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lt为钢尺在t℃时的实际长度,l0为名义长度,△l为尺长为正数,α为线膨胀系数,t为使用时温度t0为标准温度。

  • A、lt=l0+△l+α(t-t0)l0•l0
  • B、lt=l0-△l-α(t-t0)l0
  • C、l0=lt+△+α(t-t0)l0

参考答案

更多 “ 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lt为钢尺在t℃时的实际长度,l0为名义长度,△l为尺长为正数,α为线膨胀系数,t为使用时温度t0为标准温度。A、lt=l0+△l+α(t-t0)l0•l0B、lt=l0-△l-α(t-t0)l0C、l0=lt+△+α(t-t0)l0” 相关考题
考题 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其中:lt为钢尺在t℃时的实际长度,l0为名义长度,△l为尺长为正数,α为线膨胀系数,t为使用时温度t0为标准温度。A.lt=l0+△l+α(t-t0)l0•l0B.lt=l0-△l-α(t-t0)l0C.l0=lt+△+α(t-t0)l0

考题 在温度t0=+20℃时,将一盘名义长l0=30m的钢尺,与一盘实长(+20℃时)为30.005m的标准尺比较,结果的标准尺长为0.003m,求该9尺在+20℃时的实际长度。被钢尺在+20℃时的尺长方程式。

考题 写出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并解释各符号的意义?

考题 一比尺场定直线的长度为120.100m。今用名义长度为20m的钢尺,丈量该直线两个测回,其结果为120.064m,测量时的温度t=23.4℃。若该尺的膨胀系数=1.25×10-5,求该尺的尺长方程式。()A、lt=20-0.0005+0.0000125×(t-20℃)×20B、lt=30+0.0005+0.0000125×(t-20℃)×30C、lt=20+0.0005+0.0000125×(t-20℃)×20D、lt=30-0.0005+0.0000125×(t-20℃)×30

考题 在地面上要测设一段D=84.200m的水平距离EF,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6+0.0000125×(t-20℃)×30m的钢尺施测,测设时的温度为28℃,施于钢尺的拉力与检定钢尺时的相同,EF两点的高差hEF=0.96m。试计算出在地面上需要量出多少长度?()A、86.180mB、94.190mC、84.180mD、83.190m

考题 设用一根名义长度为30m的被检定钢尺,在钢尺检定场上进行多次丈量,其结果为29.986m,丈量时温度为12℃,该尺的线膨胀系数=1.25×10-51/度,又已知该检定场在标准拉力和常温下的标准长度为29.976m,则此检定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m。A、lt=30+0.007+0.0000125×(t-20℃)×30B、lt=30-0.007+0.0000125×(t-20℃)×30C、lt=30+0.010+0.0000125×(t-20℃)×30D、lt=30-0.010+0.0000125×(t-20℃)×30

考题 已知两检尺桩间的实际距离D=320.005m,用名义长l0=30m的钢尺丈量结果为D`=320.117m,丈量时的温度t=+12℃,拉力为标准拉力,求钢尺在+12℃时的尺长方程式。

考题 在地面上欲测设一段水平距离AB,其设计长度为29.000m,所使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4+0.0000125(t-20℃)³30]m.测设时钢尺的工作温度为28℃,钢尺的拉力与检定时相同,概量后测得A、B两点间桩顶的高差h=+0.500m,试计算在地面上需要量出的实际长度。

考题 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24+0.0000125×30×(t-20℃)米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量得结果为121.4090m,丈量时温度为28℃,则温度改正为()A、0B、0.0424C、-0.121D、0.0121

考题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现用该钢尺量的AB的距离为100.00m,则距离AB的尺长改正数为()A、–0.010mB、–0.007mC、+0.005mD、+0.007m

考题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lt=30.000-0.003+1.2×10—5×30×(t-20℃)。现用该钢尺量的AB的距离为100.00m,则距离AB的尺长改正数为()。A、–0.010mB、–0.007mC、+0.005mD、+0.007m

考题 利用钢尺量距时,其最简单的尺长方程式为L=L+△L+α.L(η°-η。°),式中L、△L、α.η°、η。°分别为钢尺的名义长度、经检定后所得整钢尺的尺长改正数、温度为t°时、钢尺检定时的温度、测量时钢尺的温度。

考题 已知A1两桩间的水平距离为300.034m,某钢尺名义长为30m,在+10℃时使用标准拉力用该尺量得AB两桩间的水平距离为300mm,求钢尺在+20℃时的实际长度和尺长方程式。

考题 在地面上要测设一段84.200米的水平距离AB,用尺长议程式为:lt=30+0.0071+0.0000125×30×(t-20℃)的钢尺施测,作业时t=11℃,施于钢尺的拉力与栓定钢尺时相同,AB两点间高差为h=-0.096米,地面上需要量出()米。A、84.1581B、84.1896C、84.1841D、84.2013

考题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5+1.25×10-5×30×(t-20℃)m,今用此钢尺按标准拉力在t=12℃时量得AB的斜长为126.174m,AB两点间的高差为0.6m,AB间的实际水平距离为()。A、126.131mB、126.181mC、126.141mD、126.139m

考题 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24+0.0000125×30(t-20℃)m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量得结果为121.409m,丈量时温度为28℃,则温度改正值为()m。A、0B、+0.0424C、-0.121D、+0.0121

考题 精密量距时,尺长改正的计算公式为(),温度改正的计算公式为(),倾斜改正的计算公式为();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

考题 单选题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24+0.0000125×30×(t-20℃)米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量得结果为121.4090m,丈量时温度为28℃,则温度改正为()A 0B 0.0424C -0.121D 0.0121

考题 填空题精密量距时,尺长改正的计算公式为(),温度改正的计算公式为(),倾斜改正的计算公式为();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

考题 问答题计算题: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30m+0.005m+30X1.25X10-5(T-20)m,用这根钢尺在14℃时,丈量一段水平距离为230.46m,求丈量时钢尺的长度和改正后的实际距离。

考题 单选题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 其中:lt为钢尺在t℃时的实际长度,l0为名义长度,△l为尺长为正数,α为线膨胀系数,t为使用时温度t0为标准温度。A lt=l0+△l+α(t-t0)l0•l0B lt=l0-△l-α(t-t0)l0C l0=lt+△+α(t-t0)l0

考题 问答题设标准钢尺1号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1=30m+0.004m+1.2×10-5×30(t°-20℃)m,被检定的2号钢尺为30m钢尺,多次丈量的平均长度为29.997m,求得2号钢尺比1号标准尺长0.003,设检定时的温度变化很小略而不计,求尺长改正和被检定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考题 问答题写出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并解释各符号的意义?

考题 单选题已知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30m+0.04m+0.0003(t-20)m,今用此钢尺,在温度10℃时,量得某长度为60米,则实际长度为:()A 60.074mB 60.083mC 60.043mD 60.037m

考题 问答题已知两检尺桩间的实际距离D=320.005m,用名义长l0=30m的钢尺丈量结果为D`=320.117m,丈量时的温度t=+12℃,拉力为标准拉力,求钢尺在+12℃时的尺长方程式。

考题 问答题在温度t0=+20℃时,将一盘名义长l0=30m的钢尺,与一盘实长(+20℃时)为30.005m的标准尺比较,结果的标准尺长为0.003m,求该9尺在+20℃时的实际长度。被钢尺在+20℃时的尺长方程式。

考题 判断题利用钢尺量距时,其最简单的尺长方程式为L=L+△L+α.L(η°-η。°),式中L、△L、α.η°、η。°分别为钢尺的名义长度、经检定后所得整钢尺的尺长改正数、温度为t°时、钢尺检定时的温度、测量时钢尺的温度。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24+0.0000125×30(t-20℃)m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量得结果为121.409m,丈量时温度为28℃,则温度改正值为()m。A 0B +0.0424C -0.121D +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