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有一节流阀口为薄壁小孔,当进出口压力差为0.5MPa时,通过的流量为20L/min,负载变化引起进出口压差变为1.5MPa时,流量变化了多少?


参考答案

更多 “有一节流阀口为薄壁小孔,当进出口压力差为0.5MPa时,通过的流量为20L/min,负载变化引起进出口压差变为1.5MPa时,流量变化了多少?” 相关考题
考题 对于薄壁小孔口出流的全部完善收缩,流量系数为0.82。()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孔口面积和小孔前后压力差的()成正比。 A、一次方B、1/2次方C、二次方D、三次方

考题 为保证负载变化时,节流阀的前后压力差不变,使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基本不变,往往将节流阀与()串联组成调速阀。 A、减压阀B、定差减压阀C、溢流阀D、差压式溢流阀

考题 为保证负载变化时,节流阀的前后压力差不变,使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基本不变,往往将节流阀与()并联组成旁通型调速阀。 A、减压阀B、定差减压阀C、溢流阀D、差压式溢流阀

考题 液压节流阀应尽可能选用薄壁型节流口,是因其流量基本不随一的变化而变化,A.小孔截面积B.黏度C.温度D.B+C

考题 通过简化的伯努利方程(Bernoulli equation)可以求得A、左房室瓣口狭窄的压力阶差B、主动脉瓣口狭窄的压力阶差C、心内分流的压力阶差D、左房室瓣口反流的压力阶差,估算肺动脉压力E、右房室瓣口反流的压力阶差,估算肺动脉压力

考题 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小孔前后压力差的()成正比。 A.一次方B.1/2次方C.二次方D.三次方

考题 金刚石钻头钻进时的钻头压力,一般情况下为()。A、初压力为1MPa,正常压力为0.2MPaB、初压力为0.2MPa,正常压力为1MPaC、初压力为0.5MPa,正常压力为1MPaD、初压力为1MPa,正常压力为0.5MPa

考题 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孔口面积的()和小孔前后压力差的1/2成正比。A、一次方B、1/2次方C、二次方D、三次方

考题 当控制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差Δp(3~5)ⅹ105Pa时,随着压力差Δp变小,通过节流阀的流量()。A、增加B、减少C、基本不变D、无法判断

考题 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的一次方成正比,与()的1/2次方成正比。通过小孔的流量对()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

考题 承受内压的埋地铸铁管道的试验压力为当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0.5MPa时,应为设计压力的1.5倍。

考题 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与其通流截面积成正比,与阀口两端的压力差大小无关。

考题 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孔口面积的()和小孔前后压力差的()成正比。A、一次方B、1/2次方C、二次方D、三次方

考题 应用对称微孔膜,孔径为0.025~14μm,压力差为0.05~0.5MPa的膜分离技术为()。

考题 当控制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相等时,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为0;通过调速阀的流量为()。A、0B、某调定值C、某变值D、无法判断

考题 影响节流阀流量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为何通常将节流口做成薄壁小孔?

考题 当节流阀的开口一定,进、出油口的压力相等时,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为()。A、0B、某调定值C、泵额定流量D、无法判断

考题 通过小孔的流量对()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调节流量的节流器使用。A、压力B、流速C、温度D、流量

考题 当控制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差Δp(3~5)ⅹ105Pa时,随着压力差Δp变小,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减少;通过调速阀的流量()。A、增加B、减少C、基本不变D、无法判断

考题 节流阀的节流口为什么通常要采用薄壁孔而不采用细长小孔?

考题 压力差的表述正确的是()A、当室外表面所受的压力高于室内表面所受的压力时,压力差为正值。B、当室外表面所受的压力低于室内表面所受的压力时,压力差为负值。C、当室内表面所受的压力高于室内表面所受的压力时,压力差为正值。D、当室内表面所受的压力低于室内表面所受的压力时,压力差为负值。

考题 有一薄壁圆形孔口。已知孔口直径d=10cm,则属于小孔口出流的相应水头为()。A、0.5mB、0.7mC、0.9mD、1.2m

考题 单选题当控制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差Δp(3~5)ⅹ105Pa时,随着压力差Δp变小,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减少;通过调速阀的流量()。A 增加B 减少C 基本不变D 无法判断

考题 单选题通过小孔的流量对()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调节流量的节流器使用。A 压力B 流速C 温度D 流量

考题 填空题应用对称微孔膜,孔径为0.025~14μm,压力差为0.05~0.5MPa的膜分离技术为()。

考题 多选题通过简化的伯努利方程(Bernoulli equation)可以求得()。A左房室瓣口狭窄的压力阶差B主动脉瓣口狭窄的压力阶差C心内分流的压力阶差D左房室瓣口反流的压力阶差,估算肺动脉压力E右房室瓣口反流的压力阶差,估算肺动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