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1)粗集料密度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试验采用的网篮法
B.粗集料密度试验还可以采用容量瓶法、广口瓶法
C.网篮法测定粗集料的密度不适于仲裁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使用
D.粗集料密度试验可以采用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或水温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粗集料密度试验通常采用网篮法,也可以采用容量瓶法、广口瓶法,网篮法适于仲裁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使用。粗集料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采用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修正ρa=γa×ρT、ρb=γb×ρT;水温修正系数修正ρa=(γa-αT)×ρw、ρb=(γb-αT)×ρw其中,γa、γb分别为粗集料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ρw为4℃水的密度(1.000g/cm3)。
更多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1)粗集料密度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试验采用的网篮法 B.粗集料密度试验还可以采用容量瓶法、广口瓶法 C.网篮法测定粗集料的密度不适于仲裁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使用 D.粗集料密度试验可以采用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或水温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相关考题
考题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方法是()。A、容量瓶法B、李氏比重瓶法C、网篮法D、酒精燃烧法

考题 网篮法测定粗集料密度试验中,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25℃,波动不超过℃()

考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3)本试验记录错误之处有( )。 A.单次试验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精确度 B.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平均值的精确度 C.吸水率计算方法与精确度 D.吸水率平均值的精确度

考题 下列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的试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游标卡尺法只适用于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 B.规准仪法适用于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和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 C.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中2.36-4.75mm粒径可不做测定 D.游标卡尺法无法测量出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中针状颗粒的含量

考题 计算SMA混合料粗集料骨架间隙率时,不需用到的参数是()。 A.粗集料骨架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B.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C.粗集料占混合料的质量比 D.粗集料捣实松装毛体积相对密度

考题 关于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的含义,解释正确的选项有( )。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其单位表观体积的干质量,也称为视密度 B.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是指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以方便计算和在工程中的应用 C.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采用标准法(即容量瓶法),测得的表观体积不包括其开口孔隙体积 D.细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目的是为鉴定其品质,也为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提供原始数据

考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4)关于本次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两次试验之差均超出0.002,故试验无效 B.两次试验的表观相对密度分别为2.644、2.632,均值为2.638 C.两次试验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分别为2.601、2.593,均值为2.597 D.两次吸水率试验结果未超出0.2%的精密度要求,吸水率应为0.59%

考题 关于粗集料表观密度、针片状颗粒含量、磨光值、洛杉矶磨耗、坚固性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1)关于粗集料密度试验方法(网篮法)说法正确的有()。 A.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的计算式为rA.=mA./(mA.-mw) B.对于各种密度的试验结果的重复性精度,要求两次结果相差不超过0.02,吸水率不超过0.2% C.对粒径偏小(2.36-4.75mm)的集料,用毛巾擦拭时易造成颗粒损失,此时宜采用纯棉汗衫进行操作 D.试验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25℃,并且试验过程中温度波动应不超过2℃

考题 我国《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规定,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用( )测定。A.规准仪法 B.CBR法 C.游标卡尺法 D.加州承载比法

考题 集料试验检测是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中的一项常规工作,根据下列有关问题所列内容,做出正确判断。(3)根据粗集料不同的用途(用于水泥混凝土还是沥青混合料),在进行同一试验时,具体的操作上有所不同,根据检测原理,指出下述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2013助理真题)A.因对粗集料定义不同,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时,对沥青混合料采用2.36mm以上粗集料,而针对水泥混凝土时采用4.75mm以上粗集料 B.压碎试验操作过程中,因为混凝土的强度要远高于沥青混合料,所以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粗集料在加载时达到最大荷载要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加载时达到的荷载要高 C.进行洛杉矶磨耗试验时,因为沥青混合料可以采用的集料组成类型较多,所以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应根据不同要求,要采用不同的颗粒组成,而水泥混凝土在颗仅仅选择一种组成类型就可以粒组成上 D.无论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还是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当用于高等级公路表层时,都应进行抗磨耗和抗磨光等项试验,但要注意二者的操作方法应有所区别

考题 粗集料密度可分为采用网篮法和广口瓶法进行测定,下列有关试验结果不正确的描述是()。 A.网篮法可测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B.广口瓶法可测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和表干密度 C.网篮法还可测集料的表干密度 D.广口瓶法可测集料的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但不能测表干密度

考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5)关于粗集料试验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验环境,要求水温调节至20℃±2℃ B.将粗集料试样漂洗干净后,室温下保持浸水24h C.饱和面干状态是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去浸泡后集料表面的水至表面无发亮的水迹 D.立即称取集料表干质量后,将其置于浅盘并烘至恒重,一般烘干时间不少于4-6h

考题 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粗集料密度试验记录表如下(水温22℃,ρT=0.99779g/cm3,水温修正系数αT=0.006),请回答下列问题:(2)测定碎石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或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的目的是( )。 A.用于计算碎石的空隙率或间隙率 B.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基本参数 C.评价碎石的工程适用性 D.计算沥青混合料用粗骨料骨架捣实状态下的间隙率,还需要测其堆积密度

考题 关于粗集料洛杉矶磨耗试验说法正确的是(A.洛杉矶磨耗用以评定粗集料抵抗朕擦、掀击的能力 B.同一采石场的同一集料,为减小试验误差,可以在一起筛分进行洛杉矶试验 C.水泥混凝土用的粗集料回转动次数设定为500次,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则可能是500或1000次 D.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磨耗试验放置的钢球数量与粗集料的公称粒径有关

考题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容量瓶法)适用于测定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A、湿密度B、表干密度C、压实度D、粗集料密度

考题 以下试验方法是用来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是()。A、李氏比重瓶法B、容量瓶法C、密度瓶法D、网篮法

考题 采用静水天平测定粗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温度应为(),试验过程中温度波动不应超()。

考题 粗集料密度试验中测定水温的原因是()。A、修正不同温度下石料热胀冷缩的影响B、修正不同温度下水密度变化产生的影响C、不同水温下密度的计算公式不同D、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试验相对简单

考题 粗集料密度试验中测定水温的原因是()。A、修正不同温度下石料热胀冷缩的影响B、修正不同温度下水密度变化产生的影响C、不同水温下密度的计算公式不同D、没有必要测定温度

考题 粗集料密度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应在10~25℃之间。()

考题 填空题采用静水天平测定粗集料表观密度的试验温度应为(),试验过程中温度波动不应超()。

考题 单选题以下试验方法是用来测定细集料表观密度的是()。A 李氏比重瓶法B 容量瓶法C 密度瓶法D 网篮法

考题 单选题粗集料密度试验中测定水温的原因是()。A 修正不同温度下石料热胀冷缩的影响B 修正不同温度下水密度变化产生的影响C 不同水温下密度的计算公式不同D 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试验相对简单

考题 单选题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方法是()。A 容量瓶法B 李氏比重瓶法C 网篮法D 酒精燃烧法

考题 单选题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容量瓶法)适用于测定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A 湿密度B 表干密度C 压实度D 粗集料密度

考题 单选题粗集料密度试验中测定水温的原因是()。A 修正不同温度下石料热胀冷缩的影响B 修正不同温度下水密度变化产生的影响C 不同水温下密度的计算公式不同D 没有必要测定温度

考题 判断题粗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用容量瓶法。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