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1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5.已知:A栋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A栋底层中柱KZl的柱净高Hn=2.5m,柱上节点梁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b=360kN·m,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n=320kN·m,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柱轴压比为0.5。试问,为实现“强柱弱梁”及“强剪弱弯”,按规范调整后该柱的组合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①柱上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按平均分配。②


A、390
B、430
C、470
D、53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求解本题的关键是确定框架柱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和柱端剪力增大系数。先考虑“强柱弱梁”把柱上端弯矩放大,同时放大底层柱下端弯矩,而后考虑“强剪弱弯”用增大后的柱端弯矩和柱剪力增大系数求解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已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2.2条及第6.2.3条规定,A栋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则柱下端截面弯矩设计值增大系数为1.5,




根据第6.2.5条式(6.2.5-1)计算,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更多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1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5.已知:A栋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A栋底层中柱KZl的柱净高Hn=2.5m,柱上节点梁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b=360kN·m,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n=320kN·m,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柱轴压比为0.5。试问,为实现“强柱弱梁”及“强剪弱弯”,按规范调整后该柱的组合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①柱上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按平均分配。② A、390 B、430 C、470 D、530” 相关考题
考题 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确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1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1.试问,该防震缝的宽度δ(mm)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 A、110 B、140 C、150 D、180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1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假定,A栋二层中柱KZl截面尺寸b×h=600mm×600mm,ho=555mm。柱净高Hn=2.5m,柱上、下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计算值分别为Mct=280kN·m、Mcb=470kN·m,弯矩均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试问,该框架柱的剪跨比λ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 提示:采用公式 A、1.7 B、2.2 C、2.6 D、2.8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1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6.已知:B栋底层边柱KZ3截面及配筋示意如图2-20所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压力设计值N=4120kN,该柱剪跨比λ=2.5,该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30mm。如仅从抗震构造措施方面考虑,试问,该柱选用下列何项箍筋配置(复合箍)最为恰当?(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为简化计算,扣除重叠部分箍筋。 A.Φ10@100/200 B.Φ10@100 C.Φ12@100/200 D.Φ12@100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试问,该防震缝的宽度δ(mm)至少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A.110 B.140 C.150 D.180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关于抗撞墙的布置及设计, 下列所述何项正确? A.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一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B.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其长度应大于1/2层高 C.抗撞墙的抗震等级应比其框架结构提高一级 D.框架构件的内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A.1.7 B.2.2 C.2.6 D.2.8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1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2.关关于抗撞墙的布置及设计,下列所述何项正确?(  ) A、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一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B、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其长度应大于1/2层高 C、抗撞墙的抗震等级应比其框架结构提高一级 D、框架构件的内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已知:A 栋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A栋底层中柱KZ1的柱净高Hn=2.5m柱上节点梁端截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 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柱轴压比为0.5 。试问,为 实现“强柱弱梁”及“强剪弱弯”,按规范调整后该柱的组合剪力设计值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1.柱上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按平均分配。 A.390 B.430 C.470 D.530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3.经估算,A栋底层中柱KZl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5490kN,假定该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剪跨比λ=1.8,箍筋采用直径Ф10的井字复合箍(非螺旋箍)且未配置芯柱,试问,该框架柱最小截面尺寸b(mm)×h(mm)选用下列何项时,满足规范最低抗震构造要求?(  ) A、550×550 B、600×600 C、650×650 D、700×700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 度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已知:B 栋底层边柱KZ3截面及配筋示意如下图所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压力设计值N=4120kN,该柱剪跨比λ=2.5 ,该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韵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30mm。如仅从抗震构造措施方面考虑,试问,该柱选用下列何项箍筋配置(复合箍)最为恰当?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为简化计算,扣除重叠部分箍筋。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 经估算,A栋底层中柱KZ1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5490kN,假定该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剪跨比λ=1.8,箍筋采用直径的井字复合箍(非螺旋箍)且未配置芯柱,试问,该框架柱最小截面尺寸b(mm)×h(mm)选用下列何项时,满足规范最低抗震构造要求? A.550×550 B.600×600 C.650×650 D.700×700

考题 两栋高度、设防烈度均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一栋建于Ⅱ类场地上,另一栋建于Ⅳ类场地上,则两栋房屋的抗震等级( )。A.Ⅱ类场地的高 B.Ⅳ类场地的高 C.相同 D.两者间的比较不能肯定

考题 某地上38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5.4m,该建筑地上第1层至地上第4层的层高均为5.1m,第24层的层高6m,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3.9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二级。 假定,核心筒剪力墙Q2第30层墙体及两侧边缘构件配筋如图6-6所示,剪力墙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为3800kN。试问,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抗滑移承载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900 B.4500 C.4900 D.5500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1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2.关关于抗撞墙的布置及设计,下列所述何项正确?(  ) A.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一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B.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其长度应大于1/2层高 C.抗撞墙的抗震等级应比其框架结构提高一级 D.框架构件的内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

考题 某地上38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5.4m,该建筑地上第1层至地上第4层的层高均为5.1m,第24层的层高6m,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3.9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二级。

考题 某地上38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5.4m,该建筑地上第1层至地上第4层的层高均为5.1m,第24层的层高6m,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3.9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二级。 A.1.7 B.2.2 C.2.7 D.3.2

考题 某地上38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5.4m,该建筑地上第1层至地上第4层的层高均为5.1m,第24层的层高6m,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3.9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二级。 A.a B.b C.c D.d

考题 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当需设置防震缝,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与结构房屋的高度有关 B.与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C.高度相同的框架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其防震缝最小宽度是相同的 D.高度相同的抗震墙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其防震缝最小宽度前者比后者应小

考题 某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两层地下车库,局部地下一层外墙内移,如图3-5所示。已知:室内环境类别为一类,室外环境类别为二 b类,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8度区某竖向规则的抗震墙结构,房屋高度为90m,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试问,下列四种经调整后的墙肢组合弯矩设计值简图,哪一种相对准确? 提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考题 某二层地下车库,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柱抗震墙结构。某中柱顶板节点如题图所示,柱网8.4m×8.4m,柱截面600mm×600mm,板厚250mm,设1.6m×1.6m×0.15m的托板,as=as'=45mm。 试问,该板柱节点的柱纵向钢筋直径最大值d(mm),不宜大于下列何项数值()A.20 B.22 C.25 D.28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如图,柱距均为8.4m。由于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且有错层,设计时拟设置防震缝,并在缝两侧设置抗撞墙,如图所示。已知:该房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A栋房屋高度为21m,B栋房屋高度为27m。[2011年真题] 3.经估算,A栋底层中柱KZl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5490kN,假定该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剪跨比λ=1.8,箍筋采用直径Ф10的井字复合箍(非螺旋箍)且未配置芯柱,试问,该框架柱最小截面尺寸b(mm)×h(mm)选用下列何项时,满足规范最低抗震构造要求?(  ) A.550×550 B.600×600 C.650×650 D.700×700

考题 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考题 某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其主楼结构高度为35m。裙楼结构高度为18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007年真题]设计时需要在主、裙楼间设置防震缝。试问,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m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A、90B、110C、120D、140

考题 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立面高差在()以上;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防震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房屋的高度确定,宜采用50 ~100mm。

考题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A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

考题 单选题某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其主楼结构高度为35m。裙楼结构高度为18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007年真题]设计时需要在主、裙楼间设置防震缝。试问,该防震缝的最小宽度δ(m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A 90B 110C 120D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