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发声时摸喉头。
实验二: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这门课。任务: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4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具备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
二、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声音在水里能不能传播 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和地球上一样交谈吗 带着各种对声音的疑问。今天开始,我们将一同走进声音的世界,首先要共同探讨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的产生
利用准备的器材进行实验:小鼓或吉他、薄纸片或树叶、音叉、橡皮筋、梳子、刻度尺、纸屑或泡沫颗粒、水盆等,怎样让它们发出声音,并探究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方案l:让学生用橡皮筋做实验。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拉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1)能听到声音吗 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 (2)当橡皮筋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方案2:让学生用刻度尺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使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一手将其另三分之一紧压在桌边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端,观察尺子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
思考问题:(1)能听到声音吗 此时尺子处于什么状态 (2)当尺子停止振动的时候,还能听到声音吗
方案3:将悬吊着的泡沫塑料或乒乓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又,球并不跳动;将音叉敲响,再使球接触音叉,球跳动。
通过实验对比。思考问题:橡皮筋、尺子、纸屑、泡沫塑料颗粒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跳动 归纳总结得到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就停止发声。
3.交流探究
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解释物体的发声原理吗
(1)用手摸着喉头发出声音,这时手有怎样的感觉 人是怎样发声的
(2)击打音叉,使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面颊,你有什么感觉 把发声音叉的尖端触及水面,仔细观察会发现水面有什么变化
(3)弹拨吉他的一根琴弦后,立即把你的手轻放在琴弦上,手有怎样的感觉 乐器是怎样发声的
总结:面颊有发麻的感觉,振动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激起水花,形成水波。弦乐器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的。
4.声音的传播
思考:花样游泳运动员,当她们的耳朵在水中时还要靠音乐的节奏,才能使自己的动作和其他队员保持协调一致.声音是如何传到耳朵的 宇航员在太空中近在咫尺为什么还要靠无线电波而不直接交谈呢
提示:声音是怎样从发声体传播到远处人的耳朵里的,是否需要什么媒介 有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吗 太空比地球表面缺少了什么
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探究固体、液体、气体能否传声。实验1:气体传声实验(演示)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色,打雷时我们和雷电没有接触,但我们却能听到隆隆的雷声。说明此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进一步猜想: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呢 声音能不能传播呢
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闹铃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你听到的闹铃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闹铃声音又怎样变化 闹铃和罩的底座之间为什么要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
现象一:抽出部分空气后,听到闹铃的声音明显变小:
现象二:当空气全部抽出后,听不到闹铃的声音:
现象三:当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大.结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2:液体传声实验将能发声的物体(如音乐卡、手机、闹铃等)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塑料袋浸没在水里后。仍能听到发声体发出的声音,说明液体能够传声。
结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实验3:固体传声实验
(1)两个学生合作。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白纸上用力均匀地写字,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
(2)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次实验时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字,与上次实验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说明了什么
师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2)物理学中把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5.声速
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田径比赛时,远处的人先看到发令枪的烟雾.后听到发令枪的声音。这些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我们把声音在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快
学生阅读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表。熟悉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小结:(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l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1.
(3)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更多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发声时摸喉头。 实验二: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这门课。任务: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4分) ”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考题 关于声音和光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源振幅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 C.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D.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考题 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固体和液体等介质传播。但是,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宇宙空间是一个真空。 上述材料中没有体现的是( ) A. 声音可在不同性质的介质中传播 B. 宇宙空间不可能传播声音 C. 声音通过不同的介质以不同的速度传播 D. 真空状态下没有声音

考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提出的具体要求是( )。 ①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②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③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④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光的反射”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材料二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光的反射”一节。关于“探究光反射定律时的规律”的探究实验如下: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等。任务: (1)简述光的反射定律。(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光反射定律时的规律”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中“声音的传播”的演示实验如下: 声音的作用 在图3-7中的玻璃罩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当玻璃罩有空气时,你能听到音乐声。 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有什么变化 猜想,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见声音吗 图3-7探究吉音传播的实验装置 (1)说明上述实验中“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的操作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体现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磁生电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器材及电路图如图所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磁场、电生磁等相关知识。 任务: (1)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24分)

考题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中“声音的传播”的演示实验如下: 声音的作用 在图3-7中的玻璃罩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当玻璃罩有空气时,你能听到音乐声。 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有什么变化? 猜想,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见声音吗? 图3-7探究吉音传播的实验装置 (1)说明上述实验中“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的操作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体现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重力,,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认识力的作用教果。 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1)简述重力的概念。(4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重力,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24分)

考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液体压强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二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等方面的知识。 任务:(1)请设计一个引出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的教学方案并简要说明设计的意图。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考题 简要论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课程内容”中“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

考题 对声音的产生条件描述错误的是()A、物体振动B、媒质传播C、空气振动D、人耳接收

考题 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考题 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的。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而产生的。

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无关D、音量大的声音比音量小的声音传播快

考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课程内容是如何进行说明的?

考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制作教学设计。

考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传感器觉察和比较各种声音,来讲授() A、 热现象B、 光的传播C、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 简单电路

考题 火车声音通过铁轨传播的速度比通过声音传播的速度慢。

考题 恒星的爆炸声音传播不到地球是因为这些星球的爆炸不会产生声音。

考题 问答题《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试回答《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考题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无关D 音量大的声音比音量小的声音传播快

考题 问答题某校初中物理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设计。老师们提出了三个演示实验:实验1: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实验2:用音叉、鼓做实验让学生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是否像实验1一样明显。询问学生如何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启发学生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实验3: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吹瓶子口,听声音。学生实验分工,一人吹,一人观察小球,然后交换进行。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确定“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利用这三个小实验,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

考题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声音的特性”的内容要求是:“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为“声音的特性”设计了如下演示实验:实验1:将一把钢足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足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足。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实验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 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3:观察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 (do)的波形图,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这门课。任务:(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4分)(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声音的特性”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4分)

考题 问答题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考题 问答题《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课程内容是如何进行说明的?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风娃娃”(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材料二:“图形与变换”(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材料三:“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