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甲于2009年6月5日向乙借款一万元,于同年7月5日又向丙借款一万元。 现甲只有一万元的财产,应如何偿还乙丙之债权( C )。

A. 该一万元应偿还乙,因为先借先还

B. 该一万元应偿还丙,因为后借先还

C. 该一万元应平均偿还乙丙,因为债权具有平等性

D. 该一万元应如何分配,需由乙丙抓阄决定


参考答案

更多 “ 甲于2009年6月5日向乙借款一万元,于同年7月5日又向丙借款一万元。 现甲只有一万元的财产,应如何偿还乙丙之债权( C )。A. 该一万元应偿还乙,因为先借先还B. 该一万元应偿还丙,因为后借先还C. 该一万元应平均偿还乙丙,因为债权具有平等性D. 该一万元应如何分配,需由乙丙抓阄决定 ” 相关考题
考题 第 17 题 甲向乙借款50万元做生意,后来生意亏损70多万元。甲有一栋房子价值18万元,其他财产价值10万元。借款到期后乙向甲追要借款,甲却将自己的房子作价1万元卖给了自己的弟弟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丙不知甲欠工钱,则乙只能行使代位权B.只有在丙明知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的情况下,乙才有可能行使代位权C.不论丙是否知道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乙均可行使撤销权D.若丙明知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则乙可行使撤销权

考题 甲于2005年5月向乙借款2万元,同年6月份,又向丙借款2万元,现在甲只有1万元的财产,应该如何偿还乙、丙之债权?( )A.该1万元应还给乙,因为甲向乙借款在先B.该1万元应该还给丙,因为甲向丙借款在后,后借应先还C.该1万元应该平均还给乙、丙,因为乙、丙之间的债权具有平等性D.该1万元应由乙、丙之间相互协商决定由谁先获受偿

考题 甲向乙借款50万元做生意,后来生意亏损70多万元。甲有一栋房子价值18万元,其它财产价值10万元。借款到期后乙向甲追要借款,甲却将自己的房子作价一万元卖给了自己的弟弟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果丙不知甲欠工钱,则乙只能行使代位权B.只有在丙明知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的情况下,乙才可以行使代位权C.不论丙是否知道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乙均可行使撤销权D.若丙明知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则乙可行使撤销权

考题 因第三者插足,甲、乙于2009年3月10日离婚。甲由于愧对乙,因此双方达成一致将家中的所有财产都留给乙,甲净身出户。甲于2009年1月5日曾向丙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婚后用品。现关于丙的债权的处理表述错误的是:A.丙只能向甲主张,因为是婚前所负的债务B.丙只能向甲主张,因为甲是过错方C.丙可以向乙主张,因为是夫妻共同债务D.丙只能向甲主张,因为甲乙之间的财产分配已经有了约定

考题 甲向乙借款50万元做生意,后来生意亏损80万元,甲有一栋房屋价值20万元,其他财产价值10万元。借款到期后乙向甲追要借款,甲却将自己的房子以1万元的价格卖给了表弟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丙不知甲欠乙钱,则乙只能行使代位权B.只有在丙明知此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的情况下,乙才可行使代位权C.若丙明知此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则乙可行使撤销权D.不管丙是否明知此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乙均可行使撤销权

考题 因第三者插足,甲、乙于2009年3月10日离婚。甲由于愧对乙,因此双方达成一致将 家中的所有财产都留给乙,甲净身出户。甲于2009年丨月5日曾向丙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 婚后用品。现关于丙的债权的处理表述错误的是: A.丙只能向甲主张,因为是婚前所负的债务 B.丙只能向甲主张,因为甲是过错方C.丙可以向乙主张,因为是夫妻共同债务 D.丙只能向甲主张,因为甲乙之间的财产分配巳经有了约定

考题 乙为甲的债务人,乙将其滑板出质于甲。现甲为了向丙借款,未经乙的同意,将滑板出质于丙,丙不知道此滑板为乙所有。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甲对滑板的毁损、灭失应向乙承担赔偿责任 B.丙因善意取得而享有质权 C.因未经乙的同意,丙不能取得质权 D.对滑板的毁损、灭失,乙可以向有过错的丙索赔

考题 甲向乙借款5万元,并约定以自己的一颗价值10万元的钻石设定抵押担保,双方于4月9日签订了抵押合同。8月9日,甲又向丙借款5万元,同样以该钻石设定抵押担保,经丙要求,双方于8月10日签订了抵押合同,并于8月11日到当地的公证部门办理了抵押登记。后因甲无力还款,经拍卖该钻石,得款7万元。就该7万元如何偿还乙、丙的债权,发生争议。问: (1)甲、丙之间的抵押合同是否有效? (2)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考题 甲向乙借款50万元做生意,后来生意亏损70多万元。甲有一间房子价值18万元,其它财产价值10万元。借款到期后乙向甲追要借款,甲却将自己的房子作价一万元卖给了自己的弟弟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如果丙不知甲欠钱,则乙只能行使代位权B.只有在丙明知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的情况下,乙才可以行使代位权C.若丙明知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则乙可行使撤销权D.不论丙是否知道房屋买卖有害于乙的债权,乙均可行使撤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