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分装试管时,用于制作斜面的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管高的1/3,用于制作平板的培养基需分装于三角瓶中,一般分装量以三角瓶容积的1/2-1/3为宜。


参考答案

更多 “分装试管时,用于制作斜面的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管高的1/3,用于制作平板的培养基需分装于三角瓶中,一般分装量以三角瓶容积的1/2-1/3为宜。”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斜面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时,先分装后灭菌B.灭菌后趁热斜置,使之成斜面C.接种细菌后,试管必须倾斜置于培养箱内培养D.常用于单个细菌的纯培养E.不能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

考题 有关半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 )A、琼脂含量介于固体与液体培养基之间B、使用前也需进行质量检验C、倾斜试管培养基处于半流动状态D、可用于短期保存菌种E、可用于细菌动力观察

考题 滴丸的制备工艺流程一般为A、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洗丸→冷却→干燥→选丸→质检→分装B、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洗丸→选丸→冷却→干燥→质检→分装C、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选丸→干燥→质检→分装D、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干燥→洗丸→选丸→质检→分装E、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考题 用于HA-HI实验的抗原应于-20℃保存,测定好红细胞凝集价的抗原分装到无菌的200μL离心管中,管上标注分装日期和效价,分次使用,避免反复冻融。()

考题 半固体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为()A、调配成分→溶解→调pH→灭菌→分装→质量检验B、调配成分→溶解→调pH→分装→灭菌→质量检验C、调配成分→调pH→溶解→分装→灭菌→质量检验D、调配成分→调pH→溶解→灭菌→质量检验→分装E、调配成分→溶解→调pH→灭菌→质量检验→分装

考题 滴丸的制备工艺流程为()A、药物+基质→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B、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C、药物→混悬→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D、药物→混悬或熔融→滴制→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E、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考题 如将物料分装后用于原料药生产的,应当使用适当的分装容器。分装容器应当有标识并标明哪些内容?()A、物料的名称或代码B、接收批号或流水号C、分装容器中物料的重量或数量D、必要时,标明复验或重新评估日期

考题 制作斜面母种培养基时,培养基分装量应为试管长度的()。

考题 培养基的分装,应按使用的目的和要求,分装于试管、烧瓶等适当容器内。分装量不得超过容器装盛量的()A、1/2B、2/5C、2/3D、3/5

考题 菌落总数测定所用的培养基分装试管或锥形瓶,121°高压灭菌()。A、5minB、10minC、15minD、12min

考题 在培养基分装时,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应分别为试管高度的()A、1/4,1/5B、1/5,1/4C、1/4,1/3D、1/5,1/3

考题 对中药饮片的分装进行规范操作的是()A、企业按需量分装B、可在露天分装C、应有固定的分装室D、应在库房分装

考题 关于斜面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时,先分装后灭菌B、灭菌后趁热斜置,使之成斜面C、接种细菌后,试管必须倾斜置于培养箱内培养D、常用于单个细菌的纯培养E、不能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

考题 多选题如将物料分装后用于原料药生产的,应当使用适当的分装容器。分装容器应当有标识并标明哪些内容?()A物料的名称或代码B接收批号或流水号C分装容器中物料的重量或数量D必要时,标明复验或重新评估日期

考题 判断题分装试管时,用于制作斜面的固体培养基分装量为管高的1/3,用于制作平板的培养基需分装于三角瓶中,一般分装量以三角瓶容积的1/2-1/3为宜。A 对B 错

考题 填空题乳糖发酵培基分装入试管后,放入一个小倒管,高压灭菌()℃15分钟。

考题 单选题对中药饮片的分装进行规范操作的是()A 企业按需量分装B 可在露天分装C 应有固定的分装室D 应在库房分装

考题 单选题有关半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A 琼脂含量介于固体与液体培养基之间B 使用前也需进行质量检验C 倾斜试管培养基处于半流动状态D 可用于短期保存菌种E 可用于细菌动力观察

考题 单选题滴丸的制备工艺流程为()A 药物+基质→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B 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一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C 药物→混悬→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D 药物→混悬或熔融→滴制→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E 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