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期末考试后,小明得知自己在社会心理学上的得分高达95,而实验心理学上的得分仅为62分。小明认为自己平时努力学习社会心理学,考前也认真复习了,因此在社会心理学上的高分是对自己努力的回报;而在实验心理学上得分不高,是由于试卷过难,并且老师改卷不公而导致的。小明的这种想法是由于他存在着()

A.自我抬高
B.自我服务偏见(自利偏差)
C.自我障碍
D.自证预言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社会心理;社会思维;归因。 自我抬高:通过行动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自我服务偏见(自利偏差):当人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出现的一种潜在的偏见——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欣然接受成功的荣耀,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要好。自我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后,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
更多 “期末考试后,小明得知自己在社会心理学上的得分高达95,而实验心理学上的得分仅为62分。小明认为自己平时努力学习社会心理学,考前也认真复习了,因此在社会心理学上的高分是对自己努力的回报;而在实验心理学上得分不高,是由于试卷过难,并且老师改卷不公而导致的。小明的这种想法是由于他存在着()A.自我抬高 B.自我服务偏见(自利偏差) C.自我障碍 D.自证预言 ” 相关考题
考题 小明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法院将小明的抚养权判给了妈妈。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爸爸认为既然孩子没跟自己一起生活,自己就不应该支付抚养费。B、爸爸可以来探望小明。C、小明与爸爸的关系因为父母离婚而消除了。D、妈妈可以拒绝爸爸来探望小明。

考题 小强对小明说,有人欺负他,让小明和自己去教训那个人一顿,下列哪种行为是错误的?A.小明认为帮助小强去教训人,是“伸张正义”B.小明自己坚决不去C.小明向老师报告

考题 【资料】小明的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作,他也跟随父母从农村转学到城市学校上学。小明在农村学校学习时,性格开朗,学习积极性高,各方而表现都很好,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小明转入城市学校后,感觉处处不适应,老师经常批评他,说他学习习惯不好,让他好好向其他同学学习。小明自己也时与同班学相比,认为同学们学习成绩好,很多人还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都比自己强。小明渐渐沉默起来,不和同学交往,学习一也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难赶上其他同学,于是向父母提出要回农村读书,父母又与小明的看法相同,将小明又送回了农村学校。 问题:针对此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父母应帮助小明适应环境B.小明无法适应新环境,最好是回原学校C.老师应针对小明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D.小明从农村学校转入城市学校,存在适应问题是正常的E.老师的批评和与同学的反复对比,使小明产生了自卑心里如果你是小明的老师,应该怎样做?( )A.经常与小明的父母沟通,家校共育B.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小明的学习习惯C.小明产生了心理障碍,建议家长带他看心理医生D.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伴互助,让小明融入集体E.利用小明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帮助他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考题 小明今年12岁了,小明的下列做法中哪种是法律不允许的?()A、小明把爸爸的一台笔记本电脑送给了特别好的朋友亮亮B、小明把一本自己喜欢的童话书送给了自己的周桌丽丽C、小明自己从超市里买了一个足球回家D、奶奶给小明1000元钱压岁钱,小明收到后很开心。

考题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小明父母在车祸中不幸去世,也没有其他亲属能够抚养他,这时民政部门是小明的监护人B、小明认为父母对自己太严厉,他想让非常宠爱自己的爷爷担任监护人C、小明的妈妈认为只要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尽到监护人的职责了D、为了招待客人,爸爸让小明去超市买酒。

考题 小明家要装修,小明想按自己的想法来装自己的房间,小明的父母说:小孩子知道什么?你怎么看?

考题 小明看到同学努力学习得到了奖学金,大受激励,觉得明年自己也能获得奖学金,学习更加努力了。这说明小明受到了 A.外部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考题 在学习《爵士乐》内容时,教师让有钢琴基础的小明同学上台用爵士乐的形式表现一首自己熟悉的乐曲,并给出“很有创意,有自己的音乐想法,今后可以更多地尝试音乐创作”的积极评价,使小明信心大增,也更有兴趣学习不同艺术风格的音乐。这里教师的评价体现了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考题 小明今年15岁,作为青少年缓刑人员在社区服刑。小明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平常很少与父母交流。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很少关心询问他,认为只要供小明吃穿,他别再出去惹事就好。小明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是学习的料,不想上学,每天无所事事,到处游荡。 【问题】 作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阿伟发现了小明的问题,他将如何开展工作?请简要阐述阿伟开展个案管理服务的流程。

考题 小明在智力测验中的得分为95,而与小明同年龄组的平均得分为80,那么小明的离差智商是()。A85B95C105D115

考题 社会心理学上,称听众使得可以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上更类似于自己的观点为“()”。A同化效应B异化效应C对比效应D泛化效应

考题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下面属于学校对儿童和青少年行为影响的是()。A、小明在学校学习各种知识,并试着运用在生活中B、小明在学校努力学习,立志考上清华大学C、小明和同学在课堂上讨论,相约课后去参加校足球队D、小强考试作弊并为自己没被抓到而很得意,小明认为他这样是不对的,劝告他不要这样E、小明是独生子女,行为十分娇纵

考题 小强对小明说,有人欺负他,让小明和自己去教训那个人一顿,下列哪种行为是错误的()A、小明自己坚决不去B、小明要设法劝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说明小强,表明打架的危害性C、小明向老师报告D、小明认为帮助小强去教训人,是“伸张正义”

考题 小明在智力测验中的得分为95,而与小明同年龄组的平均得分为80,那么小明的离差智商是()。A、85B、95C、105D、115

考题 在社会心理学上,爱的定义是人际交往中非常强烈的高级形式。

考题 单选题小明在智力测验中的得分为95,而与小明同年龄组的平均得分为80,那么小明的离差智商是()。A 85B 95C 105D 115

考题 单选题小强对小明说,有人欺负他,让小明和自己去教训那个人一顿,下列哪种行为是错误的()A 小明自己坚决不去B 小明要设法劝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说明小强,表明打架的危害性C 小明向老师报告D 小明认为帮助小强去教训人,是“伸张正义”

考题 多选题社会工作者和高中生小明在交谈的过程中,向他介绍了自我概念的观点,工作者可以从( )方面了解小明的自我概念。A小明对自己和同学之间关系的看法B小明的喜好C小明对未来发展的想法D小明的行为E小明对人生的看法

考题 单选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发现小明身上有瘀青,经了解,发现小明的父亲经常打他。小明对挨打的事并不隐瞒,反而表示自己确实太调皮了,常惹父亲生气,父亲打自己也是为了自己好。依据精神分析理论,小明的上述想法是一种(  )。[2011年真题]A 自我贬抑的负面感受B 超越自我的内在要求C 减少内心冲突的调适方法D 转化痛苦经历的积极努力

考题 单选题小明在智力测验中的得分是95分,而与小明同年龄组的平均得分为80,那么小明的离差智商是()。A 85B 95C 105D 115E 125

考题 多选题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下面属于学校对儿童和青少年行为影响的是()。A小明在学校学习各种知识,并试着运用在生活中B小明在学校努力学习,立志考上清华大学C小明和同学在课堂上讨论,相约课后去参加校足球队D小强考试作弊并为自己没被抓到而很得意,小明认为他这样是不对的,劝告他不要这样E小明是独生子女,行为十分娇纵

考题 单选题当自己的态度、意见的妥当性没有明显的判断标准时,以自己的态度、意见和周围的人保持一致作为妥当性的依据,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之为()。A 社会实在性B 认知平衡C 去社会化D 习得无助

考题 单选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发现小明身上有瘀青,经了解,发现小明的父亲经常打他。小明对挨打的事并不隐瞒,反而表示自己确实太调皮了,常惹父亲生气,父亲打自己也是为了自己好。依据精神分析理论,小明的上述想法是一种()。A 自我贬抑的负面感受B 超越自我的内在要求C 减少内心冲突的调适方法D 转化痛苦经历的积极努力

考题 多选题小明因为天生残疾而变得自卑并严重影响了学习,于是前去找社会工作者小张寻求帮助。小张在对小明的问题进行预估时,以下属于需要了解的客观因素包括(  )。A小明自己对自己问题的感受B小明从小到大的生活学习经历C小明家庭、社区、学校的环境D小明产生自卑的时间以及持续的时间E之前,小明自己、家人以及关心他的人在帮助小明走出困境上所作的努力

考题 单选题小明在智力测验中的得分为95,而与小明同年龄组的平均得分为80,那么小明的离差智商是()A 85B 95C 105D 115E 125

考题 判断题在社会心理学上,爱的定义是人际交往中非常强烈的高级形式。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社会心理学上,称听众使得可以接受的观点显得比实际上更类似于自己的观点为“()”。A 同化效应B 异化效应C 对比效应D 泛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