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水平仪的零位误差检定,需要在零级平板上调转180°前后两方位上进行,其目的是为了()。
A

减少检定误差

B

消除平板倾斜的影响

C

防止产生粗大误差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水平仪的零位误差检定,需要在零级平板上调转180°前后两方位上进行,其目的是为了()。A 减少检定误差B 消除平板倾斜的影响C 防止产生粗大误差” 相关考题
考题 框式或条式水平仪,其任一分度值的实际分度值与标称分度值的差值,应不超过标称分度值的()。水平仪检定器的分度值,其误差不超过标称分度值的()。

考题 合像水平仪的示值误差可以在水平仪检定器上检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用一2m长平尺上放水平仪(精度为0.02/1000)测一平板,得气泡偏向一边3格,求2m长内水平误差是多少?

考题 ()是属于系统误差。A、水平仪的零位误差B、测量力大小引起的误差C、读数时不细心引起的误差D、温度引起的误差

考题 高度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用()量块在()平板上检定。对于测量范≤300mm的均匀分布()上检定;对测量范围>300mm的应均匀分布()上检定。

考题 电接点压力表示值检定合格后,应进行信号误差的检定,其方法是将上限的信号接触指针定于()、()两个检定点,下限的信号接触指针定于()、两个检定点上,缓慢的升压或降压直至发出信号为止。

考题 生产上经常在晴天中午前后开动增氧机,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空气中氧气的溶解吗?为什么?

考题 光学合像水平仪调零位前将零级平板先调整到()的状态,将光学合像水平仪放在平板上,此时可以调整零位。A、相对水平B、绝对水平C、大致水平D、较长水平

考题 水平仪放在平板上的示值为+2,调转1800示值为+5,其零位误差为()。A、7B、3.5C、-1.5D、5

考题 桥板沿导轨移动,分段检查,读出水平仪上每段误差值,水平仪读数的最大代数差值,即为导轨的平行度误差。

考题 在测量时,对水平仪上的水准器气泡的移动位置进行读数,将水平仪在起端测量位置总是读作零位,不管气泡位置是在中间或偏在一边,这种读数法是绝对读数法。

考题 用水平梁和水平仪测量水平时,第一次读数后,一起调转180度,再次读数,用二次读数的平均值可消除()A、水平仪的误差B、水平梁的误差C、水平仪和水平梁的误差

考题 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离相等,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圆水准轴不平行于竖轴的误差影响。

考题 在两位置转换开关的控制支路中设置TKO联锁的目的是保证两位置转换开关必须在调压开关处于()进行转换。A、零位前B、零位时C、级位上

考题 水平仪的零位误差检定,需要在零级平板上调转180°前后两方位上进行,其目的是为了()。A、减少检定误差B、消除平板倾斜的影响C、防止产生粗大误差

考题 杠杆式百分表示值变动性的检定,是在测杆受力相隔180度两个方位上进行,每一方位上的检定,应使表的示值()A、大致处于工作行程的中点B、分别在工作行程的始终二点C、处于工作行程的始中终三点

考题 高度游标卡尺示值误差用6等或3级量块在1级检验平板上检定。

考题 检定深度卡尺示值误差时,必须使用两组同一尺寸的量块在平板上进行检定。其量块应为()。A、6等或3级B、6等或4级C、5等或4级

考题 压力表的检定一般分增压检定(正行程)和降压检定(反行程),并且在每一检定点上要进行轻敲,前后示值检定。

考题 水平仪使用后必须对水平仪的零位进行校对或调整。

考题 用水平仪测量检验平板平面度误差,在各档测量中,水平仪可调换方向。

考题 单选题检定深度卡尺示值误差时,必须使用两组同一尺寸的量块在平板上进行检定。其量块应为()。A 6等或3级B 6等或4级C 5等或4级

考题 填空题高度游标卡尺的示值误差用()量块在()平板上检定。对于测量范≤300mm的均匀分布()上检定;对测量范围>300mm的应均匀分布()上检定。

考题 问答题生产上经常在晴天中午前后开动增氧机,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空气中氧气的溶解吗?为什么?

考题 单选题用水平梁和水平仪测量水平时,第一次读数后,一起调转180度,再次读数,用二次读数的平均值可消除()A 水平仪的误差B 水平梁的误差C 水平仪和水平梁的误差

考题 单选题水平仪的零位误差检定,需要在零级平板上调转180°前后两方位上进行,其目的是为了()。A 减少检定误差B 消除平板倾斜的影响C 防止产生粗大误差

考题 判断题高度游标卡尺示值误差用6等或3级量块在1级检验平板上检定。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一等三角锁在起始边的两端点上还精密测定了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在锁段中央处测定了天文经纬度。测定天文方位角之目的是为了控制锁段中()的传递误差,测定天文经纬度之目的是为计算()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