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李某因销售变质的食品而被当地区卫生局拟处以罚款1万元,李某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要求()举行听证。

  • A、市卫生局
  • B、区卫生局
  • C、市人民政府
  • D、区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

更多 “李某因销售变质的食品而被当地区卫生局拟处以罚款1万元,李某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要求()举行听证。A、市卫生局B、区卫生局C、市人民政府D、区人民政府” 相关考题
考题 张某把自己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和职业证书租借给李某,李某在一个月内销售寿险产品,拿到了1.2万元的销售佣金,中国保监会最高可对李某处以罚款()。A、1.2万元B、2.4万元C、3万元D、3.6万元

考题 李某因交通违章被交警部门拘留十五天,李某不服,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此时,对李某的拘留决定应暂缓执行。( )

考题 张某骑摩托逆行,被交警李某拦下,李某口头决定对张某处以200元的罚款,张某要求李出示书面处罚依据和罚款收据,李说张是无理取闹,这一处罚决定,下列哪个说法正确的?( )A 无效B 违法C 可以取消D 决定不成立

考题 王某因合同关系欠李某100万元,而张某也因合同关系欠王某100万元,现王某与李某协商将张某欠王某的100万元转让给李某,李某表示同意,并由王某通知了张某。此时王某和李某的合同关系属于因( )而终止。A.解除B.抵消C.免除债务D.混同

考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 71~75 题。2007年6月1日,A市李某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经过B市海关,因货物被怀疑走私而被B市海关扣押并拟处罚款10000元。并于当日告知李某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题目:第 71 题 若海关最终决定对李某处以罚款,则( )。A.海关扣押了李某的货物,并且对李某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违反了一事不二罚的原则B.李某对扣押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必须先提起行政复议 。C.海关未告知李某对扣押货物的行为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违反了法定程序,该行为 无效D.扣押和罚款都属于财产罚E.扣押属于财产性行政强制、执行性强制措施

考题 某市交警以李某违章行驶为由,对李某处以罚款。此时,交警的以下做法哪一项是不合法的______A.告知李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B.听取当事人李某的陈述C.听取当事人李某的申辩D.因李某态度不好而加重处罚

考题 2007年6月1日,A市李某从国外进口一批货物,经过B市海关,因货物被怀疑走私而被B市海关扣押并拟处罚款10000元。并于当日告知李某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题目:若海关最终决定对李某处以罚款,则( )。A.海关扣押了李某的货物,并且对李某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违反了一事不二罚的原则B.李某对扣押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必须先提起行政复议C.海关未告知李某对扣押货物的行为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违反了法定程序,该行为无效D.扣押和罚款都属于财产罚E.扣押属于财产性行政强制、执行性强制措施

考题 王某因非法印制发票被邻居李某举报,非法印制的发票被税务机关全部销毁,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被没收,并被处以2万元的罚款。王某对此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的下列做法适当的为( )。A、改处罚款6万元 B、改处罚款3万元 C、改处罚款1万元 D、改处罚款5000元,并拘留

考题 李某因无准运证运输烟草专卖品被当地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处以罚款,李某对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按照《烟草专卖法》规定,李某既可申请行政复议,也可提起行政诉讼。

考题 某市交警以李某违章行驶为由,对李某处以罚款。此时,交警的以下做法哪一项是不合法的?()A、告知李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B、听取当事人李某的陈述C、听取当事人李某的申辩D、因李某态度不好而加重处罚

考题 县卫生局执法检查发现李某销售无证消毒剂,执法人员表明了自已的身份,并制作了现场笔录。因李某拒绝签名,随行电视台记者王某作为见证人在笔录上签名,该局当场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800元。李某不服该决定,提起行政诉讼。诉讼中,县卫生局向法院提交了现场笔录、县电视台拍摄的现场录像、王某的证词。李某起行政诉讼,应当在()提出。A、李某被处罚之日起60天内B、李某被处罚之日起3个月内C、李某被处罚之日起1个月内D、李某被处罚之日起15天内

考题 下列情形()当事人可向银监会省级派出机构申请行政复议。A、某银行分理处因高息揽储被银监分局责令停业整顿B、李某因违规经营受到主管部门撤职处分C、工商局以不正当竞争对农信社处以罚款,农信社不服D、李某因办理违规票据业务被银监分局处以10万元罚款

考题 李某擅自挖掘公路用地,公路管理机构对李某实施的处罚,下列正确的是()A、罚款3.5万元B、处以路产损失5倍罚款C、没收施工工具D、罚款1.5万元

考题 交警对违反交通规则骑车的李某,当场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李某应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B、本案不应适用当场处罚程序C、李某若申辩,罚款额有可能因认错态度不好而提高D、李某如不服可以拒绝缴纳罚款

考题 李某因超生被计生部门处以罚款。李某拒不缴纳罚款,计生部门可以采取停止供水、供电等方式迫使李某履行行政决定。

考题 在一次由甲省乙市丙县卫生局与质监局合展开的联合市场整顿行动中,李某被停业整顿,李某表示不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李某可向丙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B、李某可向乙市卫生局申请行政复议C、李某可向乙市质监局申请行政复议D、李某可向甲省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考题 高某因逆行驾驶被交警李某拦截,李某口头作出罚款200元的处罚 决定,并要求当场缴纳。高某要求出具书面处罚决定和罚款收据, 李某认定其强词夺理,拒绝听取其申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某口头作出罚款200元决定 合法B、李某当场收缴罚款200元合法C、李某因拒绝听取高某陈述、 申辩,故处罚决定无效D、李某拒绝出具罚款收据的, 高某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考题 驾驶员刘某违章,被交警李某拦住,当场收缴罚款100元。对此,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交警李某对刘某当场罚款100元 合法B、交警李某对李某当场收缴100元 违法C、李某在征得刘某同意后可以当场 罚款100元D、如刘某不服该处罚决定,可以依 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 讼

考题 郭某,去年10月在家门口无故被李某殴打(鉴定为轻伤),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可对李某的行为处以15日拘留,并处以3000元罚款。()

考题 李某被责令12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足球比赛,下列哪项是导致李某被禁止观看比赛原因?()A、李某因赌博被行政拘留15日B、李某因在观看足球比赛时扰乱足球秩序,被处以罚款200元C、李某因观看音乐会时扰乱会场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罚款200元

考题 某市公安局在处理李某和王某之间的械斗纠纷时,对李某处以罚款100元,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2天的行政处罚。王某不服,公安局在其申辩后将行政拘留延长至3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市公安局对李某可当场作出处罚决定B、王某有权进行申辩C、市公安局因王某申辩而加重处罚违法D、如李某和王某不服处罚决定,应 先经行政复议才能提起行政诉讼

考题 驾驶员胡某违章,被交警李某拦住,当场罚款200元,并当场收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某当场作出罚款决定违法B、李某当场收缴罚款违法C、如胡某不服该处罚决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D、如胡某拒不执行处罚决定,李某可以加重处罚

考题 单选题王某因非法印制发票被邻居李某举报,非法印制的发票被税务机关全部销毁,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被没收,并被处以2万元的罚款。王某对此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的下列做法适当的为( )。A 改处罚款6万元B 改处罚款3万元C 改处罚款1万元D 改处罚款5000元,并拘留

考题 问答题案情介绍:李某系从事饮食业的个体工商户,出售自制的蛋糕,李某自制的蛋糕未经有关部门进行检验。这一行为被某工商局查获。根据个体饮食业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此类违法行为,应予以警告、没收违禁食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营业执照。在工商局查获前李某出售蛋糕共获利800元。根据上述有关规定,工商局没收了李某尚未出售的蛋糕,没收其违法所得800元,并且工商局认为李某曾因故意伤害罪而被判刑3年,一年前刚出狱,因此要重罚,又处以李某2000元的罚款。你认为本案应如何处理?

考题 单选题张某把自己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和职业证书租借给李某,李某在一个月内销售寿险产品,拿到了1.2万元的销售佣金,中国保监会最高可对李某处以罚款()。A 1.2万元B 2.4万元C 3万元D 3.6万元

考题 多选题下列情形()当事人可向银监会省级派出机构申请行政复议。A某银行分理处因高息揽储被银监分局责令停业整顿B李某因违规经营受到主管部门撤职处分C工商局以不正当竞争对农信社处以罚款,农信社不服D李某因办理违规票据业务被银监分局处以10万元罚款

考题 问答题李某系从事饮食业的个体工商户,出售自制的蛋糕,李某蛋糕未经有关部门进行检验。这一行为被某工商所查获。根据《个体饮食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此类违法行为,应予以警告、没收违禁区食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营业执照。在工商所查获前李某出售蛋糕共获利590元。根据上述有关规定,工商所没收了李某尚未出售的蛋糕,没收其违法所得590元,并且工商所认为李某曾因伤害罪而被判刑3年,一年前刚出狱,因此要重罚,又处以李某1500元的罚款。工商所对李某的违法行为进行的行政处罚是否合法适当?是否符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