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地上11层,每层层高均为3.6m,房屋髙度为39.9m,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4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丙类建筑。若各楼面恒载标准值均为12000kN,各楼层等效活载标准值均为1800kN,屋面层恒载标准值为16000kN,屋面活载标准值为1300kN,屋面雪载标准值为1000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9s (已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影响)。试问,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心Fev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接近?
A 22500
B 22700
C 25400
D 2570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解答:由《高规》式(4.3.13-2)并根据《抗规》第5.1.3条:
Geq=0.75x[(16000+0.5x1000)+10x(12000+0.5x1800)] =109125kN
由《高规》表4.3.7-1=0.32
由《高规》式(4.3.13-3),αVmax=0.65x0.32=0.208
由《高规》式(4.3.13-1),
FEVK=αvmaxGeq=0.208x109125=22698kN
故选(B)。
更多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地上11层,每层层高均为3.6m,房屋髙度为39.9m,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4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丙类建筑。若各楼面恒载标准值均为12000kN,各楼层等效活载标准值均为1800kN,屋面层恒载标准值为16000kN,屋面活载标准值为1300kN,屋面雪载标准值为1000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9s (已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影响)。试问,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心Fev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接近? A 22500 B 22700 C 25400 D 25700” 相关考题
考题 当计算挑梁的抗倾覆力矩时,荷载取为()。 A.本层的砌体与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之和B.本层砌体与楼面恒荷载设计值之和C.本层恒载与活载标准值之和D.本层恒载与活载设计值之和

考题 挑梁的抗倾覆荷载应取( )。A. 本层墙砌体与楼面恒载、活载的设计值之和B. 本层墙砌体与楼面恒载、活载的标准值之和C. 本层墙砌体与楼面恒载的设计值之和D. 本层墙砌体与楼面恒载的标准值之和

考题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面以上有10层,总高40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 1.结构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FEvk最接近于(  )kN。 A. 21060 B. 21224 C. 22862 D. 23868

考题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上10层,高4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见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 假定屋盖和楼盖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G,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等效的底部剪力标准值FEk=10000kN,基本自振周期T1=1.1s。试问,顶层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11Ek(kN),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000 B. 2400 C. 1600 D. 1400

考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地上11层,每层层高均为3.6m,房屋高度为39.9m,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4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丙类建筑。若各楼面恒载标准均为12000kN,各楼层等效活载标准值均为1800kN,屋面层恒载标准值为16000kN,屋面活载标准值为1300kN,屋面雪载标准值为1000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9s(已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影响)。试问,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接近?(  )[2012年真题] A. 22500 B. 22700 C. 25400 D. 25700

考题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上10层,高4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见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 计算水柜空载时的地震影响系数α2,其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A. 0.08 B. 0.016 C. 0.021 D. 0.032

考题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上10层,高4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见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 假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1=0.2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3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480kN,雪荷载标准值为160kN;各层楼盖处恒荷载标准值为4100kN,等效活荷载标准值为550kN。试问,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底部剪力法计算。 A. 8317 B. 8398 C. 8471 D. 8499

考题 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l=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 2.抗震设计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部总剪力计算值为8800kN;对于地震作用标准值且未经调整的各层框架总剪力中,24层最大,其计算值为1600kN。则各楼层框架的剪力经调整后最接近于(  )kN。 A. 1500 B. 1760 C. 1920 D. 2400

考题 某五层砌体结构办公楼,计算简图如题图所示,各层计算高度均为3.3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假定,各种荷载标准值分别为:屋面恒载为2000kN,屋面活荷载160kN,屋面雪荷载120kN;每层楼层恒载为1800kN,每层楼面活荷载为660kN;2~5层每层墙体总重为2400kN,女儿墙总重为600kN。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试问,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集中于质点G1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按3250kN计算。 A. 2500 B. 2800 C. 3100 D. 3400

考题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上10层,高4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见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 若结构自振周期T1=0.68s,则T1相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α1与( )项数值最为接近。 A. 0.077 B. 0.088 C. 0.112 D. 0.16

考题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上10层,高4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见图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 第8层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Fv8k最接近于( )kN。 A. 3048 B. 3303 C. 3751 D. 3985

考题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上10层,高4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见图6-33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25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0.9s。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 结构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FEvk最接近于( )kN。 A. 21060 B. 21224 C. 22862 D. 23868

考题 有一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上10层,高4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图6-41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4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1.0s。 底层和顶层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分别为(  )kN。A.398.5;3985 B.498.5;4985 C.598.5;5985 D.698.5;6985

考题 有一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上10层,高4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图6-41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4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1.0s。 底层中柱A的竖向地震轴向力标准值NEvk为(  )kN。A.800 B.900 C.1000 D.1100

考题 某五层砌体结构办公楼立面简图见图。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各层层高及计算高度均为3.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已知各种荷载(标准值):屋面恒载总重为1800kN,屋面活荷载总重150kN,屋面雪荷载总重100kN;每层楼层恒载总重为1600kN,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每层楼面活荷载为600kN;2~5层每层墙体总重为2100kN,女儿墙总重为4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试问,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时,集中于质点G1的墙体荷载按2100kN计算。A.1680 B.1970 C.2150 D.2300

考题 有一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属Ⅱ类的办公大楼,地上10层,高4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剖面和平面如图6-41所示。该楼层顶为上人屋面。通过计算,已知每层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3000kN,每层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共14050kN,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共2100kN。经动力分析,考虑了填充墙的刚度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为1.0s。 该楼的结构布置、侧向刚度及质量等均对称、规则、均匀、属规则结构,则该楼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kN。A.21000 B.22000 C.23000 D.24000

考题 某底层带托柱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办公楼,地下1层,地上25层,地下1层层高6.0m,地上1层至2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3m,房屋高度为85.2m,转换层位于地上2层,见图6-20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分组为第一组,丙类建筑,Ⅲ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上2层及以下均为C50,地上3层至5层为C40,其余各层均为C35。 假定,地上第2层转换梁的抗震等级为一级,某转换梁截面尺寸为700mm×1400mm,经计算求得梁端截面弯矩标准值(kN·m)如下:恒载Mgk=1304;活载(按等效均布荷载计)Mqk=169;风载Mwk=135;水平地震作用MEhk=300。试问,在进行梁端截面设计时,梁端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100 B.2200 C.2350 D.2450

考题 底层带托柱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办公楼,地下1层,地上25层,地下1层层高6.0m, 地上1层至2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3m,房屋高度为85.2m,转换层位于地上2层,见下图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分组为第一组,丙类建筑,Ⅲ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上2层及以下均为C50,地上3层至5层为C40,其余各层均为C35。 假定,地上第2层转换梁的抗震等级为一级,某转换梁截面尺寸为700mmx1400mm,经计算求得梁端截面弯矩标准值(kN*m)如下:恒载;活载(按等效均布荷载计);风载;水平地震作用。试问,在进行梁端截面设计时,梁端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100 (B) 2200 (C) 2350 (D) 2450

考题 某地上35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公寓,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如题23-27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0m。基本风压ω0=0.65kN/m2,地面粗糙度为A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 假定,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4.0s(Y向平动),T2=3.5s(X向平动),各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最大扭转位移比为1.18,结构总恒载标准值为600000kN,按等效均布活荷载计算的总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80000kN。试问,多遇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按最小剪重比控制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Y向底部剪力(kN),不应小于下列何项数值?A.7700 B.8400 C.9500 D.10500

考题 五层砌体结构办公楼,立面简图见下图。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 震加速度值为0.15g。各层层高及计算高度均为3. 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已知各种荷载(标准值):屋面恒载总重为1800kN,屋面活荷载总重150kN,屋面雪荷载总重100kN;每层楼层恒载总重为1600kN;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每层楼面活荷载为600kN;2~5层每层墙体总重为2100kN,女儿墙总重为400kN。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试问,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时,集中于质点G1的墙体荷载按2100kN计算。 (A)1680 (B)1970 (C)2150 (D)2300

考题 普通住宅楼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指()。A、1.2恒载标准值+1.4活载标准值B、1.0恒载标准值+1.0活载标准值C、1.0恒载标准值+0.5活载标准值D、1.2恒载标准值+1.3活载标准值

考题 计算地震作用时重力荷载应采用()A、恒载标准值B、活载标准值C、重力荷载代表值D、重力荷载设计值

考题 计算挑梁抗倾覆力矩设计值时,挑梁的抗倾覆荷载为挑梁尾段上部45度扩散角范围内的砌体与下列数值之和()。A、楼面恒荷载设计值B、楼面恒荷载标准值C、恒载标准值D、活载标准值

考题 单选题计算挑梁抗倾覆力矩设计值时,挑梁的抗倾覆荷载为挑梁尾段上部45度扩散角范围内的砌体与下列数值之和()。A 楼面恒荷载设计值B 楼面恒荷载标准值C 恒载标准值D 活载标准值

考题 单选题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抗震设计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部总剪力计算值为8800kN;对于地震作用标准值且未经调整的各层框架总剪力中,24层最大,其计算值为1600kN。则各楼层框架的剪力经调整后最接近于()kN。A 1500B 1760C 1920D 2400

考题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为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在该场地上拟建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为150000kN,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9s(已考虑周期折减系数),阻尼比为0.05。试问: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基础顶面处相应于多遇地震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最接近下列()项。()A 6450B 6650C 9550D 9650

考题 单选题普通住宅楼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指()。A 1.2恒载标准值+1.4活载标准值B 1.0恒载标准值+1.0活载标准值C 1.0恒载标准值+0.5活载标准值D 1.2恒载标准值+1.3活载标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