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船舶首垂线与尾垂线间的水平距离称()。用()符号表示。


参考答案

更多 “船舶首垂线与尾垂线间的水平距离称()。用()符号表示。” 相关考题
考题 在对散货水尺计量中的首尾垂线修正时,当船舶处于尾倾状态、船首水尺标志在首垂线之后、船尾水尺标志在尾垂线之前,则:() A、首垂线修正值为正,尾垂线修正值为负B、首垂线修正值为负,尾垂线修正值为正C、首、尾垂线修正值都为正D、首、尾垂线修正值都为负

考题 船舶的最大尺度包括( )。I.船舶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最大距离;II.最大宽度;III.总长及空载水线以上最大高度。A.IB.IIC.IIID.II、III

考题 船舶沿着设计夏季载重水线,从首柱前缘至舵柱后缘的水平距离为:A.登记船长B.垂线间长C.总长D.水线长

考题 船舶总长Loa是:A.包括两端上层建筑在内的船体最前端外板与最后端外板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B.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C.垂线间长与外板厚度之和D.包括两端上层建筑在内的船体型表面最前端与最后端之间的水平距离

考题 船舶首端至尾端的最大水平距离称()。用()符号表示。

考题 设计水线与首尾轮廓线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用()符号表示。

考题 从船的最首端至船最尾端的水平距离称垂线间长。()

考题 根据藤井弥平,在下列有关船舶的总吨与船舶垂线间长的相关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船舶的总吨与船舶的垂线间长成线性关系B、船舶的总吨与船舶的垂线间长成正比例关系C、船舶的总吨与船舶的垂线间长的平方成正比D、船舶的总吨与船舶的垂线间长的三次方成正比

考题 垂线间长是指()的水平距离。A、艏柱前缘量至尾柱前缘B、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C、艏柱后缘量至尾柱前缘D、艏柱后缘量至舵柱后缘

考题 当船舶尾吃水大于首吃水时,通常规定为()。A、首倾,t用负值表示B、首倾,t用正值表示C、尾倾,t用负值表示D、尾倾,t用正值表示

考题 沿设计水线由首柱前缘量到尾柱后缘的水平距离称为()。A、登记长度B、垂线间长C、总长D、设计水线长

考题 船舶的最大尺度包括()。 I.船舶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最大距离; II.最大宽度; III.总长及空载水线以上最大高度。A、IB、IIC、IIID、II、III

考题 单选题某轮在水尺检量计算中,对吃水进行首尾垂线修正,已知吃水差t=-1.03m,LBP=156m,船舶首吃水点至首垂线间的水平距离LF=0.50m,船舶尾吃水点至尾垂线间的水平距离LA=5.0m,则首垂线修正量为()m。A +0.003B -0.003C +0.03D -0.03

考题 单选题根据藤井弥平,在下列有关船舶的总吨与船舶垂线间长的相关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 船舶的总吨与船舶的垂线间长成线性关系B 船舶的总吨与船舶的垂线间长成正比例关系C 船舶的总吨与船舶的垂线间长的平方成正比D 船舶的总吨与船舶的垂线间长的三次方成正比

考题 单选题某船Lbp=128m,t=-1.182m,测得船舶首吃水点向前至首垂线间的水平距lF=0.15m,船舶尾吃水点向后至尾垂线间的水平距lA=4.15m,xf=-0.180m,TPC=20t/cm,,则该轮对排水量的纵倾修正量δΔ为()t。A 45.16B 51.12C 54.12D 60.17

考题 单选题大型散货船在水尺检量过程中,需测定船舶尾吃水点至尾垂线间的水平距离,其数值()。A 可在船舶总布置图上查得B 可在静水力曲线图上查得C 可在首尾垂线图上查得D A或C

考题 单选题当船舶的尾吃水大于首吃水时,我国通常定义为()。A 尾倾,用正值表示B 尾倾,用负值表示C 首倾,用正值表示D 首倾,用负值表示

考题 填空题船舶首端至尾端的最大水平距离称()。用()符号表示。

考题 单选题当船舶尾吃水大于首吃水时,通常规定为()。A 首倾,t用负值表示B 首倾,t用正值表示C 尾倾,t用负值表示D 尾倾,t用正值表示

考题 填空题船舶首垂线与尾垂线间的水平距离称()。用()符号表示。

考题 单选题垂线间长是指()的水平距离。A 艏柱前缘量至尾柱前缘B 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C 艏柱后缘量至尾柱前缘D 艏柱后缘量至舵柱后缘

考题 填空题设计水线与首尾轮廓线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用()符号表示。

考题 单选题某轮在水尺检量计算不,对吃水进行首尾线修正,已知吃水差T=-1.03m,LBP=156m,船舶首吃水点至首垂线间的水平距LF=0.5m,船舶尾吃水点至尾垂线间的水平距LA=5.0m,则尾垂线修正量为()mA +0.003B -0.003C +0.03D -0.03

考题 多选题一艘2002年3月22日安放龙骨的3000总吨普通干货船,船东向某船级社申请法定初次检验。验船师依据SOLAS公约第II-1章的要求,对防撞舱壁设置的位置与首垂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船长的5%或10m(取较小者)进行了确认检查。要先说明的是,该轮的水线以下的任何部分自首垂线未向前有延伸,船长(SOLAS第II-1章第2条定义)为96m。请帮助该验船师分析,该轮的防撞舱壁与首垂线的距离,允许是下列哪几个正确答案:()A防撞舱壁与首垂线间的距离为10m。B防撞舱壁与首垂线间的距离为9.6m。C防撞舱壁与首垂线间的距离为4.8m。D防撞舱壁与首垂线间的距离如果经主管机关允许,可为7.68m。

考题 单选题船舶沿着设计夏季载重水线,从首柱前缘至舵柱后缘的水平距离为()A 登记船长B 垂线间长C 总长D 水线长

考题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船舶最大长度与垂线间长相差()。A 首垂线到船舶最前端的距离B 尾垂线到船舶最后端的距离C 首垂线到尾垂线之间的距离D A+B

考题 单选题沿夏季载重水线由首柱前缘到舵柱后缘或舵杆中心线的水平距离称为船舶的()。A 垂线间长B 登记长度C 设计水线长D 夏季满载水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