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内容标准是: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中“基本营养物质”的部分内容如下:
4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主要含有C、H、O三种元素,分子结构比较复杂,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哪些主要的性质,我们怎样识别它们呢?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试验3-5
 1.观察葡萄糖样品,取约2g葡萄糖固体加入盛有5 mL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然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观察并记录现象。
 2.将碘酒演到一片土豆或面包上,观察并记录现象。
 3.取一小块鸡皮,置蒸发皿中,滴加3~5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
葡萄糖的特征反应: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加热条件下,也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应用上述反应可以检验葡萄糖。
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
蛋白质特征反应: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蛋白质也可以通过其烧焦时的特殊气味进行鉴别。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实验3-6
取1 ml 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 min后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备的Cu(OH)2,加热3~5 min,观察、记录并解释现象。
现象:
解释:
双糖、多糖可以在稀酸的催化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或果糖:



油脂在酸或碱催化条件下可以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丙三醇)、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生产中,常用此反应来制取肥皂。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也可以水解,生成氨基酸。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化学1和化学2的“有机化合物”中的“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及“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等知识。
要求:
(1)请写出“实验3~6”中依次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分)
(2)完成“基本营养物质”中的材料二所述内容的教学设计片段,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总字数不少于300字)。(24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2)教学设计如下:
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从实验现象到糖类水解产物的推断,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条件、水解产物的对比,提升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教学,学生具有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教学重难点
重点: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难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③教学过程
环节一:生活导人
【多媒体展示】多种食物的图片:大豆、牛奶、花生、油类、鸡蛋等。
【提出问题】这些食物能够提供哪些营养物质如何区分这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是直接被人体吸收的吗
【学生回答】糖类、油脂、蛋白质等是大分子,不能直接被吸收,而是分解成小分子后才被人体吸收。
【教师引导】这些大分子在人体内,被酶催化水解为小分子后吸收,那在体外是否也能发生水解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水解后的产物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首先,我们来学习如何来区分糖类和蛋白质。
环节二:探究新知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演示实验】结合课本实验3—5,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完成实验中的表格。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上述实验的学习,我们学到可以用新制备的Cu(OH)2和银氨溶液来检验葡萄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我们可以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另外,我们也学到了两种方法来检验蛋白质.即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和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课前提到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如何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糖类的水解反应
【教师引导】糖类在稀酸的条件下加热会发生水解。
【过渡】蔗糖在稀硫酸、加热的条件下水解的产物是什么该如何验证
【多媒体展示】实验方案:取1 mL 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 min后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备的Cu(OH)2,加热3~5 min。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现象。
【学生回答】现象: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提出问题】能否解释这一现象
【学生回答】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了含有醛基的葡萄糖,葡萄糖能与新制的Cu(OH)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教师引导】蔗糖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能否写出水解反应方程式
【学生回答】



(教师提示:标上物质名称)
【提出问题】实验过程中,水浴加热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水浴加热可以使各处的温度均匀,并且温度不会太高,主要目的是促进水解。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
【学生回答】因为蔗糖水解要用稀硫酸,水解后的溶液显酸性。如果不加氢氧化钠,加入的氢氧化铜会与酸反应,从而达不到鉴定醛基的效果。故要用氢氧化钠先中和酸,才能使氢氧化铜发挥作用。
【提出问题】淀粉是否也能在稀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呢产物又会是什么呢
【多媒体展示】淀粉水解实验。学生观察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答】会水解,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化学方程式:



【教师总结】双糖、多糖可以在稀酸的催化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或果糖。
(2)油脂的水解反应
【提出问题】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那油脂是否也会发生水解水解条件是什么产物是什么结合课本,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油脂在酸或碱催化条件下加热可以水解。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是可逆的。能否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出水解过程



【教师引导】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皂化反应有什么用途呢
【多媒体展示】工业上制取肥皂视频。
【学生回答】利用皂化反应,可以制取肥皂。
(3)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提出问题】蛋白质在什么条件下会水解水解产物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蛋白质水解视频。学生观察,并书写文字表达式。
【学生回答】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也可以水解,生成氨基酸。



环节三:拓展提升
【提出问题】在以淀粉为原料生产葡萄糖的水解过程中,可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可以先用碘,淀粉遇碘的蓝色反应是很明显的,可以取水解液,滴加碘,若无蓝色出现,说明淀粉水解完全。若出现蓝色,再用银氨溶液或者新制氢氧化铜溶液进行检验。若出现银镜或者砖红色沉淀说明部分水解;若加入后无现象说明没有发生水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
课下查找资料: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更多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内容标准是:知道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2》中“基本营养物质”的部分内容如下: 4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主要含有C、H、O三种元素,分子结构比较复杂,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哪些主要的性质,我们怎样识别它们呢?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试验3-5  1.观察葡萄糖样品,取约2g葡萄糖固体加入盛有5 mL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然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观察并记录现象。  2.将碘酒演到一片土豆或面包上,观察并记录现象。  3.取一小块鸡皮,置蒸发皿中,滴加3~5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 葡萄糖的特征反应: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加热条件下,也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应用上述反应可以检验葡萄糖。 淀粉的特征反应: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 蛋白质特征反应: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蛋白质也可以通过其烧焦时的特殊气味进行鉴别。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实验3-6 取1 ml 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 min后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备的Cu(OH)2,加热3~5 min,观察、记录并解释现象。 现象: 解释: 双糖、多糖可以在稀酸的催化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或果糖: 油脂在酸或碱催化条件下可以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丙三醇)、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生产中,常用此反应来制取肥皂。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也可以水解,生成氨基酸。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化学1和化学2的“有机化合物”中的“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及“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等知识。 要求: (1)请写出“实验3~6”中依次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分) (2)完成“基本营养物质”中的材料二所述内容的教学设计片段,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总字数不少于300字)。(24分)” 相关考题
考题 要求根据一定的目标,对阅读材料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进行认真琢磨,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仔细推敲,力求透彻地理解和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这是进行()。 A.默读训练B.略读训练C.浏览阅读训练D.精读训练

考题 仔细阅读资料A、B,根据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就如何解决“GDP与政绩挂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要求:结构严谨、语句通顺、建议合理。

考题 (二)请仔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进行概括。1、请你结合给定的材料,简要分析我国受教育权利不平等的原因,概括成汇报提纲.供领导参考。(15分)要求: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150字。

考题 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请给材料1和材料2各加一个标题。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精练。

考题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任务,用中文作答。 请简述语流层次的语音教学内容与方法。

考题 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 )。 A.设置学习目标 R阅读时对注意力加以跟踪 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E.分析如何完成任务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要求: (1)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步骤相应的实验现象及原因。 (2)完成“分子运动现象”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图l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全反射”一节中的演示实验。 任务: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向学生介绍全反射现象。

考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要求:请根据思想政治辩论式教学的相关要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个辩题,并围绕该辩题设计教学活动简案。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要求: (1)根据材料的介绍确定该课程内容的教学重难点。(15分) (2)列举一个实例,说明基因突变对性状的表达的影响(用流程图作详细说明)。(15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要求: (1)按照教材要求,设计一个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10分) (2)根据材料中“思考与讨论”,设计一个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的教学过程,完成模型制作。(20分)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以“理想的老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1000字以上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识字环节的教学过程并说明意图。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同类色与邻近色的区别。 (2)依据该材料,试拟定教学重难点。 (3)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学重难点并说明设计意图。

考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谈谈应如何开展阅读教学? (2)如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德育就是要用“爱”“善”滋润心灵,为幼儿的成长开辟新的天地,不断追求真、善、美。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事业成功的保障。 请以“师德”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以上。

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德育就是要用“爱”“善”滋润心灵,为学生的成长开辟新的天地,让学生不断追求真、善、美。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考题 问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概念部分的教学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

考题 问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语言技能(听说)目标。

考题 问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德育就是要用爱善滋润心灵,为学生的成长开辟新的天地,让学生不断追求真、善、美.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考题 问答题根据上述材料,对本文的阅读教学进行设计。

考题 填空题行程程序是根据()的要求,确定应使用()数量以及完成任务的()的要求,可用()来表示。

考题 问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考题 问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德育就是要用“爱”“善”滋润心灵,为学生的成长开辟新的天地,让学生不断追求真、善、美。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考题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如图6是某初中物理教科书“功率”一节中的内容。 任务:(1)简述什么是功率。(2)基于该图片内容,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考题 问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简述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

考题 问答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 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要求:诗歌除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