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说明“GDP快速增长,而居民生活可支配收入却增长缓慢的”的可能性?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核算CDP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是后两种方法。 1)用支出法核算GDP。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即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者。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除了居民消费,还有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写成:GDP=C+L+G+(X -M)。 2)用收入法核算GDP。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严格来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以下一些项目: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缴纳的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利息在这里指人们给企业所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的利息收入,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但政府公债利息及消费信贷利息不包括在内;租金包括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③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④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这些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故也应视为成本。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⑤资本折旧。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也应计入GDP。 这样按收入法计得的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它和支出法计得的国内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说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还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 (2)“GDP快速增长,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增长缓慢”的可能性。从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GDP增长虽快,但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却落后于CDP的增长,构成CDP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矛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1)生产要素报酬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成为个人的收入。例如,利润收入中要给政府缴纳公司所得税,公司还要留下一部分利润不分配给个人,只有一部分利润才会以红利和股息形式分给个人。职工收入中也有一部分要以社会保险费的形式上缴有关机构。另外,人们也会以各种形式从政府那里得到转移支付,如退伍军人津贴、工人失业救济金、职工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因此,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可见,个人可支配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为: 国内生产总值=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一转移支付 从这个公式分析,在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由于个人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的快速增长,完全有可能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 2)从我国实际情况看,CDP快速增长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是靠国债和外贸两个外力支撑的结果,从而表现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常规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缓慢。最终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CDP仍获得快速增长。体现在支出法计算CDP的公式GDP= C+I+G+ (X - M),在消费C增长缓慢的情况下,GDP的快速增长源于投资,和净出口(X -M)的快速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策所筹集来的国债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其政策导向是积极地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国民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因素,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到,随着连续多年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投资占GDP的比率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至于我们应该注意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中的消费与积累的适度平衡问题了。十年前在制定“十五”计划时,人们认为30%左右的投资率可能是合适的。而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投资占GDP的比率已经达到了将近40%的水平。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前,我国的投资占CDP的比率已经处于逐渐攀升的状态,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这种比率上升的趋势明显加强。保持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适度平衡,是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千万不可忽视。 投资占GDP的比率的明显攀升必然造成消费占GDP的比率的逐步下降,而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的缓慢。连续多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CDP的增长速度,这也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人群体收入增长近乎停滞,更是需要我国政府认真解决的问题。在消费领域内,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消费需求增长相对不足,2001年上半年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低于2000年;二是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据统计,表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十分不利于中长期有效需求的扩大。
更多 “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说明“GDP快速增长,而居民生活可支配收入却增长缓慢的”的可能性?” 相关考题
考题 假设名义GDP从2000亿元增长到2300亿元,而物价指数从125上升到150,则说明实际GDP在下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由于我国gdp快速增长,老年人医疗费用占gdp的比值下在近十年有所下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增长总是快于投资的增长。()

考题 下列有关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的描述正确的有( )。

考题 从支出法的角度看GDP,GDP包括( )。

考题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中,PI 的意思是( )。A.国民生产净值 B.个人可支配收入 C.国民收入 D.个人收入

考题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中,PI 的意思是() 。A、 国民生产净值 B、 国民收入 C、 个人可支配收入 D、 个人收入

考题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居民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是:A:国民收入 B:个人收入 C:国民生产净值 D:个人可支配收入

考题 试评述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为什么要用绿色GDP替代GDP?

考题 试从国民经济核算关于生产范围界定的角度说明,为何居民购置并自用的车辆和冰箱等属于耐用消费品,而居民购置并自用的住宅却属于固定资产?

考题 GDP的快速增长是支持新兴市场货币升值的重要因素()

考题 目前我国的艾滋病流行形势是:()A、下降B、平稳C、缓慢增长D、快速增长

考题 中国GDP的快速增长是从哪一年开始的?()A、1949B、1952C、1978D、1992

考题 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考题 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说明“GDP快速增长,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增长缓慢”的可能性。

考题 私有制经济中,经济增长对居民产生的影响是()。A、劳动收入随GDP增长而增长以及土地等资产随GDP增长而增值B、劳动收入随GDP增长而降低以及土地等资产随GDP增长而增值C、劳动收入随GDP增长而增长以及土地等资产随GDP增长而贬值D、劳动收入随GDP增长而降低以及土地等资产随GDP增长而贬值

考题 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

考题 NDP在总产出核算的指标中指的是()。A、国民收入B、个人可支配收入C、国内净产值D、个人收入

考题 请从能量金宇塔和食物链金字塔角度解释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快速增长

考题 收入法是从()角度进行的GDP核算方法。A、生产过程创造收入角度B、生产过程中使用角度C、家庭收入D、政府收入

考题 问答题试从国民经济核算关于生产范围界定的角度说明,为何居民购置并自用的车辆和冰箱等属于耐用消费品,而居民购置并自用的住宅却属于固定资产?

考题 问答题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说明“GDP快速增长,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增长缓慢”的可能性。

考题 单选题潜在GDP多呈现缓慢而()的增长。A 规律B 无规律C 波动D 稳定

考题 单选题中国GDP的快速增长是从哪一年开始的?()A 1949B 1952C 1978D 1992

考题 单选题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A 国民收入B 国内生产总值C 国民生产净值D 个人可支配收入

考题 单选题目前我国的艾滋病流行形势是:()A 下降B 平稳C 缓慢增长D 快速增长

考题 多选题用于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主要包括( )A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实际增长率B国民生产净值(NNP)的实际增长率C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实际增长率D国民收入(NI)的实际增长率E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的实际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