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中国参与某项民商事司法协助多边条约的谈判并签署了该条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2012年)

A.中国签署该条约后有义务批准该条约
B.该条约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
C.对该条约规定禁止保留的条款,中国在批准时不得保留
D.如该条约获得批准,对于该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中国国内可以直接适用,但中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条约的签署。A项和B项,中国参与条约谈判并签署该条约,这里的“签署”仅仅指谈判代表签字表示对约文的认证,条约要对中国生效还须由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并无义务一定要批准。所以A错误,B正确。
C项,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在条约规定禁止保留的情况下不得提出保留。我国在批准条约时自然不得提出保留。所以C正确。
D项,因为条约是民商事领域的条约,当条约与我国国内法规定不一致时,条约可在国内直接适用,但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所以D正确。
更多 “中国参与某项民商事司法协助多边条约的谈判并签署了该条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2012年)A.中国签署该条约后有义务批准该条约 B.该条约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 C.对该条约规定禁止保留的条款,中国在批准时不得保留 D.如该条约获得批准,对于该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中国国内可以直接适用,但中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相关考题
考题 中国拟与甲国就有关贸易条约进行谈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除另有约定,中国驻甲国大使参加该条约谈判,无须出具全权证书B.中国驻甲国大使必须有外交部长签署的全权证书方可参与谈判C.该条约在任何条件下均只能以中国和甲国两国的官方文字作准D.该条约在缔结后应由中国驻甲国大使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

考题 中国拟与甲国就有关条约进行谈判。李某是中国驻甲国大使,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除另有约定,中国驻甲国大使参加该条约谈判,无须出具全权证书B.李某必须有外交部长签署的全权证书方可参与谈判C.该条约在任何条件下均只能以中国和甲国两国的官方文字作准D.该条约在缔结后应由李某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

考题 中国参与某项民商事司法协助多边条约的谈判并签署了该条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中国签署该条约后有义务批准该条约 B.该条约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 C.对该条约规定禁止保留的条款,中国在批准时不得保留 D.如该条约获得批准,对于该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中国国内可以直接适用,但中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考题 甲、乙、丙三国都是某项多边条约的缔约国。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当甲国对该条约的某项条款提出保留时(假设该条约未对保留作出规定),下列哪些判断不正确?( )A.如乙国接受该保留,则甲、乙两国之间适用保留后的条约的规定B.即使丙国反对该保留,在甲、丙两国之间也应适用保留后的条约规定C.乙、丙之间应适用原来的条约的规定D.如乙国反对保留,而丙国接受保留,则乙、丙之间该条约整体不适用

考题 2004年联大通过的《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方面开始确立普遍性的统一规则。中国已签署了该公约,但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尚未批准。关于条约的缔结与签署,及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依《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及中国相关法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外交部长参加条约谈判时无须出具全权证书 B.因中国已签署了《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该公约对我国具有拘束力 C.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中国国内法有冲突的,均优先适用国际条约 D.虽中国已签了《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即表明全国人大有义务批准公约

考题 鉴于涉外民商事争议的解决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中国参与了某项民商事司法协助多边条约的谈判并签署了该条约,依条约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中国签署该条约后有义务批准该条约 B.该条约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 C.对该条约规定禁止保留的条款,中国在批准时不得保留 D.如该条约获得批准,对于该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中国国内可以直接适用,但中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考题 中国拟与甲国就有关贸易条约进行谈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A.除另有约定,中国驻甲国大使参加该条约谈判,无须出具全权证书 B.中国驻甲国大使必须有外交部长签署的全权证书方可参与谈判 C.该条约在任何条件下均只能以中国和甲国两国的官方文字作准 D.该条约在缔结后应由中国驻甲国大使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

考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及中国相关法律,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国务院总理与外交部长参加条约谈判,无需出具全权证书 B.由于中国已签署《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该公约对我国具有拘束力 C.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中国国内法有冲突的,均优先适用国际条约 D.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或加入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公布

考题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关于中国缔约程序问题,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中国外交部长参加条约谈判,无需出具全权证书 B.中国谈判代表对某条约作出待核准的签署,即表明中国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 C.有关引渡的条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批准书由国家主席签署 D.接受多边条约和协定,由国务院决定,接受书由外交部长签署

考题 中国参与某项民商事司法协助多边条约的谈判并签署了该条约,依条约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中国签署该条约后有义务批准该条约B、该条约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C、对该条约规定禁止保留的条款,中国在批准时不得保留D、如该条约获得批准,对于该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中国国内可以直接适用,但中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考题 中外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考题 中国近代史签署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其概况如何?

考题 中国拟与甲国就有关条约进行谈判。李某是中国驻甲国大使,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除另有约定,中国驻甲国大使参加该条约谈判,无须出具全权证书B、李某必须有外交部长签署的全权证书方可参与谈判C、该条约在任何条件下均只能以中国和甲国两国的官方文字作准D、该条约在缔结后应由李某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

考题 多边条约的生效方式有哪些?

考题 中日恢复邦交时,中日开始了签署和平条约的谈判,这项谈判历时()。A、4年B、5年C、6年D、8年

考题 下列关于国际法渊源的理解符合实际的是()。A、国际习惯较之国际条约具有更广泛的拘束力,因此国际习惯的效力高于国际条约B、多边条约的参与方多于双边条约,具有更广泛的拘束力,因此多边条约的效力高于双边条约C、造法性条约和契约性条约都是国际法的渊源D、造法性条约不一定是多边条约,也有可能是双边条约

考题 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

考题 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甲乙丙三国都是一项多边条约的缔约国。当甲国对该条约的某项条款提出了保留,乙丙均未提出保留,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如乙国接受该保留,则甲乙两国之间适用保留后的条约规定B、即使丙国反对该保留,在甲丙两国之间也应适用保留后的条约规定C、乙丙之间也应适用保留后的条约规定D、如乙国反对保留,而丙国接受保留,乙丙两国依原来条约的规定适用

考题 多选题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关于中国缔约程序问题,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A中国外交部长参加条约谈判,无须出具全权证书B中国谈判代表对某条约作出待核准的签署,即表明中国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C有关引渡的条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批准书由国家主席签署D接受多边条约和协定,由国务院决定,接受书由外交部长签署

考题 多选题关于中国的缔约程序,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接受多边条约和协定,由人大常委会决定,接受书由外交部长签署B中国外交部长参加条约谈判,无须出具全权证书C中国谈判代表对某条约作出待核准的签署后即表明中国接受条约约束D有关重要协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批准书由国家主席签署

考题 多选题依《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甲乙丙三国都是一项多边条约的缔约国。当甲国对该条约的某项条款提出了保留,乙丙均未提出保留,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如乙国接受该保留,则甲乙两国之间适用保留后的条约规定B即使丙国反对该保留,在甲丙两国之间也应适用保留后的条约规定C乙丙之间也应适用保留后的条约规定D如乙国反对保留,而丙国接受保留,乙丙两国依原来条约的规定适用

考题 单选题非缔约国可以通过条约的加入程序()A 参加任何多边条约B 参加双边条约C 代替签署和批准两个程序缔结条约D 不经缔约国的邀请而加入有限制范围的条约

考题 问答题多边条约的生效方式有哪些?

考题 名词解释题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

考题 问答题中外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考题 问答题中国近代史签署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其概况如何?

考题 单选题具有认证约文的效力,并表示签署国同意受条约约束的是()A 谈判B 草签C 签署D 协商

考题 多选题中国参与某项民商事司法协助多边条约的谈判并签署了该条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2012年真题]A中国签署该条约后有义务批准该条约B该条约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C对该条约规定禁止保留的条款,中国在批准时不得保留D如该条约获得批准,对于该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中国国内可以直接适用,但中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