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案例:违法发放贷款案  基本案情:犯罪分子吴某在2004年3月至2008年1月先后担任T市N银行G网点、L网点负责人期间,在明知多名借款人利用假名、冒名、借名等欺骗手段申请贷款的情况下,内外勾结,违规发放贷款108笔,合计金额1108.8万元。期间,吴某本人亦利用相同手段,从所在网点套取贷款8笔,合计金额73.7万元,用于替骗贷的借款人还本付息,以应付银行内部稽核。案发后,公安机关通过各种方式,仅追回脏款354.63万元,银行损失巨大。  作案手段:一是假名贷款,吴某伙同实际借款人,虚构并不真实存在的名义借款人,以虚假的名义借款人信息填写贷款申请,违法发放贷款。 二是冒名贷款。吴某伙同实际借款人,在名义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名义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资料,虚构贷款申请,违法发放贷款。三是借名贷款。吴某与实际借款人在征得名义借款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名义借款人申请、实际借款人使用的方式,违法发放贷款。  损失及影响:一是对被冒名、借名者而言,当冒名、借名贷款逾期不还时,被冒名、借名人将会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对其今后申办信用卡、住房信贷等一系列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对所在的银行而言,一方面,一旦实际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不仅假名、冒名贷款会形成损失,借名贷款也会因名义借款人不愿承担偿还责任而令银行难以收回本息。另一方面,一旦被冒名、借名人发现自己被冒名、借名申请贷款甚至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往往会通过法律、媒体等各种方式、途径维权,使银行面临银行法律、声誉风险。 请对上述案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措施。


参考答案

更多 “ 案例:违法发放贷款案  基本案情:犯罪分子吴某在2004年3月至2008年1月先后担任T市N银行G网点、L网点负责人期间,在明知多名借款人利用假名、冒名、借名等欺骗手段申请贷款的情况下,内外勾结,违规发放贷款108笔,合计金额1108.8万元。期间,吴某本人亦利用相同手段,从所在网点套取贷款8笔,合计金额73.7万元,用于替骗贷的借款人还本付息,以应付银行内部稽核。案发后,公安机关通过各种方式,仅追回脏款354.63万元,银行损失巨大。  作案手段:一是假名贷款,吴某伙同实际借款人,虚构并不真实存在的名义借款人,以虚假的名义借款人信息填写贷款申请,违法发放贷款。 二是冒名贷款。吴某伙同实际借款人,在名义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名义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资料,虚构贷款申请,违法发放贷款。三是借名贷款。吴某与实际借款人在征得名义借款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名义借款人申请、实际借款人使用的方式,违法发放贷款。  损失及影响:一是对被冒名、借名者而言,当冒名、借名贷款逾期不还时,被冒名、借名人将会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对其今后申办信用卡、住房信贷等一系列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对所在的银行而言,一方面,一旦实际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不仅假名、冒名贷款会形成损失,借名贷款也会因名义借款人不愿承担偿还责任而令银行难以收回本息。另一方面,一旦被冒名、借名人发现自己被冒名、借名申请贷款甚至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往往会通过法律、媒体等各种方式、途径维权,使银行面临银行法律、声誉风险。 请对上述案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措施。” 相关考题
考题 在满足借款合同用款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无正当理由或借款人没有违约,()。A、银行必须按借款合同的约定按时发放贷款B、银行不按时发放贷款是违约行为C、银行不按时发放贷款,自身不会遭受任何损失D、银行不按时发放贷款,可能影响借款人的生产经营计划E、银行不按时发放贷款,可能影响贷款的正常收回

考题 案例4:周某,党员,某银行行长。2005年6月,某公司经理吴某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找到周某请其帮忙。后在周某的帮助下,吴某获得3000万元的贷款。事后吴某为表示感谢,将人民币2万元送到周某家中,因周某不在,吴某将此款交给周妻王某。周某回家后,王某将此事告诉了周某。请问: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纪,如果违纪,应如何定性?简述理由。

考题 在满足借款合同用款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无正当理由或借款人没有违约,( )。 A.银行必须按借款合同的约定按时发放贷款 B.银行不按时发放贷款是违约行为 C.银行不按时发放贷款,自身不会遭受任何损失 D.银行不按时发放贷款,可能影响借款人的生产经营计划 E.银行不按时发放贷款,可能影响贷款的正常收回

考题 借款人以资产作抵押申请商业助学贷款时,应根据贷款银行的要求办理抵押物保险,在贷款未偿清期间,保险单正本应由()执管。A:借款人本人 B:贷款银行 C:借款人指定代理人 D:借款人所在学校

考题 在银行发放贷款的情况下,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从银行单方面转移到借款人,这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考题 某网点对新增客户发放贷款,操作员根据信贷部门有关通知书,在综合业务系统中执行()交易,为借款人开设贷款主档。

考题 张某是银行的信贷员。2009年张某不按规定审核贷款材料,向个人和汽车贸易公司违规发放贷款2100余万元,造成银行1800万元的损失无法追回。构成何种犯罪()A、职务侵占罪B、违法发放贷款罪C、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D、玩忽职守罪

考题 乌某,中共党员,某银行行长。2010年6月,某公司经理吴某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找乌某帮忙。在乌某的帮助下,吴某获得3000万元的贷款。事后吴某为表示感谢,将人民币2万元送到乌某家中,因乌某不在,吴某将此款交给乌妻王某。乌某并不知情。请问:(1)乌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纪?(2)如果违纪,应如何定性?(3)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认定乌某受贿?简述理由。

考题 借新还旧贷款是指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归还银行原有到期贷款的贷款,新发放贷款金额不得超过原有贷款余额

考题 根据《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某借款人申请第一套住房贷款,下列关于第一套住房认定表述正确的是()A、应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其是否在本行首次申请贷款对于首次拟利用本行贷款的借款人应按第一套住房发放贷款B、应以借款人本人为单位认定其是否在本行首次申请贷款,对于首次拟利用本行贷款的借款人应按第一套住房发放贷款C、应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其是否在本行及其他银行同业首次申请贷款,对于首次拟利用银行贷款的借款人应按第一套住房发放贷款D、应以借款人本人为单位认定其是否在本行及其他银行同业首次申请贷款,对于首次拟利用银行贷款的借款人应按第一套住房发放贷款

考题 案例: 基本案情:2010年10月至于2011年3月,犯罪人赵某伙同犯罪分子钱某利用购买来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某国有商业银行某县支行办理质押贷款,第一笔被查出是假票据而未得逞。此后,赵某、钱某、孙某和李某等4人合谋利用重新购买的伪造或变造的金额分别为700万元和你35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骗取某银行县支行质押贷款595万元和297万元,主要用于地下钱庄发放高利贷和个人消费,其中595万元到期贷款已归还,297万元在还款期限届满后未能偿还,经司法机关全力追款,造成损失44万元。  作案手段:赵某等4人犯罪嫌疑人通过相互联系,形成利用伪造的银行承兑汇票诈骗银行贷款的共同犯罪故意,彼此之间分工配合,有组织提议,有居间配合的,有分配款项的,构成典型的团伙犯罪。具体而言,一是赵某经钱某介绍,从他人处以票面金额7%价格(80万元)购买了1200万元假银行承兑汇票,到某国有商业银行某县支行质押贷款,此次困被工作人员验出是假票而被扣票;二是赵某、钱某和孙某另行以50万元和15万元的价格购买了更为逼真的假银行承兑汇票,票据金额分别为700万元和350万元,此时他们利用犯罪分子李某为某钢铁公司法人代表的身份便利,伪造某钢铁公司与某煤炭公司的购销合同,虚构贸易背景,以某钢铁公司名义持票到上述银行办理质押贷款,骗取银行贷款595万元和297万元。  损失及影响:该案一方面造成了44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银行在配合司法部门追款、侦查等工作中,牵扯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造成了许多间接损失。此外,本案从表面来看是一起虚假银行承兑汇票案,但从骗取的资金去向看,主要是流向地下钱庄,在实质上与民间借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民间借贷当事人往往片面追求高收益,忽视风险管控,无视与实体经营收益的巨大反差,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将风险转嫁银行,给银行资金和声誉带来巨大影响。 分析本案例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控制措施?

考题 银行信贷员张某违反国家规定,在没有对借款人及保证人进行财产和信用等方面调查的情况下,就为赵某等人发放贷款200万元,致贷款难以收回。张某的行为()。A、构成玩忽职守罪B、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C、构成违法运用资金罪D、不构成犯罪

考题 吴某经营一小型加工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贷款,因其不符合银行的放贷条件,于是便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中提供了虚假材料,骗得银行贷款125万元。投入生产后被一客户诈骗,造成贷款到期无法归还。关于吴某行为的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吴某主观上无非法占有的目的,其亏损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不构成犯罪B、吴某通过欺诈手段骗得银行贷款,构成贷款诈骗罪C、由于吴某系个人贷款,因此构成诈骗罪D、吴某虽无非法占有的目的,但由于给银行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构成骗取贷款罪

考题 基本案情:周某,党员,某银行行长。2009年6月,某公司经理吴某为从银行获得贷款,找到周某请其帮忙。后在周某的帮助下,吴某获得3000万元的贷款。事后吴某为表示感谢,将人民币2万元送到周某家中,因周某不在,吴某将此款交给周妻刘某。周某并不知情。请问:1.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纪?2.如果违纪,应如何定性?3.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认定周某受贿?简述理由。

考题 吴某经营服装生意,在经济来往中欠供货商50万元,工人工资又迟迟不能发放,迫于无奈的吴某向银行贷款,但遭到拒绝。吴某遂找到资产评估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其中一名人员行贿2万元要求作虚假的产权证明,吴某以该证明作担保骗得银行贷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吴某的行为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B、吴某的行为构成骗取贷款罪C、吴某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D、吴某的行为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考题 信贷员张某违反《担保法》中的有关担保的规定,向某汽车贸易公司违规发放贷款2100余万元,造成银行1800万元的损失无法追回。构成何种犯罪?()A、职务侵占B、违法发放贷款C、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D、玩忽职守

考题 D商业银行为员工提供贷款,免担保、零利率、循环使用的信用贷款,普通员工30万元,部门领导50万元,高管100万元。请问某银行的行为()A、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B、不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C、该商业银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D、该商业银行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应从重处罚

考题 赵某为某银行信贷员,明知客户李某申请贷款的材料系伪造,为提高业绩,还协助李某修改财务报表,帮助其申请银行贷款1000万元,用途为公司经营。之后李某将上述贷款用于公司经营,因管理不善,无法还款,造成银行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请问()A、赵某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B、赵某构成骗取贷款罪C、李某构成贷款诈骗罪D、李某构成骗取贷款罪

考题 伙同实际借款人,在名义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名义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资料,虚构贷款申请,违法发放的贷款属于()。

考题 案例: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案  基本案情:2010年9月,公安机关在侦查一宗经济案件时,发现某银行员工李某有挪用银行资金嫌疑,遂对其立案侦查。经侦查发现,李某在1993年至2008年担任某银行基层网点信贷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向存款人开具空白凭证及出具借条等手段,累计从9名客户处吸收存款60余万元不入账;并通过开具虚假存款等方式挪用银行资金近50万元。后经法院审理,依法认定其犯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挪用资金罪。合并执行有期徒刑6年,罚金2万元。  作案手段:本案中李某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先在外地向储户揽储后,欺骗储户称要回网点所在地办理正式存款手续不入账;二是出具空白存款凭证给上门储户,从而吸收存款不入账;三是私下向储户出具借条等凭证代替存单;此外,李某挪用银行资金的方式包括:一是对大额储户开具相同金额的虚假存单,而仅将其中小部分资金入账,其余资金挪作他用;二是将回收的贷款不入账;三是利用职务之便,冒用他人名义立据贷款挪用资金。  损失及影响:对储户而言,其通过银行存款的本意主要在于保障自身资金安全并且获得利息收入,而李某通过各种欺骗手段蒙骗储户,将储户本应存入银行的款项不入账而挪作他用的行为,使得储户和银行之间并未发生真实的存款法律关系,储户的资金并没有得到妥善的保管和处置,资金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外,虽然李某所在银行并没有接到客户的存款,但是李某作为银行员工,在其职权范围内以银行名义向储户吸收存款,构成职务代理,应由所在的银行承担违法行为后果。 请对上述案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

考题 某银行根据借款合同需向借款人分期发放贷款,在以下哪些情况下,银行可中止向贷款人发放贷款()A、借款合同约定的可中止发放贷款的情形发生B、有确切证据证明借款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C、有确切证据证明借款人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的D、有确切证据证明借款人丧失商业信誉的

考题 判断题借新还旧贷款是指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归还银行原有到期贷款的贷款,新发放贷款金额不得超过原有贷款余额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在银行发放贷款的情况下,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从银行单方面转移到借款人,这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支付手段C 流通手段D 贮藏手段

考题 多选题吴某经营服装生意,在经济来往中欠供货商50万元,工人工资又迟迟不能发放,迫于无奈的吴某向银行贷款,但遭到拒绝。吴某遂找到资产评估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其中一名人员行贿2万元要求作虚假的产权证明,吴某以该证明作担保骗得银行贷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吴某的行为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B吴某的行为构成骗取贷款罪C吴某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D吴某的行为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考题 多选题吴某经营服装生意,在经济来往中欠下供货商50万元,工人工资又迟迟不能发放,迫于无奈的吴某向银行贷款,但遭到拒绝。吴某遂找到资产评估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其中一名人员行贿2万元要求作虚假的产权证明,吴某将该证明作担保骗得银行贷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吴某的行为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B吴某的行为构成骗取贷款罪C吴某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D吴某的行为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考题 填空题某网点对新增客户发放贷款,操作员根据信贷部门有关通知书,在综合业务系统中执行()交易,为借款人开设贷款主档。

考题 单选题张某是银行的信贷员。2009年张某不按规定审核贷款材料,向个人和汽车贸易公司违规发放贷款2100余万元,造成银行1800万元的损失无法追回。构成何种犯罪()A 职务侵占罪B 违法发放贷款罪C 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D 玩忽职守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