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993年,号称“中国第一票”、“第二货币”的粮票终于完成其长达38年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粮票在中国长期实行是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物资供应相对匮乏下的产物
  • B、取消粮票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提高,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基础上的
  • C、粮票的长期实行满足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供需矛盾
  • D、取消粮票能反映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大变革

参考答案

更多 “1993年,号称“中国第一票”、“第二货币”的粮票终于完成其长达38年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粮票在中国长期实行是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物资供应相对匮乏下的产物B、取消粮票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提高,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基础上的C、粮票的长期实行满足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供需矛盾D、取消粮票能反映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大变革” 相关考题
考题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回答以下问题。(1)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2)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如何解体的?(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简要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考题 中国改革前的粮票分为几种层次的粮票? A、1.0B、2.0C、3.0D、4.0

考题 粮票是实现粮食供给的一种()制度? A、自产自销B、市场C、配额D、共产

考题 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包含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粮票、棉票、油票 (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逐步取消粮票棉粮油票供应) 材料二天道酬勤,春花秋实,大地母亲总是慷慨地回报着耕耘者所付出的每一份辛劳,1997年粮棉油等农作物产量分别达到49 417,460和2 157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62.1%.112.4%和313.5%。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跃居世界首位,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4709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2.4倍,年均递增6.6%,是改革前26年年均递增速度的2.8倍。 ——摘自《中国文明进程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提取图片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对所提取的信息做出合理说明。(6分) (2)联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逐步取消粮棉油票供应的原因。(6分) (3)粮棉油票从实行到取消的历程反应了我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什么趋势。(2分)

考题 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D市场经济时代

考题 ()年,国家进一步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消了统销,实行购销同价,废止了已经实行40年的粮票。A、1991B、1993C、1995D、1997

考题 下列属于市场配置下的经济行为的是()A、某上市国企因破产把“壳”交易出去B、政府给某国企下达产量指标C、凭粮票购买粮食D、海边渔民出海打渔,自给自足

考题 中国改革前的粮票分为()种层次的粮票。

考题 EXLIBRIS是以下哪种事物的国际通用拉丁文标志?()A、邮票B、粮票C、藏书票D、旅游门票

考题 市民买粮食除了钱外还需要粮票,下列最有可能存在这种现象的年份是()A、1840年B、1912年C、1949年D、1966年

考题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粮食流通实行()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1985年实行了(),1993年实行价格随行就市,1994年实行保量放价,1998年启动了新一轮粮改。

考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70年代中国省里的粮票可视为全国通用型粮票B、传统机制下价格的提高会增加供给C、经济学是没办法解释一个人的快乐与否D、中国的改革前后,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同的。

考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考题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考题 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粮票的废除说明()A、粮食产量已自食有余B、经济管理体制的巨大转变C、已经建成了小康社会D、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管制

考题 问答题粮票为供给制体制下的主要票证之一,分为哪四种?

考题 问答题中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粮票哪一年印制发行?面额主要有哪几种?

考题 问答题自什么时候起军粮供应统一使用军用购粮卡,同时取消纸质军用粮票?

考题 单选题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 人民公社化时代C 计划经济时代D 市场经济时代

考题 问答题粮票的出现标志着什么?

考题 问答题国家在哪一年取消了城镇居民口粮的定量计划供应,流通了近半个世纪的粮票完成其历史使命,淡出了粮食市场?

考题 问答题什么是军用粮票?

考题 问答题面额最小的粮票面额为多少?是哪里发行的?

考题 单选题下列属于市场配置下的经济行为的是()A 某上市国企因破产把“壳”交易出去B 政府给某国企下达产量指标C 凭粮票购买粮食D 海边渔民出海打渔,自给自足

考题 问答题流通时间最长的粮票是哪种?流通时间为多少?

考题 单选题1993年,号称“中国第一票”、“第二货币”的粮票终于完成其长达38年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粮票在中国长期实行是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物资供应相对匮乏下的产物B 取消粮票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提高,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基础上的C 粮票的长期实行满足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供需矛盾D 取消粮票能反映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大变革

考题 填空题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粮食流通实行()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1985年实行了(),1993年实行价格随行就市,1994年实行保量放价,1998年启动了新一轮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