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男性,60岁,发现腹部包块1月入院。入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肋下7cm,质韧。血红蛋白70g/L,血白细胞13.0×109/L,血小板45×109/L,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红-幼粒细胞,红细胞呈泪滴状,骨髓穿刺二次均未抽出骨髓液。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急性白血病
  • B、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 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参考答案

更多 “患者男性,60岁,发现腹部包块1月入院。入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肋下7cm,质韧。血红蛋白70g/L,血白细胞13.0×109/L,血小板45×109/L,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红-幼粒细胞,红细胞呈泪滴状,骨髓穿刺二次均未抽出骨髓液。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白血病B、肝硬化、脾功能亢进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男性,60岁,发现腹部包块1月入院。入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肋下7cm,质韧。血红蛋白70g/L,血白细胞13.0乘以十的九次方/L,血小板45乘以十的九次 方/L,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红-幼粒细胞,红细胞呈泪滴状,骨髓穿刺二次均未抽出骨髓液。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白血病B、肝硬化、脾功能亢进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该患者最后可能演变为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脾病C、高血压脑病D、应激性红细胞增多症E、急性白血病

考题 女性患者,69岁,持续上腹部隐痛半年,多次便隐血阳性。查体:消瘦,轻度贫血貌,上腹部轻压痛,未触及包块。患者应行哪项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A.上腹部CT检查B.胃镜检查伴活检C.胃泌素测定D.胃酸检测E.肠镜检查

考题 患者,女,69岁,持续上腹部隐痛半年,多次粪隐血阳性。查体:消瘦,轻度贫血貌,上腹部轻压痛,未触及包块。为明确诊断,患者应行的检查为A.上腹部CT检查B.胃镜检查伴活检C.胃泌素测定D.胃酸检测E.肠镜检查

考题 男性患者,60岁,反复下腹痛、腹泻4个月,大便糊状、无黏液及脓血。体重下降约3kg。查体:轻度贫血貌,腹部平软,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肝脾无肿大。为明确诊断应行哪项检查( )A.腹部B超 B.全消化道钡餐 C.腹部CT D.结肠镜 E.钡灌肠

考题 患者女,50岁。间断餐后上腹饱胀不适、隐痛3年。近半年来症状明显。食欲正常,体重无下降,大便正常。查体: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未及包块。进一步的检查包括()A内镜检查B肝、肾功能检查C腹部B型超声检查D粪隐血检查E以上所有项目

考题 患者男性,60岁,发现腹部包块1月入院。入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肋下7cm,质韧。血红蛋白70g/L,血白细胞13.0×109/L,血小板45×109/L,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红-幼粒细胞,红细胞呈泪滴状,骨髓穿刺二次均未抽出骨髓液。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A、急性白血病B、肝硬化、脾功能亢进C、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考题 患者女,50岁。间断餐后上腹饱胀不适、隐痛3年。近半年来症状明显。食欲正常,体重无下降,大便正常。查体: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未及包块。首先考虑的促动力药物是()A、甲氧氯普胺B、多潘立酮C、西沙必利D、莫沙必利E、替加色罗

考题 患者,因发热半个月入院。查体:贫血貌,肝脾肋下可触及,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原始细胞占88%,POX(-),非特异性酯酶(-)。该患者诊断考虑为()A、淋巴瘤B、急淋白血病C、慢淋白血病D、急粒白血病E、慢粒白血病

考题 男性,29岁。因右眶区包块29年入院,患者自出生时,其家人即发现其右眶区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包块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增长,入院查体见包块面积约10cm×10cm,明显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多处暗红色斑块,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的皮肤,可扪及持续的震颤及血管搏动。该患者诊断首先考虑为()。A、草莓状血管瘤B、海绵状血管瘤C、蔓状血管瘤D、葡萄酒色斑E、脂肪瘤

考题 男性,29岁。因右眶区包块29年入院,患者自出生时,其家人即发现其右眶区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包块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增长,入院查体见包块面积约10cm×10cm,明显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多处暗红色斑块,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的皮肤,可扪及持续的震颤及血管搏动。为指导治疗,首选的检查是()。A、颅脑CTB、DSAC、核素扫描D、X线E、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考题 男性,29岁。因右眶区包块29年入院,患者自出生时,其家人即发现其右眶区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包块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增长,入院查体见包块面积约10cm×10cm,明显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多处暗红色斑块,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的皮肤,可扪及持续的震颤及血管搏动。该患者最理想的治疗方案是()。A、激光B、硬化剂注射C、栓塞血管D、合理的手术治疗E、铜针留置法

考题 男性,29岁。右眶区包块29年入院。患者自出生时,家人即发现其右眶区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包块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逐渐增长。查体:包块面积约10cm×10cm,明显突出皮肤表面,表面有多处暗红色斑块,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的皮肤,可扪及持续的震颤及血管搏动。该患者最理想的治疗方案是()A、激光B、硬化剂注射C、栓塞血管D、合理的手术治疗E、铜针留置法

考题 患者男性,60岁,发现腹部包块1月入院。入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肋下7cm,质韧。血红蛋白70g/L,血白细胞13.0×109/L,血小板45×109/L,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红-幼粒细胞,红细胞呈泪滴状,骨髓穿刺二次均未抽出骨髓液。 该患者最后可能演变为()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脾病C、高血压脑病D、应激性红细胞增多症E、急性白血病

考题 病例:患者女,26岁,"腹痛、腹泻1年"为主诉入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5年,查体:贫血貌,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

考题 问答题患者:男性,66岁,以“腹部及腰部隐痛一天”就诊。查体可在脐周围触及一包块并伴有膨胀性搏动,搏动频率与心率一致。起病来无发热,食欲不振,二便正常。试述入院后行何种检查及治疗?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60岁,发现腹部包块1月入院。入院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脾肋下7cm,质韧。血红蛋白70g/L,血白细胞13.0×109/L,血小板45×109/L,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红-幼粒细胞,红细胞呈泪滴状,骨髓穿刺二次均未抽出骨髓液。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A 急性白血病B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C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50岁。间断餐后上腹饱胀不适、隐痛3年。近半年来症状明显。食欲正常,体重无下降,大便正常。查体: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未及包块。进一步的检查包括()。A 内镜检查B 肝、肾功能检查C 腹部B型超声检查D 粪隐血检查E 以上所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