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男性,48岁,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片状瘀斑。血小板30×1012g/L,血涂片破碎红细胞2.2%,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低,3P试验(+)。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过敏性紫癜

B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 . 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 . 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参考答案

更多 “ 男性,48岁,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片状瘀斑。血小板30×1012g/L,血涂片破碎红细胞2.2%,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低,3P试验(+)。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过敏性紫癜B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C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 . 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E . 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相关考题
考题 诊断休克患者的DIC,错误的是A、血小板数升高B、3P试验阳性C、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3秒以上D、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g/LE、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2%

考题 男性,38岁。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化疗后牙龈出血,皮肤片状瘀斑。血小板30×10/L。血片破碎红细胞 2.2%,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低,3P试验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B.过敏性紫癜C.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性紫癜E.APL合并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考题 男性,30岁,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化疗时突发DIC,下列检查结果不符合的是 A、血小板数明显减少B、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C、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D、血纤维蛋白肽A(FPA)水平下降E、3P试验(+)

考题 男性,20岁。高热2周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入院后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肌内注射局部渗血不止,血压110/70mmHg。WBC2.8×10/L,HGB51g/L,PLT9×10/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0%。本例的诊断是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红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血小板减少B、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D、DICE、凝血因子缺乏患者获得CR后应采取的化疗方案是A、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B、单用全反式维A酸化疗C、DA方案D、化疗+放疗E、化疗与全反式维A酸交替治疗

考题 中年女性,低热伴鼻出血2周;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3P试验阳性。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问题1][单选题] 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DIC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缺乏 E、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考题 患者男性,36岁,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治疗。今日主管护士发现患者皮肤出血点和瘀斑增多,静脉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立即通知医生,并抽血送实验室急查,结果回报:血小板30×10/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1.0g/L,FDP增多,3P试验阳性。主管护士发现患者突然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四肢湿冷,血压70/50mmHg,应警惕患者可能发生了 A.休克 B.溶血 C.颅内出血 D.贫血 E.肺栓塞

考题 患者男性,36岁,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治疗。今日主管护士发现患者皮肤出血点和瘀斑增多,静脉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立即通知医生,并抽血送实验室急查,结果回报:血小板30×10/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1.0g/L,FDP增多,3P试验阳性。该患者出血的最可能原因是 A.血管壁损伤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发生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纤维蛋白合成障碍 E.血小板减少

考题 患者男性,36岁,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治疗。今日主管护士发现患者皮肤出血点和瘀斑增多,静脉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立即通知医生,并抽血送实验室急查,结果回报:血小板30×10/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1.0g/L,FDP增多,3P试验阳性。为了控制病情,可立即采用的处理方法不包括 A.血浆置换 B.补充凝血因子 C.补充血小板 D.给予氨甲苯酸 E.给予低分子肝素

考题 中年女性,低热伴鼻出血2周;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0×109/L,血小板5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3P试验阳性。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A、DIC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缺乏 E、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