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背景资料


某新建排涝泵站工程,设计排涝流量120.0m3/s,共安装7台机组(其中含备机1台),总装机功率11900kW。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法人为加强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成立了质量与安全应急处置指挥部,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任指挥,项目监理部、设计代表处的安全分管人员任副指挥;同时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事件2: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人,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2)泵室基坑采用1:2坡比明挖施工,基坑深度7.3m;(3)泵室底板、墩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事件3:为防止泵站底板、流道及墩墙开裂,施工单位组织制定了“减少混凝土发热量、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温控措施。


问题


1.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说明本泵站工程等别、工程规模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出事件1中质量与安全应急处置指挥部组成上的不妥之处,并改正;项目法人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3.在事件2明确的工程部位中,哪些部位或设备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事件3中,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方法加速混凝土散热?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1.【参考答案】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考点解析】此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的掌握情况。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的规定,排涝泵站设计流量50~200.0m3/s,或装机功率1万~3万kW,其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本站设计流量为120.0m3/s,总装机功率11900kW,故本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


2.【参考答案】不妥之处:质量与安全应急处置指挥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任指挥,项目监理部、设计代表处的安全分管人员任副指挥。正确做法:质量与安全应急处置指挥应由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任指挥;工程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指挥;工程各参建单位有关人员为成员。项目法人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紧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物资准备、人员财产救援措施、事故分析与报告等方面的方案。【考点解析】这是一道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题,考核考生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掌握情况。(1)《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属于部门预案,是关于事故灾难的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15个方面,其中一条规定:在本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应当组织制定本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组成如下:指挥:项目法人主要负责人;副指挥:工程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成员:工程各参建单位有关人员。(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项目法人应当组织制定本建设项目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紧急救援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物资准备、人员财产救援措施、事故分析与报告等方面的方案。


3.【参考答案】事件2明确工程部位中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有:临时用电设施(变压器)、施工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脚手架、施工通道口、基坑边沿等。【考点解析】此题是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知识的应用,考核考生对具体工程条件下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的理解和把握。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程施工的临时用电设施、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施工通道口、基坑边沿、炸药库、油库等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本案例事件2中:(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2)泵室基坑采用1:2坡比明挖施工,基坑深度7.5m;(3)泵室底板、墩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因此,结合本工程具体条件,事件2明确的工程部位中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有:临时用电设施(变压器)、施工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脚手架、施工通道口、基坑边沿等。


4.【参考答案】加速混凝土散热方法有:(1)采用自然散热冷却降温;(2)在混凝土内预埋水管通水冷却。【考点解析】此题考察混凝土温控防裂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考核考生对减少混凝土发热量方法的掌握情况。由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远高于抗拉强度,在温度压应力作用下不致破坏的混凝土,当受到温度拉应力作用时,常因抗拉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有表面裂缝、贯穿裂缝和深层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紧靠基础产生的贯穿裂缝,无论对建筑物的整体受力还是防渗效果的影响比之浅层表面裂缝的危害都大得多。表面裂缝也可能成为深层裂缝的诱发因素,对建筑物的抗风化能力和耐久性有一定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应做好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主要有减少混凝土的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其中结合本案例施工条件,加速混凝土散热方法有:(1)采用自然散热冷却降温。主要方法有:①采用薄层浇筑以增加散热面,并适当延长间歇时间;②在高温季节,已采用预冷措施时,则可采用厚块浇筑,防止因气温过高而热量倒流,以保持预冷效果。(2)在混凝土内预埋水管通水冷却。主要是在混凝土内预埋蛇形冷却水管,通循环冷水进行降温冷却。





更多 “ 背景资料 某新建排涝泵站工程,设计排涝流量120.0m3/s,共安装7台机组(其中含备机1台),总装机功率11900kW。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平直管出水流道,下部为块基型墩墙式结构,上部为排架式结构。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事件1:项目法人为加强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成立了质量与安全应急处置指挥部,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任指挥,项目监理部、设计代表处的安全分管人员任副指挥;同时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事件2: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其部分内容如下:(1)施工用电由系统电网接人,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2)泵室基坑采用1:2坡比明挖施工,基坑深度7.3m;(3)泵室底板、墩墙施工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中间设施工通道;(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事件3:为防止泵站底板、流道及墩墙开裂,施工单位组织制定了“减少混凝土发热量、降低混凝土入仓温度、加速混凝土散热”等温控措施。 问题 1.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说明本泵站工程等别、工程规模及主要建筑物级别。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出事件1中质量与安全应急处置指挥部组成上的不妥之处,并改正;项目法人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3.在事件2明确的工程部位中,哪些部位或设备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事件3中,施工单位可采用哪些方法加速混凝土散热? ” 相关考题
考题 已知某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16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为-10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为1o亿美元,则该国储备资产增减额为(  )。A.70亿元 B.-70亿美元 C.+60亿美元 D.+2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