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诀定植株的高度,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它们之间杂交得到F1,再自交得到F2,在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诀定植株的高度,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它们之间杂交得到F1,再自交得到F2,在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 AABbB AabbC aaBBD AaBb” 相关考题
考题 自由组合定律是揭示()的遗传规律。A. 1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 1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C.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考题 下列基因的传递,不能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解释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D.一对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考题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为小花瓣,aa的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子代共有4种表现型 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约为1/3 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4

考题 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cm的mmnnuuvv和离地99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产生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

考题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C、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考题 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即在于形成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考题 等位基因的两个字母不同如Aa()A、限性遗传B、隐性遗传C、纯合子D、杂合子E、同源染色体

考题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II)和非同源区(I、III),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II.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II)上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考题 如果某自花传粉二倍体植物的茎高受三对基因A、B、C共同控制,这三个高茎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都有一个等位基因。当植株中不含有高茎基因时茎高为4cm(基础茎高),每增加一个高茎基因在基础茎高上使茎高增加2cm。请回答:将最高的植株与最矮的植株杂交,F1植株测交后代可能出现()种高度的后代,如果F1自交,F2中()cm高度的植株最少。

考题 等位基因是位于()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的基因B、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位置相同的基因D、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考题 某种豚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杂交,子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代黑鼠与亲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等于3:1,合理的解释是()A、子二代完全符合分离定律的性状分离比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出现交叉互换C、后代个体数量少,统计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D、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有双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为黑

考题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一定与性别相关联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相同性状C、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

考题 有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基因组合为()A、仅有AaBbB、有AaBb和AB、abC、有AaBb和AB、Ab、aB和abD、有AB、Ab、aB和ab

考题 有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经有丝分裂后形成的基因组合为()A、仅有AaBbB、有AaBb和AB、abC、有AaBb和AB、Ab、aB和abD、有AB、Ab、aB和ab

考题 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

考题 如果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去雄后授以aabb植株的花粉,其胚乳可能的基因型是()A、AAaBBb、AAabbb、AAaBbbB、AABB、AABbC、AAaBBb、AAabbbD、AaaBbb、Aaabbb

考题 某自花受粉植物的株高受第1号染色体上的A-a、第7号染色体上的B-b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cm的基础上再增加2cm。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本高度8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B、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株高为14cm的植株基因型有6种D、某株高为10cm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考题 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A、3/64B、5/64C、12/64D、15/64

考题 现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杂交,后代的雌雄家兔都表现为黑色直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兔性状的遗传只受遗传物质控制,与环境条件无关B、假设后代的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直毛对卷毛为显性C、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以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D、这两对相对性状,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考题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当显性基因A存在时,鸡的羽毛可表现为芦花斑纹或非芦花斑纹,而基因型aa的鸡总是白色羽毛。羽毛的芦花斑纹(B)对非芦花斑纹(b)为显性,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无此基因。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纯种的芦花公鸡和纯种的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子二代中芦花鸡:非芦花鸡=(),其中非芦花鸡的性别是(),说明该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

考题 什么叫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一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吗?

考题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因,指的是() ①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考题 某种豚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杂交,子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代黑鼠与亲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等于3∶1,其合理的解释是()A、子二代完全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性状分离比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出现交叉互换C、后代个体数目少,统计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D、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有双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黑色

考题 配伍题成对的染色体形态相似( )|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存在,就能显示遗传性状( )|确有成对存在时,才能显示其性状( )|等位基因的两个字母相同如AA、aa( )|等位基因的两个字母不同如Aa( )A显性遗传B隐性遗传C纯合子D杂合子E同源染色体

考题 单选题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A 3/64B 5/64C 12/64D 15/64

考题 单选题有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基因组合为()A 仅有AaBbB 有AaBb和AB、abC 有AaBb和AB、Ab、aB和abD 有AB、Ab、aB和ab

考题 单选题等位基因的两个字母不同如Aa()A 限性遗传B 隐性遗传C 纯合子D 杂合子E 同源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