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

  • A、地球与太阳
  • B、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
  • C、本星系团与银河系
  • D、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参考答案

更多 “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A、地球与太阳B、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C、本星系团与银河系D、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相关考题
考题 结冰期河流测流次数的分布,应以控制()的变化过程或冰期改正系数过 程为原则。

考题 昼夜节律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

考题 对“冰期”的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冰期的出现与消失是一个无限交替的过程B.冰期的出现和消失与地球运行轨道有对应关系C.冰期的出现与否与大气中的CO2没有关系D.以上都不符合文意

考题 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中,出现过几次地球转速放缓时期,这种时期每次会持续5年左右,更为关键的是,地球转速放缓的同时伴随着强震增多。研究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地球转速放缓导致强震多发。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在地球转速放缓时期,每年约发生25-30次强震,在其他时期,约为15次 B.在地球转速放缓时期,发生火山喷发的次数与其他时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C.地球转速放缓,会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导致全球强震多发 D.地核的轻微变化,导致地球的转速放缓,也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强震多发

考题 大洋钻探:揭示地球环境的历史档案 为了解自己生存环境的变化,人类对地球的视野不但要在空间上拓宽,也需要在时间上扩展。地球的环境演变,在不同场合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档案”,惟独在深海沉积中留下的最为连续、最为全面。对深海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68年的深海钻探计划。“深海钻探”、“大洋钻探”和“综合大洋钻探”深海研究的三部曲,是国际地球科学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也是成绩最为突出的合作研究计划。前面说到的“板块”理论,正是DSDP在大西洋洋底的钻探取样和测年分析,发现从大洋中脊向两侧的玄武岩基底年龄越来越老,为洋底扩张的假说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30年前在南大洋的钻探,发现澳洲和南美洲是在二三千万年前才完全离开南极大陆的,于是南大洋形成环南极洋流,造成南极的“热隔离”,结果导致南极冰盖的出现。深海钻探的这项发现,被誉为古海洋学新学科建立的标志。总之,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35年来在全球各大洋钻井近3000口,证实了板块构造学说,创立了古海洋学,把地质学从陆地扩展到全球,导致地球科学一场真正的革命,改变了固体地球科学几乎每一个分支的发展轨迹。  ①确实,一些地球环境的历史变化,没有深海海底的钻探取样,是可能发现不了的。②到533万年前海面上升,与大西洋的通道恢复时,“地中海盐度危机”便告结束,大西洋水又呈瀑布状泻入地中海。③现在查明,由于地中海四面被陆地包围,只以水深300米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地中海连通,一旦构造运动将通道锁闭,地中海便变为一个巨型蒸发盐湖。④20世纪70年代初地中海的深海钻探,发现了二三千米厚的岩盐、石膏层。⑤这类蒸发岩应当是干旱地区的产物,地中海现在水深可达5000米,面积相当于黄海、渤海、东海总和的两倍,居然出现沙漠环境下的岩层,成为轰动一时的科学新闻。⑥距今596万年前开始,相当于全大洋6%的盐分在这里沉淀形成巨厚的蒸发岩层。  我们常说的沧海桑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现在看来这一类超出常识范围的灾变事件,地质历史上也【 】。现在水深超过2000米的黑海,也只有20多米水深的海峡与地中海相通。近200万年来黑海基本上是个大湖,大约一万年前湖面低于地中海近百米,但随着冰盖消融、洋面上升,到7000多年前地中海海面上升,突破博斯普罗斯海峡涌入黑海,突然造成灾难性洪水事件,最近科学家考证,认为这就是圣经里“诺亚方舟”故事的原型。  上述灾变属于区域性事件,深海钻探还发现了规模更大的全球性巨变。6亿年前,地球的两极大部分时间并没有冰层覆盖,像现在这样南北两极都有冰盖是绝无仅有的特殊时期。和现在反差最大的,是一亿年前恐龙盛行时的地球。当时,高纬度区的温度比现在高出15°C,大气CO2浓度至少比现在高3倍,出现了几百万年大洋底部缺氧的现象,在洋底发现有机质大量堆积,在中东是石油的形成期。  距今最近的环境巨变,是两万年前的冰期,当时整个加拿大,美国和西欧的北部,全都压在几千米的冰盖之下。为什么会出现冰期?这种冰期还会不会再来?什么时候再来?一直是学术界必须回答的问题。现在已经明白:100年前阿尔卑斯山发现的几次大冰期、50年前太平洋沉积中碳酸盐含量的旋回,其实都是地球运行轨道几何形态变化。气候轨道驱动的发现和证实,是20世纪地球科学最辉煌的成就之一;轨道周期在世界各大洋地层中的对应性,为地质时期的纪年提供了天文学的标尺。但后来又发现,极地冰芯气泡反映的大气CO2浓度,和深海沉积中氧同位素反映的冰盖消长,都和地球轨道呈现同样的周期现象。轨道周期如何能造成CO2的变化?在冰期旋回中,究竟是高纬度冰盖的物理变化,还是低纬区碳循环的化学变化起着主导作用?这正是大洋钻探当前面临的课题。  1999年春,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和主持的南海大洋钻探,钻井17口、取芯5000米,实现了中国海深海科学钻探零的突破,首次取得了2300万年气候旋回的深海连续记录,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发现了40~50万年大洋碳储库的长周期变化,为探索热带碳循环在气候轨道周期中的作用提出了新认识。对“冰期”的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冰期的出现与消失是一个无限交替的过程 B. 冰期的出现和消失与地球运行轨道有对应关系 C. 冰期的出现与否与大气中的CO2没有关系 D. 以上都不符合文意

考题 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均存在这种变化B、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某些时间尺度上存在这种变化C、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来自于地球系统之外D、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产生于地球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之中

考题 第四纪冰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

考题 地球的年龄是()A、4600万年B、460万年C、46亿年D、4.6亿年

考题 晚冰期指的是()之间气候波动较大的一个时期。A、12-1万年前B、8.5-8万年前C、1.8-1.5万年前D、1.5-1万年前

考题 地质年代气候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考题 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撞地球,()久发生一次。A、30万年B、20万年C、10万年

考题 间冰期全盛期距今()年。A、11万年前B、11.5万年前C、12万年前D、12.5万年前

考题 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冰期是()A、司图特冰期B、马林诺冰期C、凯噶斯冰期D、南沱冰期

考题 由于日、月、地球具有()的运动,故潮汐现象也具有周期性变化。

考题 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主要是由于地球()、()导致能量输入、转换存在周期性变化。

考题 单选题晚冰期指的是()之间气候波动较大的一个时期。A 12-1万年前B 8.5-8万年前C 1.8-1.5万年前D 1.5-1万年前

考题 单选题地球一年四季周期性的变化是由于()引起的。A 地球的自转B 日地间距离的变化C 太阳赤纬的周期性变化D 太阳赤经的周期性变化

考题 填空题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主要是由于地球()、()导致能量输入、转换存在周期性变化。

考题 判断题地球的物种每过3000万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大的灭绝事件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间冰期全盛期距今()年。A 11万年前B 11.5万年前C 12万年前D 12.5万年前

考题 填空题地球上发生过的三次大冰期,先后是()冰期、()冰期和()冰期。

考题 单选题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冰期是()A 司图特冰期B 马林诺冰期C 凯噶斯冰期D 南沱冰期

考题 单选题关于自然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均存在这种变化B 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地球系统在某些时间尺度上存在这种变化C 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来自于地球系统之外D 导致这种变化的营力可能产生于地球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之中

考题 单选题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超过1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撞击过地球,这次撞击直接导致了()的灭绝。A 三叶虫B 巨猿C 恐龙

考题 单选题潮汐发生周期性改变是由()而产生的。A 月球和太阳在空间周期性地不断变化它们的相对位置B 地球上海水的重力引起的C 地球上海水的流动性

考题 单选题气候周期性的天体活动形式不包括()。A 地球本身的变化B 太阳系内各行星的相互作用C 太阳活动及其本身的运动变化D 地球天文参数的变化

考题 判断题地质年代气候变化的最大特点是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