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中一水闸工程,水闸示意图见下图所示。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和水文环境,拟定了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地基处理好后,对结构3 与结构4 之间做了相应处理,以防出现渗水现象。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施工结构17 时,因混凝土生产运输强度无法满足浇筑强度,导致冷
缝的出现。施工单位发现后,立刻采取了相关措施。
事件三: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进行了闸门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问题:
1、指出水闸结构示意图中结构3、结构4、结构5、结构10、结构11 的名称。
2、说明结构4、结构8 和结构10 的作用。
3、指出事件一中相应处理的名称,并写出浇筑此部位混凝土时应注意的事项。
4、指出事件二中施工单位采取的处理措施的具体内容。
5、指出事件三中闸门安装试验的名称和具体要求。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结构3:铺盖;结构4:闸底板;结构5:护坦;结构10:胸墙;结构11:交通桥。
2、结构4 的作用:将闸室上部结构的重量及荷载传至地基,并兼有防渗和防冲的作用;
结构8 的作用:分隔作用,把承受的水压力传递给底板;
结构10 的作用:帮助闸门挡水,减小闸门的尺寸。
3、进行止水处理。
浇筑止水缝部位混凝土的注意事项包括:
(1)水平之水片应在浇筑层的中间,在止水片高程处,不得设置施工缝;(2)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冲撞止水片;(3)振捣器不得触及止水片;(4)嵌固止水片的模板应适当推迟拆模时间。
答案:
4、清除浮渣→凿毛→压力水冲洗→铺设一层2~3cm 的砂浆→浇筑新混凝土。
5、全行程启闭试验。
具体要求:要求门叶启闭灵活无卡阻现象,闸门关闭严密,漏水量不超过允许值。
更多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中一水闸工程,水闸示意图见下图所示。施工单位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和水文环境,拟定了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地基处理好后,对结构3 与结构4 之间做了相应处理,以防出现渗水现象。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施工结构17 时,因混凝土生产运输强度无法满足浇筑强度,导致冷 缝的出现。施工单位发现后,立刻采取了相关措施。 事件三: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进行了闸门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问题: 1、指出水闸结构示意图中结构3、结构4、结构5、结构10、结构11 的名称。 2、说明结构4、结构8 和结构10 的作用。 3、指出事件一中相应处理的名称,并写出浇筑此部位混凝土时应注意的事项。 4、指出事件二中施工单位采取的处理措施的具体内容。 5、指出事件三中闸门安装试验的名称和具体要求。”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任务。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钢筋电焊接头时,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见表1),随即向施工单位签发了《监理通知单》要求整改。施工单位提出,是否整改应视常规批量抽检结果而定。在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施工单位选择有质量问题的钢筋电焊接头作为送检样品。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封样后,由专业监理工程师送往预先确定的试验室,经检测,结果合格。于是,总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不再对该批电焊接头整改。 事件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时;发现下部结构有一个检验批内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经法定检测单位对相应部位实体进行测定,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经设计单位验算,实体强度不能满足结构安全的要求。 事件3:对于事件2,相关单位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得到参建各方的确认。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了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的下部结构加固、上部结构同时施工的方案进行施工。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后及时签发了《工程暂停令》,施工单位未执行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继续施工,造成上部结构倒塌,导致现场施工人员1死2伤的安全事故。 、根据表1,采用排列图法列表计算质量问题的累计频率,并分别指出哪些是主要质量问题、次要质量问题和一般质量问题。 、指出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提法及施工单位与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或说明理由。 、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规定,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对事件2的处理程序。 、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分析事件3中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法律责任。

考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机构手里钢筋电焊街头时,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见表3-1),随即向施工单位签发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整改。施工单位提出,是否整改应视常规批量抽检结果而定。在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施工单位选择有质量问题的钢筋电焊街头作为送检样品,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封样后,由专业监理工程师送往预先确定的实验室,经检测,结果合格。于是,总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不再对该批电焊街头进行整改。在随后的月度工程款支付申请时,施工单位将该检测费用列入工程进度款中要求一并支付。  事件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时,发现下部结构有一个检验批内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经法定检测单位对相应部位实体进行测定,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经设计单位验算,实体强度不能满足结构安全的要求。   事件3:对于事件2,相关单位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并得到参建各方的确认。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了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的下部结构加固、上部结构同时施工的方案进行施工。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后及时签发了《工程暂停令》,施工单位未执行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继续施工,造成上部结构倒塌,导致现场施工人员1死2伤的安全事故。   问题: 指出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提法及施工单位与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或说明理由。

考题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专业监理在巡视检查中,发现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立即签发了暂停令。 事件2:工程开工后不久,施工项目经理与施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离职,致使施工现场的实际管理工作由项目副经理负责。 事件3: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材料时发现,其《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件仅附有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类似工程业绩,随即要求施工单位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事件4: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机构对两种不同强度等级的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控制图。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专业监理工程师不妥之处,出现哪些情况签发暂停令。 2.针对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和建设单位应如何处置? 3.事件3中,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哪些资格证明材料? 4.指出事件4中施工过程是否正常 ,并说明理由。

考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承担施工阶段的监理任务。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构受力钢筋电焊接头时,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表15— 1),随即向施工单位签发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整改。施工单位提出,是否整改应视常规批量抽检结果而定。在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施工单位选择有质量问题的钢筋电焊接头作为送检样品,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封样后,由专业监理工程师送往预先确定的试验室,经检测,结果合格。于是,总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不再对该批电焊接头整改。在随后的月度工程款支付申请时,施工单位将该检测费用列入工程进度款中要求一并支付。 事件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时,发现下部结构在检验批内有一个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经法定检测单位对相应部位实体进行测定,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经设计单位验算,实体强度不能满足结构安全的要求。 事件3:对于事件2,相关单位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得到参建各方的确认。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了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的下部结构加固、上部结构同时施工的方案进行施工。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后及时签发了“工程暂停令”,施工单位未执行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继续施工,造成上部结构倒塌,导致现场施工人员1死2伤的安全事故。 【问题】 1.根据表15—1,采用排列图法列表计算质量问题的累计频率,并分别指出哪些是主要质量问题、次要质量问题和一般质量问题。 2.指出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提法及施工单位与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或说明理由。 3.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规定,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对事件2的处理程序。 4.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分析事件3中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法律责任。

考题 某施工单位投标一混凝土坝工程,招标工期为14 个月。施工单位根据正常流程进行施工投标,并根据招标图纸编制了钢筋加工(焊接)单价分析表(施工单位钢筋报价为3000 元/t), 如下表所示: 后此施工单位中标,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施工上部大坝混凝土时,采用了塔吊等设备,施工过程中,针对现场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点加强了排查和管理。 事件二:高峰月混凝土浇筑强度为10 万m3,平均月混凝土浇筑强度为6.5 万m3。施工单位采取措施确保了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 事件三:对于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问题: 1、指出钢筋单价分析表中A、B、C、D、E 代表的内容或名称。 2、指出钢筋单价分析表中甲、乙、丙、丁代表的数据(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3、指出事件一中有哪些安全隐患点,列举3 个。 4、根据事件二,计算此工程混凝土浇筑系统单位小时生产能力(时不均匀系数为1.5)。 5、指出事件三中“四不放过”原则的具体内容。

考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水闸工程。工程所在地区的主汛期为7~10 月份,承包人发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三: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后,承包人发现混凝土出现了集料下沉、砂浆上翻的离析现象。 问题: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混凝土发生了什么状况?混凝土振实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

考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土石坝工程。主要工作包括地基处理、坝体填筑、接头处理等。中标后,施工单位与发包人签订了合同,后根据要求进场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发现仍有部分村民未搬迁。施工单位遂要求发包人处理,发包人以村民房屋位置不影响具体施工为由拒绝。施工单位遂自行与村民协商搬迁事宜; 事件二: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地基处理,首先进行帷幕灌浆,共三排孔。施工单位设计的灌浆压力为1.5MPa; 事件三:坝体填筑土料为粉质黏土。坝体填筑前,施工单位进行了碾压试验,机械选择的是振动碾碾压,土料塑限为18%,施工单位选择的压实含水量分别为17%、18%、19%。碾压试验完成后,效果很差。施工单位准备重新进行碾压试验; 事件四:施工单位根据要求,在土石坝底部进行了混凝土涵管结构的安装。安装过程中,特别注意了接头的处理; 事件五:工程建设完成后,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过程中发现竣工图图面变更达到了1/2,但施工单位仍使用原竣工图纸进行竣工验收。 问题: 1、指出事件一发包人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并说明施工单位处理搬迁事宜造成的工期延误和费用损失的承担方。 2、指出事件二中帷幕灌浆三排孔的灌浆顺序,说明帷幕灌浆的原则,并计算灌浆前进行裂隙清洗时的清洗压力。 3、指出事件三中碾压试验选择的碾压机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指出施工单位选择的压实含水量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若不正确,写出正确的压实含水量。 4、说明事件四中接头处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5、指出事件五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正确做法。

考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一水闸工程。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进行工程施工。工程于2018 年1 月10 日开工,合同工期为6 个月。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水闸主体施工过程中,因施工单位在闸墩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就进行闸门安装,导致闸门损坏,后确认闸门质量不再符合安装要求。直接经济60 万元,重新处理闸墩混凝土和安装闸门使工期延误2 个月。 事件二:质量事故发生后,发包人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项目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告,并在72 小时内向有关单位提交了书面事故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初步分析等内容。 事件三:事故发生后,在报告事故的同时,发包人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了事故调查,并将事故调查结果报送了项目主管部门核备。 事件四:事故调查发现,施工单位和施工现场未有效落实“四个责任制”,导致现场质量管理混乱,并在现场未发现专职的质量管理人员。 事件五:发包人组织相关单位于2018 年10 月1 日进行了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并验收通过。施工单位与发包人于2018 年11 月20 日进行了工程交接。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质量事故的等级并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书面事故报告提交的时间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说明符合要求的时间点。除了背景中提到的内容,事故报告还应包括哪些内容(写出三个即可)? 3、指出事件三中事故调查的组织流程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说明正确组织流程。 4、写出事件四中“四个责任制”的相关内容。 5、指出事件五中工程交接的时间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指出符合要求的时间。

考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4000m2 , 基础为役板式基础,上部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2 层,地上15 层。基础埋深8 .4m ,地下水位-2.6m ,现场地坪标高-0.8m 。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 基坑按施工方案直接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发现有部分软弱下卧层,于是施工单位针对此问题制定了处理方案并进行了处理。 事件二:软弱下卧层处理完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对基坑进行了验槽。 事件三:基础工程正常施工,基础施工完毕后对坑槽进行了回填,填土施工前,施工单位按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处理。回填土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亦按规定进行了检查和试验,其结果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问题: 1. 本工程基坑施工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说明理由。 2. 事件一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3. 事件二中,工程验槽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4. 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应如何控制土方回填的质量?

考题 背景资料: 某矿建企业承担一项矿区工业广场土建工程。该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厂区内钢结构厂房的施工。根据设计,该厂房有钢柱120根,每根钢柱平均重约21.6 t。厂房内需浇筑多台大型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在安装主厂房钢柱时发现其中的16根钢柱部分焊缝高度不够,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 事件2,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时,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制定了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为0.6m的浇筑方案。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自检发现基础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存在质量问题。决定把基础露出地面的部分作抹光处理。 事件3,在对设备基础进行抹光处理后,为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自行进行后续的机械设备安装。 事件4,监理工程师发现设备基础的质量事故后,立即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告知监理工程师该问题已进行了处理。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的处理方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事件2中,分别说明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和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事件3中,施工单位继续进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事件4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施工单位对该质量事故应如何处理

考题 某矿建企业承担一项矿区工业广场土建工程。该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厂区内钢结构厂房的施工。根据设计,该厂房有钢柱120根,每根钢柱平均重约21.6 t。厂房内需浇筑多台大型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在安装主厂房钢柱时发现其中的16根钢柱部分焊缝高度不够,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 事件2,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时。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制定了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厚度为0.6m的浇筑方案。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自检发现基础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存在质量问题。决定把基础露出地面的部分作抹光处理。 事件3,在对设备基础进行抹光处理后,为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自行进行后续的机械设备安装。 事件4,监理工程师发现设备基础的质量事故后,立即以“质量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告知监理工程师该问题已进行了处理。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决定重新制作16根钢柱的处理方法是否妥"说明理由。 2.事件2中,分别说明施工单位制定的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方法和质量事故处理方案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事件3中,施工单位继续进行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4.事件4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施工单位对该质量事故应如何处理

考题 某堤防工程包括新建堤防及堤顶道路约33km,新建水闸2 座,改建交通涵闸27 处,改建水闸 及泵站9 处,新建上堤辅助道路35 条,土方填筑约860 万m3。工程规划总投资约22 亿元,其主 要工程量为土方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A 签订了施工合同,与监理单位B 签订 了监理合同。 【事件】 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工单位按照规范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为合格?同时,监理单 位进行了平行检测,检测结果为不合格。为此,监理单位提出将该部分混凝土拆除。 事件2: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单位使用了不合格的水泥,并且该批水泥已经使用 在了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工程中。监理单位发现后立即指示施工单位将其拆除。 事件3:由于工期较紧张,施工单位在所有混凝土浇筑开仓前未提交监理审批,待高峰期过后, 进行事后确认。 事件4:土方填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经验确定了碾压参数,并未经监理审批,直 接采用了该碾压参数进行施工。 事件5: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单位对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全部施工过程进行旁站。 【问题】 1.请指出事件1?事件5 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事件1 中监理平行检测不合格后,应采取何种措施? 3.针对事件5,请列出土方工程和混凝土工程需要旁站的部位。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城市一桥梁工程,工程为 3 跨连续箱梁,跨度为 30m+40m+30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直径 1.2m,桩长 26m,设计强度 C25。三跨连续箱梁采用支架法现浇,项目部编制了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钻孔过程中遇见地质资料没有描述的地质条件,造成钻孔偏斜,为此施工单位工期延误两天,经济损失两万元。施工单位就此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 事件二:项目部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在成孔后进行检查,发现桩孔垂直度超出规范要求。 事件三: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支架地基进行处理,符合要求后搭设满堂支架,支架搭设完成后施工单位对支架进行堆载预压,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一次性加载预压。 问题: 1.写出工艺流程图中工序 A、B、C 的名称? 2.事件一施工单位能否索赔工期和费用?请说明理由。 3.分析事件二中垂直度偏差的可能原因。 4.写出施工预拱度应考虑的因素。 5.施工单位对现浇梁板应检查哪些项目? 6.改正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根据规范要求,支架预压荷载取值大小及合格标准。

考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座跨河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计算跨度为40+72+40m,全长153.5m(含两侧梁端至边支座中心各0.75m),梁体采用单箱单室、变截面箱梁,箱梁顶宽12.6m,底宽6.7m。连续梁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按设计要求,0 号块施工完毕后,在其顶部拼装挂篮,对称浇筑其他节段。 0 号块浇筑完成后,项目部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对称施工,其中0 号段临时固结构造示意图如图2 所示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进行了工程变更,对施工单位造成了工期和费用的影响。同期记录的内容有:对工期的延误、对工程的损坏,事件发生及过程中现场实际情况。 事件二:在进行中跨合龙时,选择一天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合龙混凝土的强度不低于两侧现浇段混凝土的强度。为了确定悬臂浇筑段前端标高,项目部仅考虑了施工已浇段的实际标高。 事件三: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编制了工程竣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 问题: 1.指出构件D 的名称,其刚度验算时应该考虑哪些荷载? 2.指出0 号段临时固结示意图中构件A、B、C 的名称。 3.补充事件一中同期记录的内容。 4.指出事件二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5.补充工程竣工报告的内容。

考题 背景资料:某开发商计划开发一幢位于市中心的酒店,建筑面积 5600 ㎡,高度 28m,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断桥铝门窗,框支撑玻璃幕墙。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建设单位分别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控制资料符合要求”的审查意见基础上,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单位质量部门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分部工程验收。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了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申请报告和相关资料。 事件二:施工单位对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漏性能,平面变形性能等有关安全和功能检测项目进行了见证取样或抽样检查。 事件三: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指令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将工程建设档案资料交施工单位汇总,施工单位把汇总资料提交给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工程档案预验收。 【问题 1】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事件一中,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基础工程验收是否妥当?试写出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子分部工程名称(至少 4项)。主体结构除了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子分部工程,还包括哪些子分部工程(至少写出4 项)? 【问题 2】事件二中,幕墙工程中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项目有哪些? 【问题 3】分别指出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考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构受力钢筋电焊接头时,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见表3-1),随即向施工单位签发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整改。施工单位提出,是否整改应视常规批量抽检结果而定。在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施工单位选择有质量问题的钢筋电焊接头作为送检样品,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封样后,由专业监理工程师送往预先确定的实验室,经检测,结果合格。于是,总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不再对该批电焊接头进行整改。在随后的月度工程款支付申请时,施工单位将该检测费用列入工程进度款中要求一并支付。事件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时,发现下部结构有一个检验批内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经法定检测单位对相应部位实体进行测定,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经设计单位验算,实体强度不能满足结构安全要求。事件3,对于事件2,相关单位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并得到参建各方的确认。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了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的下部结构加固、上部结构同时施工的方案进行施工。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后及时签发了《工程暂停令》,施工单位未执行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继续施工,造成上部结构倒塌,导致现场施工人员1死2伤的安全事故。 【问题】2、指出事件1中施工单位的提法及施工单位与项目监理机构做法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或说明理由。

考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构受力钢筋电焊接头时,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见表3-1),随即向施工单位签发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整改。施工单位提出,是否整改应视常规批量抽检结果而定。在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施工单位选择有质量问题的钢筋电焊接头作为送检样品,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封样后,由专业监理工程师送往预先确定的实验室,经检测,结果合格。于是,总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不再对该批电焊接头进行整改。在随后的月度工程款支付申请时,施工单位将该检测费用列入工程进度款中要求一并支付。事件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时,发现下部结构有一个检验批内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经法定检测单位对相应部位实体进行测定,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经设计单位验算,实体强度不能满足结构安全要求。事件3,对于事件2,相关单位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并得到参建各方的确认。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了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的下部结构加固、上部结构同时施工的方案进行施工。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后及时签发了《工程暂停令》,施工单位未执行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继续施工,造成上部结构倒塌,导致现场施工人员1死2伤的安全事故。 【问题】3、按《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的规定,写出项目监理机构对事件2的处理程序。

考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承担施工阶段监理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结构受力钢筋电焊接头时,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见表3-1),随即向施工单位签发了《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整改。施工单位提出,是否整改应视常规批量抽检结果而定。在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施工单位选择有质量问题的钢筋电焊接头作为送检样品,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封样后,由专业监理工程师送往预先确定的实验室,经检测,结果合格。于是,总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不再对该批电焊接头进行整改。在随后的月度工程款支付申请时,施工单位将该检测费用列入工程进度款中要求一并支付。事件2,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报告时,发现下部结构有一个检验批内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经法定检测单位对相应部位实体进行测定,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经设计单位验算,实体强度不能满足结构安全要求。事件3,对于事件2,相关单位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并得到参建各方的确认。施工单位为赶工期,采用了未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批的下部结构加固、上部结构同时施工的方案进行施工。总监理工程师发现后及时签发了《工程暂停令》,施工单位未执行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继续施工,造成上部结构倒塌,导致现场施工人员1死2伤的安全事故。 【问题】4、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分析事件3中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法律责任。

考题 某机电安装施工单位承接了当地一家工厂电力改造工程,工程包含10kV 电源改造,变压器安装,配电设备改造与安装工程。在施工期间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将厂区的电力改造工程作为一个单位工程,改造项目技术负责人授权现场技术人员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审批。 事件二:施工单位编制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后,由未参与编制的技术人员向项目部的各专业负责人进行了交底。 事件三: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时,对工程特点难点、工程各项目标、工程的施工部署及进度安排进行了交底。 问题: 1.事件一中,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应由谁负责审批? 2.写出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3.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事件三中,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还需补充哪些内容?

考题 某水闸工程共5孔,每孔净宽10m,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在闸墩混凝土施工中,为方便立模和浇筑混凝土,施工单位拟将闸墩一次立模分层浇筑至设计高程,再对牛腿与闸墩结合面按施工缝进行处理后浇筑闸墩牛腿混凝土。 事件2:在翼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胀模事故,施工单位采取了拆模、拆除混凝土、重新立模、浇筑混凝土等返工处理措施。返工处理耗费工期20天,费用25万元。 事件3:工程完工后,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的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验。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质量检验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考题 某水闸工程共5孔,每孔净宽10m,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在闸墩混凝土施工中,为方便立模和浇筑混凝土,施工单位拟将闸墩一次立模分层浇筑至设计高程,再对牛腿与闸墩结合面按施工缝进行处理后浇筑闸墩牛腿混凝土。 事件2:在翼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胀模事故,施工单位采取了拆模、拆除混凝土、重新立模、浇筑混凝土等返工处理措施。返工处理耗费工期20天,费用25万元。 事件3:工程完工后,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的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验。施工单位的闸墩与牛腿施工方案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考题 某水闸工程共5孔,每孔净宽10m,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在闸墩混凝土施工中,为方便立模和浇筑混凝土,施工单位拟将闸墩一次立模分层浇筑至设计高程,再对牛腿与闸墩结合面按施工缝进行处理后浇筑闸墩牛腿混凝土。 事件2:在翼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胀模事故,施工单位采取了拆模、拆除混凝土、重新立模、浇筑混凝土等返工处理措施。返工处理耗费工期20天,费用25万元。 事件3:工程完工后,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的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验。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本工程发生的质量事故属于哪一类?确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等级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考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4000m2,基础为筏板式基础,上部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2层,地上15层。基础埋深8.4m,地下水位-2.6m,现场地坪标高-0.8m。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直接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发现有部分软弱下卧层,于是施工单位针对此问题制定了处理方案并进行了处理。 事件二:软弱下卧层处理完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对基坑进行了验槽。 事件三:基础工程正常施工,基础施工完毕后进行回填,填土施工前,施工单位按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处理。回填土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亦按规定进行了检查,其结果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事件二中,工程验槽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某水闸共10孔,每孔净宽10.0m,底板厚1.6m,闸室总宽112.8m,顺水流长16.0m;闸室及翼墙底板基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其主要工程内容有: ①地基与基础。 ②闸室段(土建)。 ③上游联接段。 ④下游联接段。 ⑤消能防冲段。 ⑥交通桥(工作桥)。 ⑦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 ⑧启闭机房和桥头堡。 事件一:水泥土搅拌桩在施工前进行了2根工艺性试验桩,确定了施工参数。 事件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基坑进行了开挖,按规范要求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了检测。检测合格后,施工单位组织项目法人、监理单位、设计、质量监督、运行管理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 事件三:水闸闸墩施工正值高温季节,为此,施工单位采取了多项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事件四:闸室段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对闸室段分部工程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C20混凝土取样30组,最小强度为23.5,强度保证率为96%,离差系数为0.14。 事件五:本工程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项目法人、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组成外观质量评定小组,现场进行工程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根据《水闸施工规范》SL27—91,事件三中应采取哪些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高温季节施工质量?

考题 问答题某工程项目业主与某施工单位签订了某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合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对基坑进行了验槽,并对基底进行了钎探。 事件2:为了节约材料,钢筋工长安排工人将加工剩余的约2m左右的钢筋焊接接长到8m,用到剪力墙中作为部分受力钢筋。 事件3:首层有一跨度为10m的钢筋混凝土大梁,拆模后发现梁侧混凝土有少量孔洞。 事件4:某楼层一户住房房间钢门框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日后检查发现门销已经焊接,门扇已经安装,门扇反向,经检查施工符合设计图纸要求__________。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验槽的做法是否妥当?请简要说明。 (2)事件2中,钢筋工长的做法是否妥当?请简要说明。 (3)事件3中,10m钢筋混凝土大梁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为多少?对梁侧混凝土的孔洞应如何处理? (4)事件4中,施工单位应如何分别处理? (5)施工单位施工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考题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24000m2,基础为筏板式基础,上部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2层,地上15层。基础埋深8.4m,地下水位-2.6m,现场地坪标高-0.8m。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直接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发现有部分软弱下卧层,于是施工单位针对此问题制定了处理方案并进行了处理。 事件二:软弱下卧层处理完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对基坑进行了验槽。 事件三:基础工程正常施工,基础施工完毕后进行回填,填土施工前,施工单位按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处理。回填土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亦按规定进行了检查,其结果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应如何控制土方回填的质量?

考题 问答题某水闸共10孔,每孔净宽10.0m,底板厚116m,闸室总宽112.8m,顺水流长16.0m;闸室及翼墙底板基础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其主要工程内容有:①地基与基础;②闸室段(土建);③上游联接段;④下游联接段;⑤消能防冲段;⑥交通桥(工作桥);⑦金属结构及启闭机安装;⑧启闭机房和桥头堡。 事件一:水泥土搅拌桩在施工前进行了2根工艺性试验桩,确定了施工参数。 事件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对基坑进行了开挖,按规范要求对水泥土搅拌桩进行了检测。检测合格后,施工单位组织项目法人、监理单位、设计、质量监督、运行管理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 事件三:水闸闸墩施工正值高温季节,为此,施工单位采取了多项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事件四:闸室段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对闸室段分部工程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C20混凝土取样30组,最小强度为23.5,强度保证率为96%,离差系数为0.14。 事件五:本工程共划分为1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项目法人、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组成外观质量评定小组,现场进行工程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根据《水闸施工规范》SL27—91,事件三中应采取哪些温控措施保证混凝土高温季节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