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可能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发震断裂,下列关于建筑物最小避让距离的说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 A、抗震设防裂度是8°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丙类,最小避让距离100m
  • B、抗震设防裂度是8°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乙类,最小避让距离200m
  • C、抗震设防裂度是9°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丙类,最小避让距离300m
  • D、抗震设防裂度是9°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乙类,最小避让距离400m

参考答案

更多 “在可能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发震断裂,下列关于建筑物最小避让距离的说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抗震设防裂度是8°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丙类,最小避让距离100mB、抗震设防裂度是8°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乙类,最小避让距离200mC、抗震设防裂度是9°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丙类,最小避让距离300mD、抗震设防裂度是9°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乙类,最小避让距离400m” 相关考题
考题 抗震设防烈度小于7度时,可忽略发震断裂带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当场地存在发震断裂时,考虑有关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下列哪项阐述是不正确的?( )A.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 B.非全新世活动断裂 C.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于30m和60m D.应避开主断裂带布置建筑,对于抗震烈度为8度、丙类抗震设防的建筑物,其距发震断裂的最小退让距离为200m

考题 对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可采取生态补偿、选址选线避让和使生态影响最小化等措施,其采用顺序应该是( )。 A. 选址选线避让--生态影响最小化--生态补偿 B. 生态补偿--选址选线避让--生态影响最小化 C. 生态影响最小化--生态补偿--选址选线避让 D. 生态影响最小化--选址选线避让--生态补偿

考题 对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可采取生态补偿、选址选线避让和使生态影响最小化等措施, 其采用顺序应该是()。 A.选址选线避让——生态影响最小化一生态补偿 B.生态补偿——选址选线避让——生态影响最小化 C.生态影响最小化——生态补偿一选址选线避让 D.生态影响最小化一选址选线避让一生态补偿

考题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质构造的描述中应包括:场地的地质构造稳定性和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现象;其对工程影响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建议;地质构造对( )影响的分析。A.建筑物稳定性 B.地基强度 C.岸坡稳定性 D.上部结构稳定性

考题 在地震区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应在地震时可能发生地裂的地段建造丙类建筑 B.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坚决避开 C.不应在液化土上建造乙类建筑 D.甲类建筑应建造在坚硬土上

考题 某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该场地中乙类建筑的最小避让距离应为( )。A.200m B.300m C.400m D.500m

考题 拟建场地有发震断裂通过时,在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并提高基础和上部结构整体性的条件下,下列哪些情况和做法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  ) A、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区,上覆土层覆盖厚度为50cm,单栋6层乙类建筑物距离主断裂带150m B、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区,上覆土层覆盖厚度为50m,单栋8层丙类建筑物距离主断裂带150m C、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区,上覆土层覆盖厚度为80m,单栋2层乙类建筑物距离主断裂带150m D、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区,上覆土层覆盖厚度为80m,单栋2层丙类建筑物距离主断裂带150m

考题 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物,其拟建场地内存在一条最晚活动时间为Q3的活动断裂,该建筑物应采取下列哪种应对措施(  ) A. 可忽略断裂错动的影响 B. 拟建建筑物避让该断裂的距离不小于100m C. 拟建建筑物避让该断裂的距离不小于200m D. 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 2010),当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下列情况中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的是( )。 A.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 B.非全新世活动断裂 C.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大于60m D.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大于60m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当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下列情况中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的是( )。A.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 B.非全新世活动断裂 C.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大于60m D.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大于90m

考题 存在可能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发震断裂,下列关于建筑物最小避让距离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抗震设防裂度是8°,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丙类,最小避让距离150mB.抗震设防裂度是8°,建筑物设防类别力乙类,最小避让距离200m C.抗震设防裂度是9°,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丙类,最小避让距离300m D.抗震设防裂度是9°,建筑物设防类别为乙类,最小避让距离400m

考题 对于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物,下列选项中哪项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的要求? (A)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基岩埋深50m,建筑物位于发震断裂带上 (B)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基岩埋深70m,建筑物位于发震断裂带上 (C)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基岩埋深70m,建筑物距发震断裂的水平距离为300m (D)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基岩埋深100m,违筑物距发震断裂的水平距离为300m

考题 活动断裂是地震发生的温床,活动断裂带两侧建筑物的最小避让距离是()米

考题 下述关于发震断裂的表述中,()不正确。()A、发震断裂包括全新活动断裂与非全新活动断裂两种B、全新世地质时期以来有过地震活动的断裂称为发震断裂C、发震断裂一般是指近期有过地震活动的断裂D、在未来100年内可能发生不小于5级地震的断裂称为发震断裂

考题 某断裂带在全新世有过地震活动,且唐朝的地方志中已记载其震级最大可定为7.1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该断裂应定名为()。A、非发震断裂B、全新活动断裂C、非全新活动断裂D、发震断裂

考题 对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可采取生态补偿、选址选线避让和使生态影响最小化等措施,其采用顺序应该是()。A、选址选线避让--生态影响最小化--生态补偿B、生态补偿--选址选线避让--生态影响最小化C、生态影响最小化--生态补偿--选址选线避让D、生态影响最小化--选址选线避让--生态补偿

考题 活断层对于工程建筑物的影响是通过断裂的蠕动、错动和地震对工程造成危害。

考题 关于导线与建筑物间最小距离描述正确的有()A、110kV线路在最大计算弧重情况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为5mB、220kV线路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为5mC、500kV线路在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mD、750kV线路在最大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规划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为5m

考题 单选题对于存在发震断裂的场地,下列()情况下不能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A 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B 发震断裂为非全新世活动断裂C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70mD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80m

考题 多选题下述关于发震断裂的表述中,()不正确。()A发震断裂包括全新活动断裂与非全新活动断裂两种B全新世地质时期以来有过地震活动的断裂称为发震断裂C发震断裂一般是指近期有过地震活动的断裂D在未来100年内可能发生不小于5级地震的断裂称为发震断裂

考题 单选题某断裂带在全新世有过地震活动,且唐朝的地方志中已记载其震级最大可定为7.1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该断裂应定名为()。A 非发震断裂B 全新活动断裂C 非全新活动断裂D 发震断裂

考题 填空题活动断裂是地震发生的温床,活动断裂带两侧建筑物的最小避让距离是()米

考题 单选题某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该场地中乙类建筑的最小避让距离应为()。A 200mB 300mC 400mD 500m

考题 多选题一般情况下宜避开下列工程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或地段:()A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且对建筑物构成直接危害或潜在威胁的场地B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或9度的发震断裂带C受洪水威胁或地下水的不利影响严重的场地D在可开采的地下矿床或矿区的未稳定采空区上的场地

考题 单选题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质构造的描述中应包括:场地的地质构造稳定性和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现象;其对工程影响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建议;地质构造对( )影响的分析。A 建筑物稳定性B 地基强度C 岸坡稳定性D 上部结构稳定性

考题 单选题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发现断裂,除查明其性质,产状,破碎性,地下水外,还应:( )A 进行的地质构造研究,确定其对工程的影响B 断裂对工程危害不可抗拒,建议避让C 首先应查明是否为全新活动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