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20.1989 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 ,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 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20 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 20年后的2009年11月9 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 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 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B.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
考题
材料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对此西方思想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福山在书中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共识这几年已在世界出现,因为自由民主已克服世袭君主制、法西斯与共产主义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构成了“历史的终结”。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最值得注意的发展是,在拉丁美洲和东欧、苏联、中东与亚洲,强固的政府都在这20年间动摇了。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唯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材料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位居世界第6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上的排位上升到第5位,2002年中国吸收外资超过美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下图中,作为衡量一国总体经济实力主要指标的GDP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近5年来的变化。
用唯物史观评析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的观点。
考题
材料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对此西方思想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福山在书中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共识这几年已在世界出现,因为自由民主已克服世袭君主制、法西斯与共产主义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构成了“历史的终结”。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最值得注意的发展是,在拉丁美洲和东欧、苏联、中东与亚洲,强固的政府都在这20年间动摇了。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唯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材料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位居世界第6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上的排位上升到第5位,2002年中国吸收外资超过美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下图中,作为衡量一国总体经济实力主要指标的GDP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近5年来的变化。
在两制并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考题
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 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査。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
B.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对社会发展整个过程的认识
考题
材料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对此西方思想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福山在书中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共识这几年已在世界出现,因为自由民主已克服世袭君主制、法西斯与共产主义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构成了“历史的终结”。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最值得注意的发展是,在拉丁美洲和东欧、苏联、中东与亚洲,强固的政府都在这20年间动摇了。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唯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材料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位居世界第6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上的排位上升到第5位,2002年中国吸收外资超过美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下图中,作为衡量一国总体经济实力主要指标的GDP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近5年来的变化。
结合材料评析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的观点。
考题
道德发展的规律是( ) 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B、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C、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的文化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D、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考题
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的一种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 )。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
B.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
考题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是谁的作品()A、萨缪尔森B、亚当·斯密C、贝克尔D、弗朗西斯·福山
考题
“历史的终结不是在未来,而是在过去”是哪一位哲学家的观点:()A、弗朗西斯·福山B、尤尔根·哈贝马斯C、亚历山大·科耶夫D、萨缪尔·亨廷顿
考题
以下哪一项事件奠定了福山“历史的终结”说的思想地位:()A、第二次世界大战B、欧盟成立C、东欧剧变D、911事件
考题
冷战的结束和美国对苏联的胜利,使西方政治模式中心论又有了市场,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学者()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考题
法国学者德里达在批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时强调,无论美国还是欧共体都没有达到普遍国家的完善或自由民主的完善,不仅没有达到,甚至它们离这个理想还差得很远。
考题
下面是一组关于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的材料。
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自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后一直受世人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更加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不少论者对此进行探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材料1:衰亡论。最为典型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出版的《1999不战而胜》一书和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出版的《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一书。尼克松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和两种社会制度在世界上的竞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运用和平演变的手段,就可以使苏联和苏联集团或者社会主义国家在竞争中败下阵来,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结果。布热津斯基认为,“共产主义,将是前工业社会向高度民主的多元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偶然出现、付出高昂代价的过渡阶段”,“共产主义已不再负担任何历史使命,民主国家对社会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真正尊重个人的政治自由”,“到下个世纪,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
材料2:历史终结论。这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观点。1989年福山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夏季号上发表题为《历史的终结?》一文。1992年他又将此文扩展为一本书,名为《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引起巨大轰动。福山认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表明,民主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西方的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在内的意识形态体系,已经彻底击败了非西方的意识形态体系。因此,哲学意义上的长期的意识形态冲突已经不复存在,追求自由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在福山看来,人类文明发展到西方民主体制时已经终结或者到头了,因此,根本不会出现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在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人类将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历史不会终结,只要人类存在,就会有不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体系,就会在相互激荡中不断开创新的历史。
材料3:曲折前进论。中国学者大多数都将苏东剧变视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户主义运动中的重大挫折,但是同时坚信苏东剧变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中国学者普遍认为邓小平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证实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结合材料1和材料2,谈谈你的认识。
考题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一书错误地宣称:自由民主主义或许是人类思想进化的顶峰和最后选定的政治形式,从而也就是人类历史的终结点。该书作者是()A、基辛格B、布热津斯基C、福山D、格林斯潘
考题
1992年,一本名为《历史的终结及最后敌人》的书在美国出版,该书关于自由民主将无可匹敌、一统天下的乐观论断,立刻在西方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该书的作者是()A、福山B、达伦道夫C、德里达D、托克维尔
考题
社会学家达伦道夫对福山历史终结论的批评,其要点在于()A、共产国际已经寿终正寝,是该建立民主国际了B、福山把目前尚不完善的西方自由民主制度赋予普遍的意义,实际上是把原本开放的西方社会变成“封闭社会”C、这是掩耳盗铃,其目的是掩盖当代资本主义所面临的真正问题与危机D、在国际事务中,民族国家仍是基本的政治角色
考题
日裔美籍学者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的核心观点是()A、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B、共产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战胜了自由民主制度的意识形态C、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构成历史的终结D、世袭君主制代替法西斯主义构成历史的终结
考题
下面是有关苏东剧变的一组材料。
材料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对此西方思想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福山在书中提出: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惟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材料2: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实之间的关系?
考题
下面是有关苏东剧变的一组材料。
材料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对此西方思想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福山在书中提出: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惟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材料2: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考题
下面是一组关于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的材料。
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自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后一直受世人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更加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不少论者对此进行探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材料1:衰亡论。最为典型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出版的《1999不战而胜》一书和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出版的《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一书。尼克松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和两种社会制度在世界上的竞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运用和平演变的手段,就可以使苏联和苏联集团或者社会主义国家在竞争中败下阵来,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结果。布热津斯基认为,“共产主义,将是前工业社会向高度民主的多元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偶然出现、付出高昂代价的过渡阶段”,“共产主义已不再负担任何历史使命,民主国家对社会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真正尊重个人的政治自由”,“到下个世纪,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
材料2:历史终结论。这是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观点。1989年福山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夏季号上发表题为《历史的终结?》一文。1992年他又将此文扩展为一本书,名为《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引起巨大轰动。福山认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表明,民主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西方的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在内的意识形态体系,已经彻底击败了非西方的意识形态体系。因此,哲学意义上的长期的意识形态冲突已经不复存在,追求自由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在福山看来,人类文明发展到西方民主体制时已经终结或者到头了,因此,根本不会出现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的在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人类将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历史不会终结,只要人类存在,就会有不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体系,就会在相互激荡中不断开创新的历史。
材料3:曲折前进论。中国学者大多数都将苏东剧变视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共户主义运动中的重大挫折,但是同时坚信苏东剧变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中国学者普遍认为邓小平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证实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根据社会发展规律的原理,结合材料3,谈谈你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认识。
考题
单选题1992年,一本名为《历史的终结及最后敌人》的书在美国出版,该书关于自由民主将无可匹敌、一统天下的乐观论断,立刻在西方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该书的作者是()A
福山B
达伦道夫C
德里达D
托克维尔
考题
填空题冷战的结束和美国对苏联的胜利,使西方政治模式中心论又有了市场,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学者()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考题
判断题法国学者德里达在批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时强调,无论美国还是欧共体都没有达到普遍国家的完善或自由民主的完善,不仅没有达到,甚至它们离这个理想还差得很远。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日裔美籍学者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的核心观点是()A
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B
共产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战胜了自由民主制度的意识形态C
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构成历史的终结D
世袭君主制代替法西斯主义构成历史的终结
考题
多选题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 )。[2010年真题]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B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对社会发展整个过程的认识
考题
单选题《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是谁的作品()A
萨缪尔森B
亚当·斯密C
贝克尔D
弗朗西斯·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