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男,40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就诊消化内科,查胃镜示胃体大弯侧0.6cm广基隆起灶,黏膜表面光滑,肿块周围可见桥形皱襞,其余黏膜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胃腺瘤
  • B、增生性息肉
  • C、胃底腺息肉
  • D、0~Ⅰ型早期胃癌
  • E、胃平滑肌瘤

参考答案

更多 “患者男,40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就诊消化内科,查胃镜示胃体大弯侧0.6cm广基隆起灶,黏膜表面光滑,肿块周围可见桥形皱襞,其余黏膜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胃腺瘤B、增生性息肉C、胃底腺息肉D、0~Ⅰ型早期胃癌E、胃平滑肌瘤” 相关考题
考题 女性患者,56岁,上腹部疼痛3年,餐后加重,胃镜检查胃大弯侧有颗粒状物,病理示重度不典型增生,Hp(+),患者应该采取下列哪种治疗方法A、手术B、放疗C、化疗D、抑酸药E、黏膜保护药

考题 患者,男,53岁。因上腹部隐痛1月余就诊。查粪隐血(+),行纤维胃镜检查,见胃小弯2cmX2cm溃疡,中央凹陷有污秽苔,周围隆起且不规则,质硬易出血,蠕动少。为明确诊断,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A、胃液分析;B、胃镜加活检;C、X线胃肠钡餐造影;D、癌胚抗原检测;E、胃脱落细胞检查;

考题 患者,男,48岁,上腹不适,纳差2年,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黏膜病理检查示重度肠上皮化生,为防止癌变,最适合的检查方法是A、腹部CTB、胃镜C、血清肿瘤标志物D、腹部B超E、上消化道造影

考题 男,54岁,间歇性上腹部不适嗳气4年,餐后加重。胃镜检查见胃体上部大弯侧成颗粒状,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病理示重度不典型增生,幽门螺杆菌(+),此患者应采取下列哪种治疗方法A.根除幽门螺杆菌B.粘膜保护剂C.促动力药D.手术治疗

考题 患者男,40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就诊消化内科,查胃镜示胃体大弯侧0.6cm广基隆起灶,黏膜表面光滑,肿块周围可见桥形皱襞,其余黏膜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胃腺瘤B、增生性息肉C、胃底腺息肉D、0~Ⅰ型早期胃癌E、胃平滑肌瘤对于该病灶,考虑到该疾病的生物学特征和自然病程,最佳的治疗方案是A、观察随访B、服用标准剂量PPIC、服用舒林酸(NSAIDs药物)D、胃局部切除术E、肿瘤局部挖除术若考虑到明确诊断,以下检查中应首选A、超声内镜检查B、增强CT检查C、MR检查D、DSA检查E、高分辨率变焦扩大内镜

考题 患者,男,54岁。间歇性上腹部不适、嗳气4年,餐后加重。胃镜检查见胃体上部大弯侧成颗粒状,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病理示重度不典型增生,幽门螺杆菌(+),此患者应采取下列哪种。治疗方法A.根除幽门螺杆菌B.黏膜保护剂C.促动力药D.手术治疗

考题 男,58岁,消化不良3个月,伴腹部疼痛,消瘦半个月,胃镜显示胃小弯一大病灶,病例报告显示,细胞较小,大小一致,星线状分布,内无腺管结构,诊断是:A.胃未分化癌B.胃黏液腺癌C.胃乳头状腺癌D.胃印戒细胞癌E.胃管状腺癌

考题 男,58岁,消化不良3个月,伴腹部疼痛,消瘦半个月,胃镜显示胃小弯一大病灶,病理报告显示,细胞较小,大小一致,呈线状分布,内无腺管结构,诊断是A、胃黏液腺癌 B、胃乳头状腺癌 C、胃印戒细胞癌 D、胃管状腺癌 E、胃未分化癌

考题 男,53岁。因上腹部隐痛1月余就诊。查粪隐血(+),行纤维胃镜检查,见胃小弯2cm×2cm溃疡,中央凹陷有污秽苔,周围隆起且不规则,质硬易出血,蠕动少。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小弯溃疡 B.胃癌 C.胃肉瘤 D.胃溃疡合并真菌感染 E.胃原发性淋巴瘤

考题 患者男,54岁,因“胃部不适6个月”来诊。胃镜:胃体大弯后侧壁见一黏膜皱襞肥大区,呈脑回状,表面颗粒样粗糙不平,面积约30mm×40mm。可能的病变是()。A、慢性肥厚性胃炎B、胃息肉C、旺炽性胃炎D、淋巴瘤E、Crohn病F、胃腺癌G、胃结核

考题 患者,男,50岁。诉返酸、嗳气,上腹部不适1年。胃镜见胃窦部一直径1cm的溃疡。取活检3小块。 该病最多见于哪个部位( )A、胃大弯B、胃体C、胃底D、胃前壁E、胃小弯近胃窦部

考题 患者,男,35岁。因自觉胃部不适,胃镜活检为“腺癌”。做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巨检:胃窦部近小弯侧见一溃疡型肿块,大小2cm×1cm×0.8cm,其余黏膜皱襞完整。 胃癌好发于胃的哪个部分( )A、胃底B、胃体C、胃小弯近胃窦部D、贲门部E、胃大弯侧

考题 患者男,48岁,因“长期上腹痛,加重1个月”就诊。长期饮食不规律,上腹痛,以餐前为重,进餐后减轻。伴返酸嗳气。近1个月患者腹痛加重,频繁恶心、呕吐,吐隔日宿食,吐后腹胀减轻。查:上腹可见胃型,振水音(+)。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是()A、颅脑MRB、腹部X线片C、胃镜D、上腹部B型超声E、腹部CTF、腹腔穿刺

考题 患者男,40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就诊消化内科,查胃镜示胃体大弯侧0.6cm广基隆起灶,黏膜表面光滑,肿块周围可见桥形皱襞,其余黏膜正常。为明确诊断,以下检查中应首选()A、超声内镜检查B、增强CT检查C、MR检查D、DSA检查E、高分辨率变焦扩大内镜

考题 男性,53岁。因上腹部隐痛1个月余就诊。查粪隐血(+),行纤维胃镜检查,见胃小弯2cm×2cm溃疡,中央凹陷有污秽苔,周围隆起且不规则,质硬易出血,蠕动少。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胃小弯溃疡B、胃癌C、胃肉瘤D、胃溃疡合并真菌感染E、胃原发性淋巴瘤

考题 男性,54岁,间歇性上腹部不适4年,餐后加重,嗳气。胃镜检查:胃体上部大弯侧黏膜较苍白,该区活检示重度不典型增生初步诊断是()A、糜烂性胃炎B、非萎缩性胃炎C、胃癌D、急性胃炎E、胃溃疡

考题 患者男,40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就诊消化内科,查胃镜示胃体大弯侧0.6cm广基隆起灶,黏膜表面光滑,肿块周围可见桥形皱襞,其余黏膜正常。对于该病灶,考虑到该疾病的生物学特征和自然病程,最佳的治疗方案是()A、观察随访B、服用标准剂量PPIC、服用舒林酸(NSAIDs药物)D、胃局部切除术E、肿瘤局部挖除术

考题 女性,60岁,上腹不适6个月。胃镜示胃体小弯侧胃癌,直径1.5cm。不超过黏膜肌层。患者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约()A、40%B、60%C、70%D、90%E、95%以上

考题 单选题男性,50岁,近2个月来常感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减退,并有反酸、暖气,体重下降。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诊断为胃癌。其好发的部位是()A 胃小弯B 胃大弯C 胃体部D 胃窦部E 胃底部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因自觉胃部不适,胃镜活检为“腺癌”。做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巨检:胃窦部近小弯侧见一溃疡型肿块,大小2cm×1cm×0.8cm,其余黏膜皱襞完整。胃癌好发于胃的哪个部分()A 胃底B 胃体C 胃小弯近胃窦部D 贲门部E 胃大弯侧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53岁。因上腹部隐痛1月余就诊。查粪隐血(+),行纤维胃镜检查,见胃小弯2cm×2cm溃疡,中央凹陷有污秽苔,周围隆起且不规则,质硬易出血,蠕动少。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 胃小弯溃疡B 胃癌C 胃肉瘤D 胃溃疡合并真菌感染E 胃原发性淋巴瘤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40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就诊消化内科,查胃镜示胃体大弯侧0.6cm广基隆起灶,黏膜表面光滑,肿块周围可见桥形皱襞,其余黏膜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胃腺瘤B 增生性息肉C 胃底腺息肉D 0~Ⅰ型早期胃癌E 胃平滑肌瘤

考题 单选题男性,53岁。因上腹部隐痛1个月余就诊。查粪隐血(+),行纤维胃镜检查,见胃小弯2cm×2cm溃疡,中央凹陷有污秽苔,周围隆起且不规则,质硬易出血,蠕动少。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 胃小弯溃疡B 胃癌C 胃肉瘤D 胃溃疡合并真菌感染E 胃原发性淋巴瘤

考题 单选题女性患者,50岁。反复上腹部疼痛、腹胀5年,无规律性。查体:消瘦,上腹压痛,有舌炎,贫血貌。胃镜检查示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平坦,黏膜下血管透见,黏液湖缩小。黏膜活检呈重度不典型增生。这种胃炎的好发部位是()。A 胃底B 胃大弯C 胃小弯D 胃窦部E 胃体部

考题 单选题男性,54岁,间歇性上腹部不适4年,餐后加重,嗳气。胃镜检查:胃体上部大弯侧黏膜较苍白,该区活检示重度不典型增生初步诊断是()A 糜烂性胃炎B 非萎缩性胃炎C 胃癌D 急性胃炎E 胃溃疡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50岁。诉返酸、嗳气,上腹部不适1年。胃镜见胃窦部一直径1cm的溃疡。取活检3小块。 该病最多见于哪个部位( )A 胃大弯B 胃体C 胃底D 胃前壁E 胃小弯近胃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