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下列行为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增发国债1000亿元人民币; ②国家决定扩大财政赤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③国家决定降低存贷款利率; ④国家决定发展社会的商业保险。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③④

参考答案

更多 “ 下列行为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增发国债1000亿元人民币; ②国家决定扩大财政赤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③国家决定降低存贷款利率; ④国家决定发展社会的商业保险。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 相关考题
考题 以下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描述错误的是()。A、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种非均衡的财政政策B、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C、积极财政政策利用财政收支活动主动干预经济活动D、发行国债并利用举债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

考题 由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政策属于()。A、赤字财政政策B、稳健的财政政策C、扩张性财政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

考题 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发长期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等。 ( )

考题 下列行为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增发国债1000亿元人民币②国家决定扩大财政赤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国家决定降低存贷款利率④国家决定发展社会的商业保险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

考题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中性财政政策内容的是( )。A.增加税收B.增发长期建设国债C.增收节支D.征收利息个人所得税

考题 201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下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列举措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增加经济建设支出②降低利率③增发政府债券④减少税收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考题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 )。A.增发长期国债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C.调整收入分配,促进消费D.调整利息率

考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现象。为扩大内需,我国政府连续7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记账式国债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发展和壮大起来。 ( )

考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在这种特殊背景下,我国政府连续7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这一时期的国债主要是 ( )。A.记名国债B.无记名国债C.凭证式国债D.记账式国债

考题 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通常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下列政府财政措施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是:A.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 B.增发国债 C.减少重复征税,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 D.节约非生产性开支

考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有()。A: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为国有独资银行发行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 C:提高出口退税率 D: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E:清理压缩基本建设项目,控制固定投资过快增长

考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性财政政策内容的是()。A:增加税收 B:增发长期建设国债 C:增收节支 D:征收利息个人所得税

考题 1998以来,我国政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 )。A:提高税率 B: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C: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 D:增发国债

考题 下列行为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①增发国债1000亿元人民币②国家决定扩大财政赤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国家决定降低存货款利率④国家决定发展社会的商业保险A②③B①②C①②③D③④

考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为扩大内需,我国政府连续7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A、储蓄国债B、特别国债C、记账式国债D、凭证式国债

考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9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6%,已经连续5个月涨幅回落。下列有利于CPI下降的措施是() ①提高利率,回笼资金——稳健的货币政策 ②增发国债,扩大投资——紧缩的财政政策 ③增加税收,减少支出——紧缩的财政政策 ④增发货币,放宽信贷——积极的货币政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考题 下列属于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加税B、减税C、增发国债D、紧缩政府开支E、央行加息

考题 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举措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A、增发国债B、提高存贷款利率C、增加三农补贴D、增加税收

考题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金融危机中采取了积极负责的态度,果断的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列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 ①增加税收 ②增加财政支出 ③增发国债 ④扩大信贷规模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考题 问答题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的扩张,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的条件下,采取的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的特定范围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的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的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的,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大.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大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的,如国债规模已过大,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的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了,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的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什么是财政政策?

考题 多选题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方式有(  )。A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B增发国债C降低贴现率D扩大财政支出规模E减免企业和个人税收

考题 单选题下列行为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增发国债1000亿元人民币②国家决定扩大财政赤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国家决定降低存贷款利率④国家发展社会的商业保险A ①②③④B ①②C ①②③D ③④

考题 多选题下列属于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加税B减税C增发国债D紧缩政府开支E央行加息

考题 单选题由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政策属于()。A 赤字财政政策B 稳健的财政政策C 扩张性财政政策D 紧缩性财政政策

考题 问答题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的扩张,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的条件下,采取的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的特定范围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的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的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的,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大.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大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的,如国债规模已过大,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的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了,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的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简述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机制。

考题 问答题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的扩张,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的条件下,采取的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的特定范围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的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的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的,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大.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大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的,如国债规模已过大,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的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了,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的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简述实施财政政策的效果。

考题 单选题1998以来,我国政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A 提高税率B 增加财政转移支付C 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D 增发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