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004年1月2日,张某到A公司应聘,并于当日与A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该合同于2006年1月1日期满。签订劳动合同当日,张某被A公司派到B商场工作,与B商场签订了借聘协议,确定了借聘关系。至2005年7月6日之前,张某一直在B商场工作,由B商场对其管理并支付工资。2005年7月6日,B商场以张某违反商场的劳动纪律(即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为由,与张某解除了借聘关系。同时,B商场口头告知张某,A公司也以相同的理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经查,张某确实在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但不构成严重违反A公司劳动纪律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张某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答案

更多 “2004年1月2日,张某到A公司应聘,并于当日与A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该合同于2006年1月1日期满。签订劳动合同当日,张某被A公司派到B商场工作,与B商场签订了借聘协议,确定了借聘关系。至2005年7月6日之前,张某一直在B商场工作,由B商场对其管理并支付工资。2005年7月6日,B商场以张某违反商场的劳动纪律(即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为由,与张某解除了借聘关系。同时,B商场口头告知张某,A公司也以相同的理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经查,张某确实在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但不构成严重违反A公司劳动纪律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张某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考题
考题 张某于2010 年1 月1 日起开始在甲公司工作,直到2010 年4 月1 日,甲公司的劳动人事部门才书面通知张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即使张某与甲公司于4 月1 日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仍需向张某每月支付2 倍的工资,计算期间为1 月1 日~3 月31 日B、即使张某与甲公司于4 月1 日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仍需向张某每月支付2 倍的工资,计算期间为2 月1 日~3 月31 日C、如果张某不与甲公司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D、如果张某不与甲公司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甲公司应当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考题 大地公司招聘前台服务人员,要求应聘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大专毕业生张某伪造了本科学历应聘,大地公司聘用了陈某,与陈某签订了1年期劳动合同,陈某工作认真负责,获得公司上下赞许,2个月后公司人事资源部发现陈某的本科学历系伪造,下列关于张菜与公司的劳动合同的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效,张某和公司应继续履行B.无效C.公司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撤销该合同D.效力待定,公司如追认,合同有效,如拒绝追认,合同无效

考题 乙劳务派造公司应甲公司要求,将张某派遗到甲公司工作。下列关于该劳务派造用工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乙公司可向张某收取劳务中介费B.甲公司可将张某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C.乙公司与张某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D.乙公司应向张某按月支付劳动报酬E.乙公司应当为张某参加社会保险

考题 2013年4月,赵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1个月试用期,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关于双方劳动关系建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赵某与甲公司未订立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未建立劳动关系B.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进入公司开始工作时建立C.甲公司应与赵某补签劳动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自合同补签之日起建立D.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自试用期满时建立

考题 (三)2008年1月8日,张某看到某公司的招聘启事后,于1月10日到某公司应聘,l月11 日双方就试用期、劳动待遇、在职培训、违约金等事项进行协商后,达成了口头协议。张某于1月15日正式上班,2月28日双方签订了书面协议。 ’51.张某与某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是( )。A.1月10日C.1月15日B.1月11日D.2月28日

考题 张某2010年8月进入甲公司工作,公司按月支付工资,至年底公司尚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关于公司与张某之间劳动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不存在劳动关系B.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C.公司与张某之间补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补偿D.张某与公司终止劳动合同,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

考题 小刘经人介绍应聘到一家保洁公司工作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该保洁公司随后将小刘派遣至某电影院从事保洁工作。根据《劳动合同法》,下列关于保洁公司对小刘劳务派遣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影院应与小刘签订劳动合同B:电影院可以派小刘到其他单位工作C:保洁公司应按月支付小刘工资D:保洁公司与小刘的合同可以一年一签

考题 张某是某食品销售公司的职工,在入职时,张某与公司连续签订2次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后来张某又主动与公司签订了3年的合同,后因公司与客户终止了合作关系,公司就以客观的条件变化为由,单方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且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金。之后张某将该情况反映到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以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要求公司赔偿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并要求公司再赔偿一笔经济补偿金。请根据所学知识,对该案例进行评析。(20分)

考题 大地公司招聘前台服务人员,要求应聘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大专毕业生张某伪造了 本科学历应聘,大地公司聘用了陈某,与陈某签订了 1年期劳动合同,陈某工作认真负责’获得 公司上下赞许,2个月后公司人事资源部发现陈某的本科学历系伪造,下列关于张某与公司的 劳动合同的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效,张某和公司应继续履行 B.无效 C.公司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撤销该合同 D.效力待定,公司如追认,合同有效,如拒绝追认,合同无效

考题 2004年1月2日,张某到A公司应聘,并于当日与A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该合同于2006年1月1日期满。签订劳动合同当日,张某被A公司派到B商场工作,与B商场签订了借聘协议,确定了借聘关系。至2005年7月6日之前,张某一直在B商场工作,由B商场对其管理并支付工资。2005年7月6日,B商场以张某违反商场的劳动纪律(即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为由,与张某解除了借聘关系。同时,B商场口头告知张某,A公司也以相同的理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经查,张某确实在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但不构成严重违反A公司劳动纪律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请分析说明A公司和B商场的做法是否合法。

考题 张某与A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履行1年后,A公司与B公司合并为C公司,则张某原先与A公司的劳动合同应如何处理:()A、继续有效B、自然终止C、应该解除D、不能续订

考题 乙劳务派遣公司应甲公司要求,将张某派遣到甲公司工作。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该劳务派遣用工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乙公司应向张某按月支付劳动报酬B、甲公司可以将张某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C、乙公司可以向张某收取劳务中介费D、甲公司与张某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考题 张某2016年8月进入甲公司工作,公司按月支付工资,至年底公司尚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关于公司与张某之间劳动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不存在劳动关系B、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C、公司应与张某补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补偿D、张某可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

考题 单选题2013年4月,赵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1个月试用期,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双方劳动关系建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甲公司应与赵某补签劳动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自合同补签之日起建立B 赵某与甲公司未订立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未建立劳动关系C 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进入甲公司开始工作时建立D 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试用期满时建立

考题 问答题2009年3月,张某与甲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7年。2009年10月,张某患病住院。在医疗期间结识了乙公司经理李某,李某以给张某更高的报酬为条件劝张某“跳槽”。张某遂于10月4日同乙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于10月5日以患病难以胜任原工作为由,打电话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不同意,双方发生争执。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2009年11月甲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赔偿因其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是否应受理甲公司起诉?

考题 问答题甲公司向社会招聘员工,张某前去应聘,双方相互满意即签订了简易的劳动合同,只约定了月薪1200元。 半年后,张某发现B公司没有为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于是就向甲公司提出,甲公司称合同未作约定无法为其缴费。张某即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单位不允,双方致诉。 张某是否可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理由?

考题 问答题甲公司向社会招聘员工,张某前去应聘,双方相互满意即签订了简易的劳动合同,只约定了月薪1200元。 半年后,张某发现B公司没有为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于是就向甲公司提出,甲公司称合同未作约定无法为其缴费。张某即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单位不允,双方致诉。 单位是否应为张某缴纳社会保险?理由?

考题 问答题建筑行业的A公司向社会招聘具有较高资质的设计师,张某前去应聘,并出示了高级建筑师的执业证书,双方相互满意。 由于A公司对执业证书的管理缺乏经验,因此与张某协商:由A公司的协作单位B公司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并管理执业证书,张某则在A公司工作,张某同意了A公司的要求。 半年后,张某发现B公司没有为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于是就向B公司提出,B公司表示因张某为A公司工作,B公司无义务为其缴费。张某向A公司提出,A公司表示因张某的劳动关系不在A公司,A公司无法为其缴费。张某无奈之下只得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张某应当以何公司作为被诉人?理由?

考题 不定项题2014年3月8日,张某到甲公司应聘;3月11日,双方就试用期、劳动待遇、在职培训、违约金等事项进行协商后,达成了口头协议.3月15日,张某正式到甲公司上班,双方于4月28日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甲公司与张某在劳动合同中就下列情形约定了违约金,其中可以得到劳动合同法支持的是()。A违反服务期的约定B违反竞业限制约定C擅自参加会计职业技术资格考试D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考题 不定项题2014年3月8日,张某到甲公司应聘;3月11日,双方就试用期、劳动待遇、在职培训、违约金等事项进行协商后,达成了口头协议.3月15日,张某正式到甲公司上班,双方于4月28日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甲公司与张某协商过程中提出的下列要求中不符合劳动合同法律制度要求的是()。A扣押张某的居民身份证3个月B要求张某提供5000元的风险保证金C向张某收取工作服押金500元D要求张某提供毕业证书复印件

考题 单选题2014年4月,赵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一个月试用期,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关于双方劳动关系建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甲公司应当与赵某补签劳动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自合同补签之日起建立B 赵某与甲公司未订立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未建立劳动关系C 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进入公司开始工作时建立D 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试用期满时建立

考题 不定项题2014年3月8日,张某到甲公司应聘;3月11日,双方就试用期、劳动待遇、在职培训、违约金等事项进行协商后,达成了口头协议.3月15日,张某正式到甲公司上班,双方于4月28日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张某与甲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是().A3月8日B3月11日C3月15日D4月28日

考题 问答题建筑行业的A公司向社会招聘具有较高资质的设计师,张某前去应聘,并出示了高级建筑师的执业证书,双方相互满意。 由于A公司对执业证书的管理缺乏经验,因此与张某协商:由A公司的协作单位B公司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并管理执业证书,张某则在A公司工作,张某同意了A公司的要求。 半年后,张某发现B公司没有为自己缴纳社会保险费,于是就向B公司提出,B公司表示因张某为A公司工作,B公司无义务为其缴费。张某向A公司提出,A公司表示因张某的劳动关系不在A公司,A公司无法为其缴费。张某无奈之下只得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公司和B公司在本案中的地位如何确定?理由?

考题 问答题2009年3月,张某与甲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7年。2009年10月,张某患病住院。在医疗期间结识了乙公司经理李某,李某以给张某更高的报酬为条件劝张某“跳槽”。张某遂于10月4日同乙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于10月5日以患病难以胜任原工作为由,打电话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不同意,双方发生争执。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2009年11月甲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赔偿因其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张某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考题 不定项题2014年3月8日,张某到甲公司应聘;3月11日,双方就试用期、劳动待遇、在职培训、违约金等事项进行协商后,达成了口头协议.3月15日,张某正式到甲公司上班,双方于4月28日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张某和甲公司约定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张某的试用期最长为()。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

考题 问答题2004年1月2日,张某到A公司应聘,并于当日与A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该合同于2006年1月1日期满。签订劳动合同当日,张某被A公司派到B商场工作,与B商场签订了借聘协议,确定了借聘关系。至2005年7月6日之前,张某一直在B商场工作,由B商场对其管理并支付工资。2005年7月6日,B商场以张某违反商场的劳动纪律(即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为由,与张某解除了借聘关系。同时,B商场口头告知张某,A公司也以相同的理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经查,张某确实在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但不构成严重违反A公司劳动纪律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请分析说明A公司和B商场的做法是否合法。

考题 问答题2004年1月2日,张某到A公司应聘,并于当日与A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该合同于2006年1月1日期满。签订劳动合同当日,张某被A公司派到B商场工作,与B商场签订了借聘协议,确定了借聘关系。至2005年7月6日之前,张某一直在B商场工作,由B商场对其管理并支付工资。2005年7月6日,B商场以张某违反商场的劳动纪律(即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为由,与张某解除了借聘关系。同时,B商场口头告知张某,A公司也以相同的理由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经查,张某确实在一个月内迟到两次,但不构成严重违反A公司劳动纪律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张某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