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当进行多遇地震下的抗震计算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办公楼阻尼比宜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
A

0.035    

B

0.04    

C

0.045    

D

0.05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8.2.2条第1款规定,多遇地震下的计算,高度不大于50m时阻尼比可取0.04;高度大于50m且小于200m时,可取0.03;高度不小于200m时,宜取0.02。该办公楼48.7m,阻尼比应取0.04。
更多 “单选题当进行多遇地震下的抗震计算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办公楼阻尼比宜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A 0.035 B 0.04 C 0.045 D 0.05” 相关考题
考题 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时,若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γ取1.0、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η取1.0。试问,每延米内隔墙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A.1.2 B.0.8 C.0.6 D.0.3

考题 在抗震设防区内,某建筑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us如下图所示。 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考题 在抗震设防区内,某建筑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Vz。如图所示。[2012年真题] 1.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 A、I B、Ⅱ C、Ⅲ D、Ⅳ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有关抗震设防的说法中,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多遇地震烈度对应于地震发生概率统计分析的“众值烈度” B、取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为“抗震设防烈度” C、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普遍高一度半 D、处于抗震设防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程均须进行抗震设计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场地类型为II类,结构自振周期为1s,阻尼比ζ=0.05,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罕遇地震,计算地震烈度为8度时的地震影响系数α接近下列( )项数值。 A. 0.44 B. 0.45 C. 0.60 D. 0.90

考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A、对抗震有利地段,可不采取抗震措施 B、对抗震一般地段,可采取一般抗震措施 C、对抗震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D、对抗震危险地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峰值与下列()有关。 A .设计地震分组 B .设计基本烈度 C .建筑结构的自震周期 D .阻尼比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关于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与地震烈度有关 B、与震中距无关 C、与拟建场地所处的抗震地段类别有关 D、与建筑所在地的场地类别无关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众值烈度对应于“多遇地震” B、基本烈度对应于“设防地震” C、最大预估烈度对应于“罕遇地震” D、抗震设防烈度等同于基本烈度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峰值与下列( )选项有关。 A.设计地震分组 B.设计基本烈度 C.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 D.阻尼比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当结构自振周期不可能小于Tg(Tg为特征周期),也不可能大于5Tg时,增大建筑结构的下列哪些选项可减小地震作用?(  )A、阻尼比 B、自振周期 C、刚度 D、自重

考题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覆盖层厚度为9m。建筑结构自振周期T=2.45s,阻尼比ζ=0.0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建筑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0.074 B、 0.265 C、 0.305 D、 0.335

考题 某Ⅲ类场地上的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 3%,设计地震分组笫一组,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规定,当有必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时,算得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最为接近? (已知结构自振周期T=0.75s,阻尼比=0.075) (A) 0.55 (B) 0. 52 (C) 0. 71 (D) 0. 83

考题 在抗震设防区内,某建筑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Vz。如图所示。[2012年真题] 1.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 A.I B.Ⅱ C.Ⅲ D.Ⅳ

考题 某钢结构办公楼,结构布置如图所示。框架梁、柱采用Q345,次梁、中心支撑、加劲板采用Q235,楼面采用150mm厚C30混凝土楼板,钢梁顶采用抗剪栓钉与楼板连接。 当进行多遇地震下的抗震计算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办公楼阻尼比宜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A.0.035 B.0.04 C.0.045 D.0.05

考题 某冷轧车间单层钢结构主厂房,设有两台起重量为25t的重级工作制(A6)软钩吊车。吊车梁系统布置见题17-23图,吊车梁钢材为Q345。 假定,厂房位于8度区,采用轻屋面,梁、柱的板件宽厚比均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弹性设计阶段的板件宽厚比限值要求,但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表8.3.2的要求,其中,梁翼缘板件宽厚比为13。试问,在进行构件强度和稳定的抗震承载力计算时,应满足以下何项地震作用要求?A.满足多遇地震的要求,但应采用有效截面 B.满足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C.满足1.5倍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D.满足2倍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考题 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不宜采用下列()。A、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B、采用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C、A+BD、众值烈度值

考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为()度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A、4B、5C、6D、7

考题 我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的地区,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考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下列哪个选项无关?()A、抗震设防水准B、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C、覆盖层厚度D、等效剪切波速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选择建筑物场地时,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A、对抗震有利地段,可不采取抗震措施B、对抗震一般地段,可采取一般抗震措施C、对抗震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有效措施D、对抗震危险地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考题 单选题假设,该五层房屋采用现浇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采用的计算参数及抗震等级如下所示:Ⅰ.多遇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的阻尼比为0.05;Ⅱ.罕遇地震作用计算时,特征周期为0.55s;Ⅲ.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试问,针对上述参数取值及抗震等级的选择是否正确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A Ⅰ、Ⅱ正确,Ⅲ错误B Ⅱ、Ⅲ正确,Ⅰ错误C Ⅰ、Ⅲ正确,Ⅱ错误D Ⅰ、Ⅱ、Ⅲ均错误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A 众值烈度对应于“多遇地震”B 基本烈度对应于“设防地震”C 最大预估烈度对应于“罕遇地震”D 抗震设防烈度等同于基本烈度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有关抗震设防的说法中,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2011年真题]A 多遇地震烈度对应于地震发生概率统计分析的“众值烈度”B 取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为“抗震设防烈度”C 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普遍高一度半D 处于抗震设防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程均须进行抗震设计

考题 单选题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不宜采用下列()。A 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B 采用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C A+BD 众值烈度值

考题 单选题某Ⅱ类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建筑结构自震周期T=1.4s,阻尼比为0.08,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场地中建筑多遇地震条件下地震影响系数为()。A 0.01B 0.02C 0.03D 0.04

考题 单选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哪个选项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准确称谓?(  )[2012年真题]A 小震、中震、大震B 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C 近震、中远震、远震D 众值烈度、基本烈度、设防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