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男,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个月余"入院。患儿近1个月来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病骨髓浸润。判断患者分期和预后,还需检测的指标是A、ESR

B、胸部CT

C、腹部CT

D、盆腔CT

E、血清LDH

F、肿瘤标志物

若该患者其他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该患者的疾病分期为A、ⅠA期

B、ⅡA期

C、ⅢA期

D、ⅣA期

E、ⅣB期

F、ⅠB期

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可选择A、MOPP方案

B、ABVD方案

C、MOPP/ABVD方案交替

D、Stanford Ⅴ方案

E、HDC/AHSCT

F、分子靶向治疗

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的治疗是A、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B、换用Stanford Ⅴ方案

C、换用BEACOPP方案

D、HDC/AHSCT

E、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

F、全身电子线放疗

若采用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设野正确的是A、右半颈野

B、全颈野

C、斗篷野

D、右颈小野(仅包括残留淋巴结)

E、小斗篷野

F、大斗篷野

若采用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放疗剂量A、20~25Gy

B、26~30Gy

C、30~40Gy

D、40~45Gy

E、45~50Gy

F、50~55Gy

若患者经放化疗2年后,出现纵隔淋巴结复发,该采取的治疗是A、ABVD方案化疗

B、Stanford Ⅴ方案化疗

C、纵隔放疗

D、HDC/AHSCT

E、手术

F、最佳支持治疗


参考答案

更多 “ 患者男,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个月余"入院。患儿近1个月来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病骨髓浸润。判断患者分期和预后,还需检测的指标是A、ESRB、胸部CTC、腹部CTD、盆腔CTE、血清LDHF、肿瘤标志物若该患者其他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该患者的疾病分期为A、ⅠA期B、ⅡA期C、ⅢA期D、ⅣA期E、ⅣB期F、ⅠB期该患者的治疗方案可选择A、MOPP方案B、ABVD方案C、MOPP/ABVD方案交替D、Stanford Ⅴ方案E、HDC/AHSCTF、分子靶向治疗患者采用ABVD方案化疗6周期后,复查骨髓细胞学示未见淋巴瘤浸润,但颈部CT示右颈淋巴结有残留,较前明显缩小,选择的治疗是A、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B、换用Stanford Ⅴ方案C、换用BEACOPP方案D、HDC/AHSCTE、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F、全身电子线放疗若采用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设野正确的是A、右半颈野B、全颈野C、斗篷野D、右颈小野(仅包括残留淋巴结)E、小斗篷野F、大斗篷野若采用IFRT(受累野放射治疗),放疗剂量A、20~25GyB、26~30GyC、30~40GyD、40~45GyE、45~50GyF、50~55Gy若患者经放化疗2年后,出现纵隔淋巴结复发,该采取的治疗是A、ABVD方案化疗B、Stanford Ⅴ方案化疗C、纵隔放疗D、HDC/AHSCTE、手术F、最佳支持治疗 ”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女性,40岁。发现颈部无痛性包块1个月,进行性增大、质硬、固定,最可能的诊断是A、颈部转移癌B、炎性包块C、甲状舌管囊肿D、鳃裂囊肿E、以上都不是

考题 某患儿生后10天发现右颈部包块,较硬,头向右偏,下颌转向左侧,6个月后颈部包块消失,面部不对称,在医院诊为先天性肌性斜颈,何时手术最佳A、6个月B、1岁C、3岁D、6岁E、8岁

考题 某患儿生后10天发现右颈部包块,较硬,头向右偏,下颌转向左侧,6个月后颈部包块消失,面部不对称,在医院诊为先天性肌性斜颈,何时手术最佳( )A.3岁B.1岁C.6个月D.6岁E.8岁

考题 患儿女,生后14天发现右颈部包块,较硬,头向右偏,下颌转向左侧。6个月后颈部包块消失,面部不对称。若采取手术治疗,时间宜选择在A、3岁B、1岁C、7个月D、6岁E、8岁

考题 患者,男,43岁,10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颈侧部包块,无不适,近2周出现声音嘶哑,无鼻阻、耳闷、涕中带血等表现。检查见颈动脉三角区有直径5cm包块,左右活动好,上下活动欠佳,边界清楚,无粘连,质韧。于包块表面触到搏动,推开血管,于其下面仍可触到包块。依上述描述,最可能的诊断是A、颈部转移性恶性肿瘤B、颈部血管瘤C、颈部神经鞘膜瘤D、颈部慢性淋巴结炎E、颈部纤维瘤

考题 某患儿生后一周发现右颈部包块,较硬,头向右偏,下颌转向左侧,8个月后颈部包块消失,面部不对称,在医院诊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最佳在何时手术 ( ) A、6个月B、1岁C、3岁D、6岁E、8岁

考题 患者,女,40岁,发现颈部无痛性包块1个月,进行性增大、质硬、固定,最可能的诊断是 A、颈部转移癌B、炎性包块C、甲状舌管囊肿D、鳃裂囊肿E、以上都不是

考题 甲状腺肿瘤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46岁。发现右颈部包块1个月。1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颈部有一无痛性包块,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声嘶及饮水呛咳。查体:右颈前直径3cm类圆形包块,光滑,界清,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超声检查示右甲状腺直径3cm包块伴囊性变。

考题 52岁女性患者,左颈部无痛性包块渐进性增大,MRI检查如图,应考虑为 ( ) A.左侧颈部神经纤维瘤 B.左侧颈部动脉瘤 C.左侧颈部转移癌 D.左侧颈部脂肪瘤 E.左侧颈部神经鞘瘤

考题 患者,男,43岁,10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颈部包块,无不适感,近2周出现声音嘶哑,无鼻阻、耳闷、涕中带血等表现。检查见颈动脉三角区有直径5 cm包块,左右活动好,上下活动欠佳,边界清楚,无粘连,质韧。于包块表面触到搏动,推开血管,于其下面仍可触到包块。依上述描述,最可能的诊断是:( )A.颈部转移性恶性肿瘤 B.颈部血管瘤 C.颈部神经鞘膜瘤 D.颈部慢性淋巴结炎 E.颈部纤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