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项目,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影响评价范围自排放源外延D10%的矩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D10%超过25 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 km的矩形区域;当D10%小于2.5 km时,评价范围边长取5 km。
B.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5 km。
C.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评价范围还应考虑受影响的周边城市,最大取边长50 km。
D.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规划区边界为起点,外延规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的矩形区域。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级评价项目,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影响评价范围自排放源外延D10%的矩形区域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D10%超过25 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 km的矩形区域;当D10%小于2.5 km时,评价范围边长取5 km。 B.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5 km。 C.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评价范围还应考虑受影响的周边城市,最大取边长50 km。 D.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规划区边界为起点,外延规划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D10%)的矩形区域。”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拟建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Dmax和地面浓度达到标准限值10%时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如表3所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评价范围边长为( )。 表3 A.32km B.36km C.50km D.56km

考题 大气评价范围的确定说法正确的是()。A:一级评价项目评级范围的边长一般为16~20kmB:二级评价项目评级范围的边长一般为10~14kmC:三级评价项目评级范围的边长一般为4~6kmD: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考题 某一级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距离估算模式计算的D10%为2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是以项目厂址为中心区域,自厂界外延,边长为()的矩形区域。 A. 2km B. 2.5km C. 5km D. 50km

考题 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最大取边长()。A.50 km B.5 km C.25 km D.100 km

考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2.5 km B.三级评价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C.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边长取10 km D.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取5 km

考题 某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D10%为3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以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 )的矩形区域。A.2.5km B.3km C.5km D.6km

考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小于5km B.大气环境影响二级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小于2.5km C.海洋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规划执行 D.地面水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规划执行

考题 某项目经估算模式计算的D10%为3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以排放源为中心、边长为()的矩形区域。 A.2.5km B.3km C.5km D.6km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A:26km为半径的圆B:25km为半径的圆C:周长50km矩形区域D:边长52km矩形区域

考题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一般不应小于()。 A.1620km B.1014km C.6—1Okm D.46km

考题 某规划包含三个规划项目,经计算A规划项目D10%为20km,B规划项目D10%为30km,C规划项目D10%为45km,则该规划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规划区边界为起点,外延()的区域。A.20 km B.30 km C.45 km D.50 km

考题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A:以2km为半径的圆B:周长4km的矩形区域C:以2.5km为半径的圆D:边长4km的矩形区域

考题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A:以26km为半径的圆B:以25km为半径的圆C:周长50km的矩形区域D:边长52km的矩形区域

考题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A:以6km为直径的圆B:以主导风向为主轴的12km为边长的矩形C:以12km为边长的矩形D:应根据评价等级来确定

考题 以下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说法错误的是()。A: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B: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C: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2*D10%为半径的圆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D: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

考题 关于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哪种说法不正确( ) A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而确定的 B 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C 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以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 D 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10km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有关规定,以下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范围的正确表述有()A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B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C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D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

考题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A26km为半径的圆B25km为半径的圆C周长50km矩形区域D边长52km矩形区域

考题 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A2km为半径的圆B周长4km矩形区域C2.5km为半径的圆D边长4km矩形区域

考题 当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的评价范围是()。A半径30km的圆形区域B边长45km矩形区域C边长50km矩形区域D半径25km的半圆形区域

考题 单选题关于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哪种说法不正确()A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而确定的B 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C 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以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D 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10km

考题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A 26km为半径的圆B 25km为半径的圆C 周长50km矩形区域D 边长52km矩形区域

考题 单选题当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的评价范围是()。A 半径30km的圆形区域B 边长45km矩形区域C 边长50km矩形区域D 半径25km的半圆形区域

考题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城市道路建设项目长度为30km,则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 ( )A 道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B 25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C 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D 边长50km矩形区域

考题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6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A 以6km为直径的圆B 以主导风向为主轴的12km为边长的矩形C 以12km为边长的矩形D 应根据评价等级来确定

考题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经计算确定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A 2km为半径的圆B 周长4km矩形区域C 2.5km为半径的圆D 边长4km矩形区域

考题 单选题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最大取边长( )。A 50 kmB 5 kmC 25 kmD 100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