保证金不得超过其保证金可用余额

B.客户融券卖出时所使用的保证金不得超过其保证金可用余额

C.当融资买人证券是指低于融资买入金额时,折算率按100%计算

D.保证金可用余额是指客户用于充抵保证金的现金加证券市值减去客户未了结融资融券交易已占用保证金的余额


参考答案

更多 “ 关于保证金可用余额及计算,以下选项正确的有( )。A.客户融资买入时所使用的保证金不得超过其保证金可用余额B.客户融券卖出时所使用的保证金不得超过其保证金可用余额C.当融资买人证券是指低于融资买入金额时,折算率按100%计算D.保证金可用余额是指客户用于充抵保证金的现金加证券市值减去客户未了结融资融券交易已占用保证金的余额 ”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关于保证金可用余额及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1分)A.客户融资买入时所使用的保证金不得超过其保证金可用余额B.客户融券卖出时所使用的保证金不得超过其保证金可用余额C.当融资买人证券市值低于融资买人金额时,折算率按100%计算D.当融券卖出证券市值高于融券卖出金额时,折算率按100%计算

考题 关于保证金可用余额及计算,以下选项正确的有().A.客户融资买入时所使用的保证金不得超过其保证金可用余额B.客户融券卖出时所使用的保证金不得超过其保证金可用余额C.当融资买人证券是指低于融资买入金额时,折算率按l00%,计算D.保证金可用余额是指客户用于充抵保证金的现金加证券市值减去客户未了结融资融券交易已占用保证金的余额

考题 客户融资买人证券时,融资保证金比例是指客户融资买入时交付的保证金与融资交易金额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 A.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资买人证券数量X买人价格)×100% B.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券卖出证券数量×卖出价格)×100% C.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资买人证券数量×证券市价)×100% D.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资买人证券数量×收盘价)×100%

考题 客户融资买入证券时,融资保证金比例是指客户融资买入时交付的保证金与融资交易金额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A.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资买人证券数量×买人价格)× 100%B.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资买人证券数量×收盘价)× 100%C.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券卖出证券数量×证券市价)×100%D.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券卖出证券数量×卖出价格)×100%

考题 关于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及计算,以下选项是正确的有:( )。A、 客户融资买入证券时,融资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50%B、 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资买入证券数量×买入价格)×100%C、 客户融券卖出时,融券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50%D、 融券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券卖出证券数量×卖出价格)×100%

考题 下列关于保证金可用余额及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客户融资买入时所使用的保证金不得超过其保证金可用余额B:客户融券卖出时所使用的保证金不得超过其保证金可用余额C:当融资买入证券市值低于融资买入金额时,折算率按100%计算D:当融券卖出证券市值高于融券卖出金额时,折算率按100%计算

考题 关于保证金可用余额及计算,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A:客户融资买入或融券卖出时所使用的保证金不得超过其保证金可用余额B:保证金可用余额是指客户用于充抵保证金的现金加证券市值减去客户未了结融资融券交易已占用保证金的余额C:当融资买入证券市值低于融资买入金额时,折算率按100%计算D:当融券卖出证券市值高于融券卖出金额时,折算率按100%计算

考题 保证金可用余额()。A:客户用于充抵保证金的现金、证券市值及融资融券交易产生的浮盈经折算后形成的保证金总额 B:客户用于充抵保证金的现金、证券市值及融资融券交易产生的浮盈经折算后形成的保证金总额减去客户未了结融资融券交易已占用保证金的余额 C:用于充抵保证金的现金、证券市值及融资融券交易产生的浮盈经折算后形成的保证金总额,减去客户未了结融资融券交易已占用保证金和相关利息、费用的余额 D:保证金可用余额是指客户用于充抵保证金的现金、证券市值及融资融券交易产生的浮盈,减去客户未了结融资融券交易已占用保证金和相关利息、费用的余额。

考题 证券公司向客户融资、融券,应当向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关于保证金比例及计算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客户融资买入证券时,融资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100% ②客户融券卖出证券时,融券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100% ③融资保证金比例=(保证金-利息及费用)/(融资买入证券数量×买入价格)×100% ④融券保证金比例=保证金/(融券卖出证券数量×卖出价格)×100%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