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湿球包纱布时,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

  • A、1/4
  • B、1/3
  • C、1/2
  • D、1/5

参考答案

更多 “湿球包纱布时,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A、1/4B、1/3C、1/2D、1/5” 相关考题
考题 当气温低于0℃而高于-10℃时,纱布结冰,应在观测前适时对湿球()。

考题 湿球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周围的(),湿球球部距杯沿约()厘米。湿球纱布进行()后,应在球部下()毫米处剪断。

考题 湿球溶冰时,应将纱布在球下部3-5mm处剪断。

考题 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杯口距湿球球部约()cm,杯中盛蒸馏水(只允许用医用蒸馏水),供湿润湿球纱布用。A、5B、4C、3D、2

考题 干湿球温度计,湿球上包的纱布应薄面细密,包裹应不超过()圈。A、1B、4/3C、3/2D、2

考题 干湿球温度计,湿球上包的纱布应薄而细密,凶裹应不超过()圈。A、1B、4/3C、3/2D、2

考题 在小百叶箱的底板中心,安装一个温度表支架,干、湿球温度表垂直悬挂在支架两侧的环内,球部向下,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部中心距地面3cm高。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杯口距湿球球部约1.5m,杯中盛蒸馏水()供湿润湿球纱布用。A、只允许用医用蒸溜水B、干球在东,湿球在西

考题 用干湿球温度表测量空气湿度时,()会引起所测湿度值偏大。A、湿球纱布多层覆盖B、湿球纱布与干球球部不能紧贴C、使用纯净水D、使用医用蒸馏水E、纱布沾染油污F、纱线扎得过紧G、留有过多纱线

考题 在小百叶箱的底板中心,安装一个温度表支架,干、湿球温度表垂直悬挂在支架两侧的环内,球部向下,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部中心距地面3cm高。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杯口距湿球球部约(),杯中盛蒸馏水(只允许用医用蒸溜水)供湿润湿球纱布用。A、1.5mB、2mC、3cm

考题 湿球包扎纱布时,纱布必须全部覆盖并紧贴温度表的感应部分,否则将使湿度测量值偏()。A、高B、低

考题 湿球包扎纱布时,需将长约()的新纱布在蒸馏水中浸湿,使上端服贴无绉折地包卷在感应部分上,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

考题 球纱布必须经常保持清洁、柔软和湿润,一般应()换一次。遇有()等天气,湿球纱布上明显沾有灰尘时,应立即更换。

考题 冬季观测时遇湿球温度>0.0℃(订正后),而用铅笔试湿球纱布时发现纱布结冰,干、湿球温度与湿度记录应如何处理?

考题 通风干湿表湿球纱布应保持清洁,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且应服贴无褶皱地包卷在球部。A、三分之一B、五分之一C、二分之一D、四分之一

考题 遇有沙尘等天气,湿球纱布上明显沾有灰尘时,应立即更换。()

考题 湿球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周围的(),湿球球部距杯沿约3厘米。湿球纱布进行溶冰后,应在球部下2-3毫米处剪断。A、1/4B、1/2C、1/3

考题 判断题湿球溶冰时,应将纱布在球下部3-5mm处剪断。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球纱布必须经常保持清洁、柔软和湿润,一般应()换一次。遇有()等天气,湿球纱布上明显沾有灰尘时,应立即更换。

考题 问答题冬季观测时遇湿球温度>0.0℃(订正后),而用铅笔试湿球纱布时发现纱布结冰,干、湿球温度与湿度记录应如何处理?

考题 单选题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杯口距湿球球部约()cm,杯中盛蒸馏水(只允许用医用蒸馏水),供湿润湿球纱布用。A 5B 4C 3D 2

考题 单选题包扎湿球温度表球部的纱布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杯口距湿球球部约3cm,杯中盛(),供湿润纱布用。A 饮用水B 溶冰水C 海水D 蒸馏水

考题 填空题湿球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周围的(),湿球球部距杯沿约()厘米。湿球纱布进行()后,应在球部下()毫米处剪断。

考题 单选题湿球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周围的(),湿球球部距杯沿约3厘米。湿球纱布进行溶冰后,应在球部下2-3毫米处剪断。A 1/4B 1/2C 1/3

考题 单选题通风干湿表湿球纱布应保持清洁,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且应服贴无褶皱地包卷在球部。A 三分之一B 五分之一C 二分之一D 四分之一

考题 单选题湿球包纱布时,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A 1/4B 1/3C 1/2D 1/5

考题 单选题干湿球温度计,湿球上包的纱布应薄而细密,凶裹应不超过()圈。A 1B 4/3C 3/2D 2

考题 单选题干湿球温度计,湿球上包的纱布应薄面细密,包裹应不超过()圈。A 1B 4/3C 3/2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